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債上限期限逼近 美國政府一旦違約 後果難料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國會灑下了舉債上限危機的種子:若國會議員未能很快調高聯邦借款上限,將讓美國陷入部份法律義務違約的風險。
到底是在何時?許多人都說10月17日是大限之日。其實未必全然正確。
美國於5月觸及了舉債上限。那時起,財政部利用特殊會計方式,在上限之下,持續借款。
但財政部長Jack Lew說,不會晚於10月17日,這些資金即將用罄。
這意味這些特別措施,將於10月12日,或15日,或某一天,即告失效。不會晚於10月17日。
當這些特別措施失效,財政部將無法再借款,屆時將僅有二種資金來源,供支付帳單:即Lew所估計手頭仍持有的現金300億美元,加上每日進帳的稅收。
最大的問題在於:這些資金於何時何日將低於財政部需要支付的金額?
國會預算局(CBO)估計,應在10月22日至10月31日之間。
由於所欠資金與流入的收入每日不同,美國何時會違約,無法支付包括債券利息,社會安全費用與聯邦承包商費用,很難定出明確日期。
但預算專家非常明確的一點是,越接近10月中,市場越可能有所反應。若太久拒絕調高舉債上限,可能會創傷經濟與投資。
資金緊俏可能讓數百萬人限入困境:若財政部現金不足,無法支付欠款,就將做出法律上與道德上均有問題的決議,還得說幾句難以啟齒的話。
有共和黨議員說,財政部應定下誰先獲得支付的順序。
但財政部說,基於支付系統的運作方式,這不只近乎不太可能,還可能根本不對。「任何優先支付的計劃,就是違約的代名辭,」Lew在致國會議員的一封信中寫到。
大多專家預期,財政部將盡全力率先支付債券持有人利息,因為若不如此,可能動搖全球市場。
但除此而外,誰該是下一個支付對象?老年人,傷殘退伍軍人,聯邦承包商,現役軍人?聯邦政府對他們都負有法律義務。他們與美國經濟都依賴他們獲得定期支付。
財政部可能有二項主要選擇,但均將引發不滿:可以全額支付部份帳單,其餘則延後。或延後支付特定日的所有款項,待資金足夠時,一併支付。
有資深財政部官員表示,第二項方案最有可能,也是兩方案中,傷害最小者。但絕非不痛不癢。
累積支付款項將會增加:端視舉債上限僵局持續多久,延後期間可由一天或二天迅速增加至數周。
這將使得經濟大失血,並讓投資人與美國民眾懷疑,美國是否值得投資。
「如果支付義務的信心受到懷疑,則對美國預算,經濟,與美國乃至全球金融體系所造成的後果,將會嚴重而且持續,還非常具有殺傷力,」國會預算局長Douglas Elmendorf近來告訴國會說。
美國在世界的地位將因而受創。該全球最大經濟體兼最富裕國家蓄意選擇不支付欠款,亦將讓任何人都難以認同。
市場與經濟將重挫:經濟學家Mark Zandi擔憂,若國會無意提高舉債上限,則隨著日期更接近10月17日,股市可能開始一日下跌數百點。
如果政府關門仍然持續,對民眾信心,只有百害而無一利。
那麼萬一真的到了財政部無法準時且全額支付帳單,會是如何?「我們就再度落入經濟衰退,這將是經濟層面潘朵拉的盒子,」Zandi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