《即日市評》中港股市第三季領航 大行籲留意三落後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恆指今日挫346點或1.5%,錄1個月最大單日跌幅,結日粉飾效應失,但9月全月累升5.2%,第三季更累升近二千點或9.9%,國指季內彈10.8%。中港股市於第三季「吐氣揚眉」,跑贏環球股指「傲視同儕」,經歷內地6月「錢荒」後,總理李克強7月發表「保底論」,會適時適度進行微調,隨著內地製造業、進出口及樓價回穩,中資股於7月起「強勢回歸」,國指更連升三個月。市場由原來擔心中國經濟「硬著陸」,逐步恢復對中資股信心。各行業於「錢荒」後爭補庫存,兼且市場憧憬11月三中全會或推扶持新經濟政策,科網、手機設備等資訊消費、光伏等新能源股輪流炒上,濠賭股藉行業高增長亦頻破頂向上,市場對高增長及國策扶持股仍「趨之若鶩」。
【美死線掙扎 寬呈轉弱】
港股今日為第三季最後一個交易日,全日挫347點,國指跌1.7%,季結粉飾作用似已失效。市場憂慮美國國會兩黨未能就新財年的臨時撥款達共識,令政府周二起或停止運作,財崖及撥款問題處「死線掙扎」,兼且意大利執政僅五個月的聯合政府面臨倒台危機。恆指今早低開260點報22,946,即失守23,000點關。午後跌幅進一步擴大,最多跌362點最低見22,845點。全日跌347點或1.5%,收報22,859點,失守20天線(22,932點)。國指跌178點或1.7%,報10,316點。港股明日國慶假期休市,本周三復市。
港股今日市寬轉弱,恆指成份股今日5隻股份上升,下跌股份45隻,升跌比率為10比90(上日為60比30),形勢幾近一面倒;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27比47(上日37為比34)。港股沽空比率,由上日9.17%降至8.59%,連續第10日低於10%水平。內地股市因「十一」黃金周由明(1日)起至下月7日休市,港股主板全日成交金額縮減,由上周五543億元降至532億元。
【憂損害經濟 中股續捱沽】
港股今日受壓,焦點是美國國會要就10月份開始的新財年臨時預算案談判,而10月中關於債務上限的談判,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就債務上限持續拉鋸,談判陷入僵局。美國國會必須本周二前通過臨時預算案,才能避免出現部分政府部門關門的局面。否則聯邦政府於周二新財政年度,會面臨17年後再次關閉。市場開始擔心政府機關若被迫關停,將對已緩和經濟復甦作進一步打擊,環球經濟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受影響。
美國近期經濟數據仍令人難以樂觀。美聯儲局月中暫不退市,量寬後遺症或日後加深。本欄此前指,美國近期製造業、新造按揭增速已見放緩。隨著美國債息及按息上升,對經濟影響陸續浮現,此前美股及樓價上升,持有股票及資產的的美國投資者身家「水漲船高」,推動其消費意慾。但從上周五(27日)美國9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情緒指數終值77.5,低過上月終值的82.1,亦差過市場預期,是5個月以來最低。由於美國消費一向佔GDP比重達70%,所以近日的本地上市的周期性股份(包括資源、碼頭股)走軟,投資者正向下修定對美經濟復甦的憧憬。招商局(00144.HK)及中遠太平洋(01199.HK)今日股價跌2.9%及3.9%。
內地經濟數據續向好,匯豐今早公布9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終值,由初值的51.2跌至50.2,但仍略高於8月終值的50.1,創5個月高位。但值得留意是,新出口訂單指數終值較初值下跌0.1,跌至50.7,顯示環球出口動力減。在周期性股份拖累下,中資股連續第十三日呈陰燭。今日見強勢股亦有回吐,騰訊(00700.HK)回軟2.6%,銀娛(00027.HK)走軟1%。
【第三季勢強 高盛薦落後】
中港股市第三季表現「傲視同儕」,恆指累升9.9%,扭轉今年首二季的跌勢,國指第三季更彈高10.8%,上證及滬深300指數同期各大升9.9%及9.5%,按截至今日下午4時收市為止計,跑贏MSCI世界指數同期8.5%、MSCI新興市場指數同期6.3%的升幅,優於美股、英國、德國及澳洲股市各2.3%、3.9%、7.7%及8.7%升幅。在亞太區股市方面,日股、韓股於第三季各累升5.7%及7.2%,新興市場則表現反覆,印度升0.4%(8月底時曾跌7.7%),但印尼(8月底時跌17.7%)及泰國股市各跌9.5%及4.4%。
高盛發表亞太規則報告指指,MSCI亞太區(撇除日本)指數(MXAPJ)自今年6月低位至今已回升近14%,但相信部份投資者或錯失近期的反彈升浪,目前「追落後」不失為具吸引力的規則。高盛建議了10隻在亞太區的「落後股」,指為基本因良好兼風險與回報比率吸引的股份,在本港上市有3隻股份,包括匯豐控股(00005.HK)、龍湖地產(00960.HK)、華能電力(00902.HK),各股較預測一年目標價潛在升幅各達20%、41%及34%,全予「買入」評級。(wl/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