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分析〉台灣自經示範區 國際化戰略高度不夠!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2013-10-04 15:55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被視為是中國大陸「經濟升級版」的一項試驗,對照之下,我國「自由經濟示範區」明明8月底就上路,卻仍像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說的還在「地上爬」,國際化的戰略高度不夠是一大隱憂;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金融業可承做商品,最慢今(2013)年底前才可大幅開放。

習近平、李克強今(2013)年3月上任後,展現強烈的改革企圖,李克強提出自由貿易區的規劃理念至今只不過半年,「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8月初大陸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到付諸實現,前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執行部門即已提出一個包括金融、服務、文創、旅遊、醫療、運輸的全面自由化方案;正式啟動的同時,也宣布微軟、花旗等跨國企業進駐。

上海自貿區被外界視為是李克強從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戰略高度出發,希望藉此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路徑。根據上海自貿區初步規劃藍圖,未來將在上海4個既有保稅區、28平方公里範圍內進行自貿區試驗。

上海自貿區範圍雖小,但初期即涉及近百項改革政策,對大陸經濟而言,自貿區的推動將有利於上海貿易與金融、航運、物流、製造、會展等產業融合發展,而成為上海在新階段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上海自貿區不但是中國大陸經濟的新引擎,更是拉高區域經濟戰略高度的改革,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是大陸因應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議(REC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係協定(TPP)和泛大西洋貿易投資合作伙伴關係(TTIP)等區域貿易協定,以及WTO複邊服務貿易協定(PSA)的談判進展,及早就未來中國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所需要的市場開放做準備。

但反觀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所涉及的範圍從蘇澳、基隆、台北、台中、安平、高雄,幾乎囊括全島的所有貿易港口,加上桃園航空城,以及屏東農業園區,幾乎將全部的台灣納入自由貿易區的範圍,特別是喊出「前店後廠」的口號,讓在港區的廠商可以單純接單,將生產流程移至區外。如此一來,全台灣所有的製造工廠、醫療院所,甚至生產農業生技產品的農田與廠區,全都納入自由貿易示範區的「雷達範圍」內,希望實現台灣全國貿易自由化、現代化的終極目標。

而在金融開放部分,曾銘宗指出,根據目前規定,只要透過OBU﹙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對外幾乎都開放,可以投資購買各類商品,對內方面,國人只有開放「機構投資者」,並沒有全面開放給一般自然人,這是考量投資人的屬性與權益保障。
針對金融業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曾銘宗強調,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金融業可承做的商品,最慢將在今年底前大幅開放。

整體來說,從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實在看不到在因應我國未來面對參與TPP、RECP以及PSA談判之市場開放要求方面,究竟有何關聯或策略規劃,實際加速和國際金融貿易的接軌、追求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高度明顯薄弱。

上海自貿區對台灣經濟的可能影響,著實不容忽視。馬政府正積極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同時將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列為金融業重要目標,更應該加速並且讓其內容面更深化確實,並且拉高國際戰略地位,台灣經濟財政競爭壓力與日俱增,如何全力規劃推動「台灣經濟升級版」,將是馬政府現階段最重要的功課。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