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消息左右節后變盤方向 李克強表態透利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本周只有三個交易日,假期影響節后走勢的重磅新聞成了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從訊息面看,有三大訊息投資者必須重視。

美維持QE規模打破市場預期
正當全球對美國退出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預期日益強烈之際,美聯儲卻於北京時間9月19日出乎預料地宣布,維持目前的量化寬鬆規模不變,不縮減QE規模,並表示等待經濟恢復能夠維持的進一步證據后,再做調整。專家認為,經濟恢復不及預期是美國此舉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國經濟正在企穩復甦,與此同時美國沒有退出QE,意味著將有更多資金可能涌入中國,為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熱錢的監管。
維持QE市場反應激烈
始於5年前的美國QE旨在刺激當時疲軟的經濟,如今,美國經濟一步步復甦,美聯儲開始考慮退出QE。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市場因退出預期波動異常:美元升值,黃金走低,資金逃離新興經濟體造成這些國家貨幣不穩定……直到美聯儲會議召開之前,大家還普遍認定,美國將縮減經濟振興計劃規模。
然而世事無常,美聯儲突然“逆襲”宣布,維持一個月850億美元經濟振興計劃不變,並調降美國今年與明年經濟成長預測。但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表示,規模縮減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到來。
這一大家始料未及的決定一經公布,市場反應激烈。據報導,美國道指和標普指數大漲,創歷史新高;黃金創下2009年1月以來最佳單日表現;國際油價飆升;美元則創下今年第三大單日跌幅;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一下降到2.71%。
美經濟恢復不及預期
美國何以對QE規模縮減踩下剎車?“主要原因是美國經濟恢復得不像預期那樣好”,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孫華妤對本報記者分析說,美國現在失業率依然比較高,需要繼續實施擴張性政策,同時,美國的通脹率不是很高,這就為擴張性政策提供了實施空間。
此前,美聯儲曾經表示,在失業率下降到6.5%之前,利率不會提高。美國8月份失業率為7.3%。美聯儲在會后聲明中指出,7月會議以來美國經濟維持溫和增長,近幾個月來勞動力市場狀況進一步改善,但失業率依然較高;家庭開支和企業固定投資增長,房地產市場持續走強,但抵押貸款利率進一步上漲,財政政策限制了經濟增長。
因對經濟前景的擔憂,美聯儲調降了今年與明年經濟成長預測。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從6月份所做的2.6%下調到了目前預測的2%至2.3%,明年的增長率從3.0%至3.5%下調到2.9%至3.1%。
美聯儲說,雖然美國經濟在政府“自動減支”之下似乎還撐得住,美聯儲決定等待更多證據證明,美國經濟已經邁向穩健成長之后,再調整經濟振興計劃規模。
此外,其他一些因素也阻擋了美聯儲退出QE的腳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吳慶指出,一是國際關係的動盪,其中包括美國再次卷入中東戰爭的可能性,對美國來說凡是參戰,他們的政策里面要包括維持經濟增長,這已形成慣例。二是關於現在美聯儲人選波動的問題,理論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獨立於美國政府的干預,但每當美聯儲人選要變動的時候,決策權是在總統,所以在這個周期里面美國政府對於貨幣政策干預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利弊互現需防范熱錢
此前,大家一直在探討美國退出QE對中國的影響:好的方面,美元升值會減輕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利好中國出口貿易,也可使中國巨額外匯儲備保值;壞的方面,大量資金有可能流出,造成流動性緊張。
如今,美國政策突然變臉,新情況將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對此,孫華妤認為,對中國影響不是很直接。她說,如果美國退出QE,會造成周邊國家資本流出、貨幣貶值等負面影響,現在不退出,那些負面影響也就減弱了,從這方面講,是個利好。
“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就是資本大幅回流中國”,孫華妤說,目前中國經濟正在企穩復甦,吸引了國際資金回流。如果中國經濟繼續企穩,美國又沒退出QE,對中國而言將可能有更多國際資金進來,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熱錢的監管。此外,我國目前實施偏緊的貨幣政策,而如果大量熱錢進入,將使我國貨幣政策被動放松。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熱錢流入跡象明顯。據央行統計,8月份我國外匯占款達到273915.92億元,較上月增加273.2億元。這是我國月度外匯占款在6、7月份連續負增長后首次由負轉正。(人民日報海外版)
李克強:以改革創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
李克強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6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世界銀行行長金墉。
李克強積極評價世界銀行對華合作。他說,當前促進全球經濟穩固復甦的關鍵是解決好發展問題。中方樂見世行在幫助發展中國家、推動減貧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愿與世行深化合作,提高解決全球發展問題的能力,為世界經濟注入持久動力。
李克強從不久前夏季達沃斯論壇“創新:勢在必行”的主題,應詢介紹了中國改革發展的情況。他說,改革發展與創新緊密相連,需要依靠創新驅動。創新既包括技術創新,也包括理念、制度、機制創新。創新不僅能夠直接轉化為生產力,而且具有乘數作用,可以放大各生產要素的效應,從而提升全社會綜合競爭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轉型升級。
金墉表示,世界銀行欽佩中國政府致力於推進改革的決心,贊賞出臺的改革舉措,愿與中國開展更緊密的合作,為中國經濟升級提供支援和幫助。(新華網)
房企再融資開閘漸近 對賭風勁刮利誘機構認籌
停擺三年之久,房企再融資開閘信號明確后,即刻引來各家上市房企的蜂擁而至。
9月18日,市場傳出訊息稱,北京一家房企再融資方案已經獲得證監會受理。一家上市房企高管受訪時證實,受到這一訊息影響,該公司關於再融資的股東大會相比原計劃擬提前舉行,目前已經開始準備股東大會的相關事宜。
而同日,萊茵置業(行情,問診)(000558.SZ)發布再融資預案,9月份以來發布再融資預案的上市公司達到7家。同一天,本月初剛剛發布再融資預案的華夏幸福(行情,問診),也公告稱其方案已經獲股東大會通過。
從再融資受理進程來看,目前在京地產商中,北京城建(行情,問診)(600266.SH)再融資方案早在8月上旬獲得股東大會通過,只有這一家的時間設置滿足證監會受理條件。
盡管此前,已有多家房地產企業公布再融資方案,但市場對於監管層如何把控再融資放行標準一直難有定論,亦有傳聞稱某房企的再融資方案申報遭拒,因此不少房企選擇“邊推進、邊觀望”的態度。
此外,機構的態度也變得十分重要。面對A股市場調控措施最為緊張的行業,政策和市場趨勢不明,通過多種手段吸引機構投資人認購,正悄悄成為房企再融資的新規則。
僅9月份以來,包括華夏幸福(600340.SH)、天保基建(行情,問診)(000965.SZ)、廣宇集團(行情,問診)(002133.SZ)和招商地產(行情,問診)(000024.SZ)等7家房企已經發布再融資預案。
截至9月18日,8月中上旬發布預案的新湖中寶(行情,問診)(600208.SH)、宋都股份(行情,問診)(600077.SH)、北京城建和榮盛發展(行情,問診)(002146.SZ)等7家上市公司,均已經獲得股東大會通過。此外,華夏幸福於9月2日發布再融資預案。9月17日即召開股東大會,通過了上述方案。僅從股東大會的召開安排來看,新華聯(行情,問診)(000620.SZ)、大名城(行情,問診)(600094.SH)和國興地產(行情,問診)(000838.SZ)等公司進展相對仍然滯后。
相比政策傳言初期,市場對於房企再融資將主要限制在土地一級市場開發,以及舊城改造等政策鼓勵項目的傳言,從目前的房企再融資預案來看,不少募投項目已經包括商業地產、旅遊地產和住宅地產開發等。
實際上,由於政策剛剛放開,政策趨勢不甚明朗,多數房企一直保持“邊推進、邊觀望”的態度。此前某上市房企再融資方案傳言暫緩申報,市場對於房企再融資的政策擔憂一度陡然提升。
按照另外一家房企高管的說法,該公司再融資預案發布之后,原本計劃將股東大會的召開時間延后,等待政策面趨於明朗。
不過9月18日,市場傳出訊息稱,北京某房企再融資方案已經獲得證監會受理,上述公司聞訊旋即與保薦機構進行了協商,擬將股東大會的日期提前,並且開始馬上籌備股東大會的相關事宜。
按照再融資的申報流程,再融資方案發布之后,需要先召開股東大會印制申報材料,報相關券商進行內核,內核過后再根據內核意見修改材料,正式報送證監會。在送達證監會受理之前,有國土資源部把第一道關。最近三年,房企再融資方案受到國土資源部審核限制,在獲得證監會受理之前往往已被勸退。因此,上述訊息對於諸多房企來說,意味著再融資的政策面出現實質性的回暖。
9月18日,北京某券商人士預測,由於房企再融資需求較高,隨著政策面明朗,未來加入再融資大軍的房企會繼續增加。而目前已經發布預案準備相對成熟的房企,或通過提高內部流程安排的方式爭取加快融資進程。
房企聞風而動多措施機構保收
按照上述房企高管的說法,在再融資方案中,需要著重考慮到機構能否獲得收益。這也是再融資能否吸引機構認購,以及此后能否和機構繼續合作的關鍵。
但是由於發行價格需要確定在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均價的90%以上,發行后需要面對一年的鎖定期,加上未來地產行業調控的政策風險尚不明朗,使得房企不同於其他行業,其股價不確定性因素更大。
據北京某機構人士透露,在公布定向增發董事會預案之前,融資方就需要與相關機構進行協商,並且盡量延后利好訊息的發布,將定增價格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此外,機構會與融資方式簽訂對賭協議,以保證機構參與的收益率。
以河北某上市房企為例,該公司2012年年報高送轉的預期就十分強烈,不過一直押后到2013年中報實施。由於該股股價走勢強勁,遂在發布中報的同時即發布定增預案,並且停牌。
照分析人士說法,若先發布高送轉訊息,很有可能繼續推高股價,使得定增價格水漲船高,將難以吸引機構投資人參與。
除此之外,上述機構人士還表示,不少機構私下會要求上市公司簽訂對賭協議,若無法滿足機構的收益約定,上市公司一方需要彌補相關損失。不過,對於一年鎖定期的約定收益水平,該人士僅表示因公司而異。
這一安排對於房企來說似是無奈之舉。9月18日,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士受訪時表示,房企再融資開閘對於未來推高房企股價邏輯並不成立,包括銀行、地產等板塊回歸市場高估前的估值是宏觀趨勢。這也顯示出機構對於投資房企再融資之后股價表現仍存擔憂。
除此之外,上市房企再融資前夕是否會出現“老鼠倉”,也成為再融資能否順利通過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按照再融資的流程,為了保障再融資過程的順利,在公布定向增發董事會預案之前,上市公司已經與相關機構進行摸底和接觸。
北京某上市地產商證券部主管對此表示,對於房企而言,再融資計劃還需要與國土部門進行溝通,繁榮的審批流程,似乎很難保證再融資方案不會提前泄露。(21世紀經濟報導)
下周屬於垃圾時間 仍以調整為主
盤面觀察:
本周大盤整體呈現調整之勢。周一大盤小幅調整,但周二調整幅度加大,周三則步入多空平衡。回顧本周,表現最好的當屬創業板,其中文媒板塊表現突出,TMT、醫療器械、電子支付以及自貿區,互聯金融也有上佳表現。與此同時,銀行、保險、券商以及房地產板塊、煤炭、有色金屬等權重板塊表現不佳,多陷入調整。總體來說,本周仍是新興行業板塊強於傳統周期行業,中小市值品種跑贏藍籌品種。最終,周線收陰。
后市展望:
本周大盤表現低於市場預期,主要原因,一是主題投資板塊如自貿區板塊,土地流轉板塊出現了劇烈震盪。權重板塊銀行表現不盡人意,導致市場出現回落走勢。二是中秋小長假來臨,資金避險以及成本因素導致回籠壓力加大。三是市場再度傳言IPO將重啟。四是對9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再度回落的擔憂。其中前兩個因素對市場影響較大,由於自貿區板塊近期炒作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程度,其震盪必將引發大盤震盪。對市場人氣影響極為明顯,這一點在周二就表現的極為明顯。該板塊調整,大盤指數即刻疲軟不堪。而長假的來臨也是部分資金不得不考慮成本因素,所以,市場出現賣多買少的現象,成交水平逐日遞減。而對9月份經濟數據的擔憂還不是主要的,畢竟本輪上海方面的反彈並非基於經濟數據好轉,而是借助於自貿區政策、金改、土地流轉等主題進行的一輪炒作。至於IPO重啟,是必然的,但目前具體時間表仍部明確。最快也需要等到11月份,或者年底。
至於下周走勢,仍難以樂觀。下周是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周,比中秋節假日更長,市場主動性買盤依然不會加強反而有可能進一步消弱。而美國新任聯儲主席的人選即將明朗化,其對美國量化寬鬆的態度將對全球市場有直接影響。屆時也需要加以關注。
總之,下周屬於本月的垃圾時間,雖然仍不乏個股表現,但市場資金的謹慎態度將決定下周大盤仍以調整為主。先揚后抑的概率偏大。不建議追漲,若要買入也是以低吸為主。同時對已經漲幅巨大的主題投資品種采取趁高減持的規則。
投資建議:以觀望為主。(廣發證券(行情,問診))
大盤蓄勢后將向縱深發展
一、 宏觀面
訊息人士透露,上周五,證監會召開會議對新股發行改革進行集中研討。據悉,十一前后可能是IPO改革意見發布的敏感期。
【點評】IPO改革意見的發布意味著IPO重啟的步伐越來越近。IPO的重啟,短期來看將對投資者心里層面構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同時對資金面亦有一定的抽血效應,然從歷史運行規律來看,IPO的重啟並不會影響股指的原本運行趨勢。
二、后市展望
周三股指呈現窄幅震盪整理的走勢。經過三個交易日的調整后股指在年線附近獲得支撐並出現小幅的反彈。創業板指漲幅達1.6%,直逼前期高點。但市場成交量均出現縮量,表露市場無心戀戰,假日情結再現。訊息面上,十一前后可能是IPO改革意見發布的敏感期,短期將對市場帶來一定壓力。然IPO的重啟不會影響股指原來的運行趨勢。從盤面來看,市場出現一些積極信號。市場出現三連陰,三個交易日的成交量逐日遞減,表明在市場的調整過程中並未出現恐慌性拋盤,說明市場資金對后市的研判逐漸樂觀。
板塊方面,傳媒娛樂板塊領漲;上海自貿區掛牌在即刺激上海自貿概念股二度走強,其中上海物貿(行情,問診)、華貿物流(行情,問診)、怡亞通(行情,問診)、陸家嘴(行情,問診)漲停;受益於養老服務業的良好發展前景醫療保健處於漲幅前列;絲綢之路概念股活躍,繼新疆區域股走強后,陜西、寧夏相繼表現;旅遊、餐飲酒店等因節假日需求提升而持續活躍;而保險領跌,船舶、民營銀行概念、三沙、水務跌幅居前。
整體上,大盤縮量微漲,市場短期假日情結重現。盤面上,自貿區、傳媒、醫療保健、旅遊等個股不甘寂寞,出現二次上揚態勢。總體上,結構性牛市行情突出。祝大家中秋快樂!(博眾投資)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