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鉅亨主筆室〉公司價值與QE進退場皆無關!

鉅亨網主筆 邱志昌博士


壹、前言

本文以財務文獻,「公司理財」理論,研究發現:一、美國聯準會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以下簡稱:QE)退場會使權益投資、就是股東之必需報酬率增加;因此,如果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無法跟隨上升,則合理股價將會下降。二、但由產業競爭循環觀點,公司價值之變化與QE進場或退場並無顯著相關。本文驗證了半世紀以前,Franco Modigliani 與Merton Miller兩位大師之MM理論,就是資本結構不會影響公司價值。三、這也就是說,如果資本市場因為對QE再度恐慌,則我們應該選擇產業競爭力最優之公司進場投資。四、這種理論理想的驗證結果,與實務之差異,是為金融投資者進行長期「套利」重要的邏輯。四、也就是說,因為QE會使公司價值發生暫時性扭曲。而在QE進場,價值被誇大時賣出資產;在QE退場,價值被貶抑後買進資產。 


貳、QE退場影響全球公司債發行!

以投資學的現值(Present Value)觀念,未來公司價值將由於全球金融市場皆預期市場利率將上揚,因此公債券次級市場交易已經趨於僅慎;這也直接影響初級IPO發行市場之訂價。近一年來,不僅美國公債殖利率上揚,國內政府債券與台積電公司債,也多發生在初及市場發行時被「截標」之事;就是在殖利率上揚到臨界值後,發行者因為賣相太差,在標售出一部份之後,就不想再賣出,以免現在以低價賣給投資人,未來要付出較高的利息。

財務理論中,公司資本結構議題屬於「公司理財」範圍。在未開發家中,由於金融市場不發達,銀行直接借貸成為企業資本主要來源;而開發中國家則大多已有資本市場,因此資金之募集多元化,同時有來自於直接金融之資本市場與間接金融之貨幣市場,可以供應企業發展。前者是為權益融資,就是以股票換鈔票,由股東提供營運資金,其所得之資金可供企業進行還債、降低資產負債表中之「負債」項目;或是進行本業經營、最後以營業收入之型態進入「資產」項目。資產負債表之「資產」減「負債」,即等於「股東權益」。將「股東權益」除以「股本」,即為「每股淨值」。

美國聯準會之QE退場決定,顯然已經影響企業資金募集方式。理論上,如果一家公司之資本結構是來自於權益資金,而非來自於債權資金,而且債權資金總額占總資產之比率低於企業稅前淨利率,則該企業仍適合以債權籌資方式,擴張企業經營規模,不會影響公司價值。「公司價值」之定義,在傳統理論中,不斷提升「股東權益」,為公司專業經理人(CEO)努力目標;「股東權益」即為「公司價值」。現代財務理論,則以公司之總市值,即股價乘以在外流通股數,為「公司價值」之衡量指標。

1958年Franco Modigliani and Merton Miller認為,如果不考慮所得稅,則公司之資本結構對公司價值不會有差異。此一假說(Hypothesis)以白話就是說,企業之總資產規模是來自於「股東權益」或是負債,對公司之價值多不會有差異。就是以負債或自有資金經營,對公司價值皆不會有差異。

這當然也是與CAPM(Sharpe,1964)一樣,是一種理想之狀態。因為,MM理論也有非常理想化之先提假設(Assumptions),如債務是無風險、資本市場是完善、任何融資方法金融市場皆可提供。這當然是匪夷所思,因為每個國家金融發展,不可能多是一樣完善;如在美國資本市場中,公司發行公司債已蔚為潮流。但,在台灣則部份公司債仍缺乏流動性,不少公司發行之轉換公司債,多成為壽險機構或長期投資者持有到期、,或備供出售;在一定期間後才轉換為普通股,因此在初級市場發行券商詢價過程中,已經被搶購一空;投資機構將轉換公司債,視為長期資產有價證券,以持有到期轉換為目的,在次級市場缺乏流動性。這只是最簡單之個案,在貨幣市場商品中,更有一些合約是缺乏流動性的。

在美元QE退場效應下,全球金融市場皆預期市場利率將升高,以發行債券籌資方式,面臨殖利率上揚困擾,也就是說發行公債或公司債之價格必需下降,或是票面利率必需提高;如圖一,台灣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近期由1.25%已攀升至1.75%。這兩種作用多會使債券之發行者,在發行時拿到較少之現金;或是在發行之後,必需要付出較多之利息與到期本金。我們以零息債券(Zero Coupon Bond)為例做說明,如果投資者對於市場利率預期升高,則債券之發行者必需要以較高之折價,才能將債券賣出,一單位10萬元之零息債券,需以較大之折價賣出;反之,若市場利率預期下跌,則發行人就能以較小幅之折價售出。

圖一:台灣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周線圖,鉅亨網債券
圖一:台灣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周線圖,鉅亨網債券

叁、公司價值主要決定於競爭力!

公司要募集資金,擴大資本支出。除了以發行公司債為主之外,還可以現金增資方式,即以權益證券方式為公司募集資金。以此種方式募資會遇到之挑戰為:一、在預期市場利率上揚之後,以普通股股票持有公司股權之投資人,其資金之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相對也跟隨上升,因此對投資之必需報酬率(Requirement Rate)上揚。二、當必需報酬率上揚時,未來公司必需要以較高之現金股息,才能維持現在之合理股價。三、在利率上揚之時代中,要創造公司之現金流量成長,必需擴大市占率,也就是要在競爭淘汰賽中脫穎而出。

因此,我們認為,在市場利率預期將升高,股權融資之趨勢增加趨勢下,未來全球性產業之競爭會更白熱化。其實,最近由筆記型電腦產業與智慧型手機產業,我們已經看出,這一些3C產業目前之競爭早已呈現無國界狀態。如2011年,台灣股票市場「股王」宏達電公司,在2011年時最高股價為1,300元/股,以上周五(2013/9/6)之收盤價為元/股,如果不計較股本,則其公司價值減少之幅度相當可觀。

圖二:宏達電公司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籌碼贏家
圖二:宏達電公司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籌碼贏家

為何如此?由這幾年之產業競爭變化,就可理解。在進入障礙逐步被拆解、解構之後,原來屬於獨占(Monopoly)之產業,變為寡占(Oligopoly),消費者只能流連於HTC、Samsung、與Apple。但,近兩年來,在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廠商大舉進入該市場之後;尤其是低價智慧型手機大舉入侵之後,目前競爭局面,已經再由寡占局面轉變貼近為完全競爭(Full Competition)。在寡占時,消費者能選擇之種類很少,只有圍繞在Samsung、Apple、HTC三大品牌中抉擇,貼近賣方市場;但當此一產業成為完全競爭之後,則已經漸漸變為買方市場,也就是消費者已經可以擴大選擇,由原來三大品牌變為多樣化,華碩、華為、SONY等多已經進來了。本文非產業研究專家,但以個體經濟學廠商理論判斷,產業之關鍵技術一旦被破解、拆卸之後,則進入障礙就會降低,競爭就開始。目前智慧型手機不斷有很多附加功能,如免費之Line軟體與聊天室、收Email、股票買賣下單、車行導航等等;本文常跟親朋講,智慧型手機它已經不是手機,而是生活電腦(Life Computer)。如圖,鉅亨網籌碼贏家之圖片。

圖三:智慧型手機圖片,鉅亨網籌碼贏家
圖三:智慧型手機圖片,鉅亨網籌碼贏家

如果以過去寡占局面的全球三大公司,以公司價值為比較,由圖四、五Samsung、與Apple之公司股價變化。本文發現,台灣宏達電之公司價值殞落之速度最快、減幅也最大。HTC之公司股價最高峰為2011年4月,美商Apple公司在2012年9月,而Samsung之高峰期則是三家公司中最殿後的,落在2013年初。本文深信,之所以如此,與公司產品之功能、行銷及附加價值等等之競爭力有關,與財務結構無顯著關連。

圖四:韓國三星電子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首頁
圖四:韓國三星電子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首頁

以財務理論觀點,HTC公司價值之殞落,可能是因為投資機構認為,公司未來之投資與營業現金流量將會降低,自由現金流量(Free Cash Flow, FCF)減少,未來現金股利降低。此以近一季該公司可能由盈轉虧之劇烈變化,或可驗證。容許本文以科技技術之外行人、說外行話,HTC之公司價值在3年內會有如此慘烈之變化,我們認為這與資本結構無關,是因為產業循環與企業技術競爭力所致。

圖五:Apple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首頁
圖五:Apple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首頁

再以過去全球NB最大品牌,我國ACER(宏碁)電腦之公司股價變化驗證。我們一樣可見到,在平板電腦大戰失利之後,宏碁電腦公司價值顯然大勢已去;近期該公司內部士氣可能出現信心問題、需要提振;因為,就在最近台灣股票市場竟然傳出,大陸廠商即將購併該公司之謠言。

圖六:宏碁電腦公司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籌碼贏家
圖六:宏碁電腦公司股價月K線圖,鉅亨網籌碼贏家

伍、結論:公司價值與QE是否退場無關!

由宏達電與宏碁之股價演變,我們很容易理解到,以總體觀點,QE退場會使政府公債與公司債殖利率提高,資金募集也會較困難;但當我們再深入研究後卻發現,我們所獲得到一個重要研究結果卻是,現在之公司價值隱含之變遷,卻與1958年、半世紀之前之兩位MM理論之大師名著,「資本成本、公司財務與投資管理」,書中之名言一致:資本結構不會影響公司價值。

我們也一樣的到一個重要結論:公司價值與美國聯準會QE政策之進或退場無關。因為,半世紀前Modigliani與Miller對「金融市場接近完善」之假設,目前雖然仍有待努力,但與兩位大師當時之環境不同的是,現在是資金無國界時代。由於金融市場不再是古典總體經濟學派所言之:一層面紗。當今金融市場之發展也日益完善,資本結構不會改變公司價值;因此,即便QE退場,只要公司之競爭力有獨特優勢,則公司股價一定強!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