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瞄上銀行預付卡 小心資金不翼而飛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記者黃安琪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兩節”期間,不少公司和市民通過購買各類預付卡饋贈員工及親友。由於該類卡片不設密碼,而磁條資訊又易被修改和復制,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克隆”就能輕而易舉地“消費”卡內金額。
經常從事卡券買賣的“黃牛”老曹近日以折扣價從陌生人手里購得8張銀行發行的預付卡。“我是在超市的POS機上確認金額后當場付現金購買的,沒想到半個小時后,當我再次查驗卡面金額時,卡內的錢款不翼而飛,價值8000元的預付卡頓時成了一文不值的空卡。”老曹回憶說。
到底是誰“消費”了卡內金額?這一切又是如何操作的?老曹立刻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久,公安機關就抓獲了劉峰等三名犯罪嫌疑人。
一條“克隆”銀行預付卡的利益鏈浮出水面。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審查發現,劉峰等三人經過事先預謀分工,從銀行和網上購進多張預付卡。隨后,他們網購了一臺“銀行卡讀寫器”,用於讀取上述銀行預付卡內的資訊,並將資訊復制到事先準備好的空白卡上。
然后,劉峰等人把被復制過的原版卡打折出售給被害人,等被害人驗卡完畢、錢款到手后,他們立刻聯系同伙,通過“拉卡拉”交易平臺,用克隆卡購買支付寶充值碼,之后再通過電腦將支付寶充值碼充值到支付寶賬戶內,最後將錢轉到指定的銀行賬戶內並取現。如此,就形成了售卡、轉賬、取現的“一條龍”,買卡人卡內的錢款可瞬間不翼而飛。
經檢察機關統計,劉峰等三人共賣出銀行預付卡62張,涉案金額61000元。
承辦此案的檢察官表示,銀行預付卡可在國內不少地方刷卡消費,且不設密碼,在網上購買也無需任何證件。由於銀行預付卡的磁條資訊容易被讀出、修改和復制,其保密性和安全性並不強。“廣大市民應通過正規途徑購買各類預付卡、充值卡,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不要僅僅為了折扣,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完)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