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銀行理財資管業務破冰 理財產品現有發行模式終將改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10-11 10:03


  9月末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已經批準國內11家商業銀行開展理財資產管理業務試點,同時還將進行債權直接融資工具的試點,各家銀行的試點額度在5-10億元之間。

  從對理財產品的影響來看,債權直接融資工具的運用將直接沖擊現有的以預期收益率為主的理財產品發行形式。


  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監管層推動理財產品轉型的具有重大意義的舉措,將提升商業銀行自主管理能力,同時令理財產品“去頻道化”步伐向前邁進一大步。另外可以預見,非銀行機構頻道業務的削弱必將改變現有整個資產管理市場格局,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市場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近期,銀監會在推動銀行理財產品轉型上已經出臺實質性舉措。據悉,9月末銀監會業務創新監管協作部已經批準國內11家商業銀行開展理財資產管理業務試點,同時還將進行債權直接融資工具的試點,各家銀行的試點額度在5-10億元之間。

  銀監會的這一舉措無疑是對今年7月初國務院發布的《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國十條》)的進一步深化與落實。《國十條》提出“盤活存量資金,用好增量資金”后,銀監會隨即提出了十個方面的措施與之對應,其中明確提到“引導銀行理財產品對接實體經濟,讓銀行理財成為債券融資、直接融資的重要工具。”這次銀監會推出的債權直接融資工具以及資產管理業務的試點有望讓政策的“靴子”盡快落地。

  從對理財產品的影響來看,債權直接融資工具的運用將直接沖擊現有的以預期收益率為主的理財產品發行形式。目前大部分投向非標準債權類理財產品通過信托、券商等“頻道”進行投資,信托和券商不會承擔起主動管理的職能,風險仍然留存在銀行端。由於采取了預期收益率的形式發行,無論是宏觀環境的變化還是融資企業經營情況的變化都無法反映到理財產品的價格中,這無疑使得銀行面臨剛性兌付的巨大風險。

  在運用債權直接融資工具的情況下,銀行可以像保險債權投資計劃的受托人一樣,通過資產管理計劃發行債權融資“受益憑證”,向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募集資金,然后投向融資企業。這種“受益憑證”一方面按照份額發行,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二級市場進行交易,使得無論是宏觀環境還是企業經營情況的變化都可以通過“受益憑證”的“價格”反映出來。銀行由此將徹底擺脫剛性兌付的風險,並由此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而投資者在擁有自由的申購、贖回權的情況下,將最終回歸理財產品的風險承擔者的角色。

  債權直接融資工具以及未來還將出現的更多創新工具,都是銀行理財轉向資產管理業務的手段,這一方面是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的客觀要求,也是利率市場化未來將引致的必然結果。從長期來看,銀行理財產品最終要朝向資產管理業務轉變,這就要求理財業務和其他資產管理業務一樣,需要比拼的是銀行對市場判斷的能力、投研的能力、資產設定和交易的能力,以及最終為客戶創造收益的能力。銀行理財產品將回歸代客理財本源,銀行在做到“賣者有責”的同時,投資者也要做到“買者自負”,即在代客理財的大前提下,銀行在風險可控的條件下為投資者謀求最大的收益,投資者則需要自己承擔產品風險。

  考慮到債權直接融資工具以及銀行開展資產管理計劃將面臨二級市場交易、理財產品法律主體地位等各種挑戰,因此此次試點最終能夠成型的產品及其運作形式仍然是未知數。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是監管層推動理財產品轉型的具有重大意義的舉措,將提升商業銀行自主管理能力,同時令理財產品“去頻道化”步伐向前邁進一大步。另外可以預見,非銀行機構頻道業務的削弱必將改變現有整個資產管理市場格局,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的市場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增強。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