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即日市評》港股抽水潮下跌68點 資金沽強買弱

鉅亨網新聞中心


恆指今日回吐68點或0.31%,國指跌0.18%,中資股仍然較強。美銀悉數沽清建行(00939.HK)套近一百億元後,外資欲於美聯儲局退市前出貨,港股先跌後回順,市底似經得起考驗,承接力不俗,部分內銀股更頑強倒升。中央繼續為經濟護航,國家主席習近平亦指,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要堅定不移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再申了中央「保底不托高」取向;惟尾市敘國局勢緊張,因美參院初達共識,向敘動武限期60日,期油下午三時半年彈升,令港股尾市由升轉跌。

港股今日反覆跌68點,結束四連升。敘國局勢緊張,因美參院初達共識,向敘動武限期60日。恆指今早低開222點,甫開後最多跌251點,回補日前上升裂口,午後恆指更隨A股一度倒升逾40點,但市場擔心中東戰火重燃,恆指尾市輾轉回落,全日收報22,326,跌68點。國指收報10,233,跌17點。港股成交金額升至689.86億元,若撇除美銀出售20億股建行(00939.HK)H股,涉及的114億元後,主板成交金額為575.9億元,仍略高於上日的569.37億元。


【敘戰雲再起 尾市升轉跌】

港股今日市寬收窄,恆指成份股今日18隻股份上升,下跌股份29隻,升跌比率為36比58(上日為86比12);主板股票的升跌比率為32比40(上日47為比12),亦結束連續四日上升股份多於下跌股份的情況。港股沽空比率,由上日9.75%降至7.8%,遭美國銀行悉售減持20億股H股的建行(00939.HK),續居沽空金額榜首位,但建行自身的沽空比率則大降至3.42%,而第二及第三位為中移動(00941.HK)及騰訊(00700.HK),而騰訊的沽空比率仍達23.9%。

國指仍跑贏大市,部份大型內銀尾市倒升,中行(03988.HK)漲0.3%,農行(01288.HK)升0.6%。由於中央領導相繼為「穩增長」大派定心丸,中國經濟因素正在轉強,市場料內地上季經濟已經見底,不少基金在早前均「低配」(Underweight)後,近期均相繼增加中資股持倉量,一旦炒經濟回暖,即憧憬內銀的呆壞賬風險減退,內銀股作為權重股亦成吸納對象,受資金流向的買盤所支援。

【資金追落後 強股換弱股】

由於習近平重申了「保底不托高」經濟取向,大市經連日上升後開始見阻力,投資者亦擔心近期中大型的強股潛在「抽水」,近日資金有「沽強買弱」的情況,一些近月強勢股由於累積升幅不少,高位見有獲利回吐。強勢股騰訊(00700.HK)近日藉在微信再推手機遊戲,今早股價曾升1.4%見385元創新高,惟尾市終倒跌0.2%,收379元收場。

反而一些低殘股份近日受捧,如憧憬業績反彈的國美電器(00493.HK)今日搶高6.3%,TCL多媒體(01070.HK)亦藉夥百度推智慧電視再搶升9.6%,未理公司上半年純利倒退42%至2.5億元,及行業節能補貼退出使近期國內彩電銷售受到影響,兼且面臨樂視等新進入者競爭。

而炒行業淘汰落後產能的玖龍紙業(02689.HK)再彈上7.2%,理文造紙(02314.HK)亦走高3.6%,連行業備受產品降價壓力的中化化肥(00297.HK)近日藉憧憬內地土改概念反彈,股價升1.6%。但市場炒作殘股亦非一面倒,而極有選擇性,受中石油(00857.HK)多名高層「下馬」事件影響,頁岩氣股仍然不振,安東油田(03337.HK)股價挫7.7%。

【退市前晚餐 建行見企穩】

美國銀行乘美聯儲局啟動退市前悉數減持建行套114億元,外資或視此為「退市前的晚餐」,每股作價5.7元,股價今早低見5.74元守配股價之上,全日收報5.85元,跌1.3%,由於市場早於上月下旬已率先傳出美銀在限售股解禁後將會「清倉」,今次美銀落實清貨,有市場意見認為,此反可消除此不明朗因素,兼且建行現價僅相當預測今年市賬率1.1倍,估值之低殘已回落至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水平,並提供預測5.7厘股息回報,低位見承接亦不難理解。

然而,外資大型金融機構如高盛、美銀今年以來多番減持大型內銀股,雖然戰略持股一般屬中長線投資,但由於美國面臨市在即,「班資回潮」亦無可厚非。外資一向對內銀所面臨的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的風險保持高度警惕,因中國自經歷2009年「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內地銀行的總資產規模,已由2008年9月底59.3萬億元人民幣,到截至今年5月底資產規模,已大幅膨漲至140萬億人民幣,累升近1.4倍,但內銀股的估值,相當預測市賬率仍處1倍歷史低谷。近年部分內銀為追求增長,力谷銀行理財產品,將一部分資產「出表」,以規避監管套利。

外資是擔心內銀一旦據實轉回表內,未來資本充足率或會降至8%水平,及影響新增信貸空間,所以總理李克強自上場以來已加強監管銀行理財產品,近日國務院亦再推動信貸資產證券化,坊間仍視此為能長遠化解影子銀行危機的「出口」。

【憂內銀伸手 匯證料後年】

市場關注內銀未來或需「伸手」集資,由於內地今年正式實施《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該《通知》對內銀儲備資本要求(增加2.5%)設定6年的過渡期,規定至2013年末儲備資本要求為0.5%,其後五年每年遞增0.4%。到2013年末,對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需達6.5%;若按此推算,至2018年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便需提高至8.5%。按截至6月底內銀股業績顯示,四大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處9%以上水平,但中小型內銀如民行(01988.HK)便處於8%水平以下。

匯豐證券今日發表報告預料,內銀股至2015年才會有補充一級資本缺口的需要,估計農行(01288.HK)及民行(01988)首先需要補充一級資本;而農行長張雲早前已指「今年不需要發新股集資」,但會考慮發行優先股,充實一級資本比率。

據匯豐證券統計,內地行銀今年以來發行合格一級及二級資本工具集資計劃,累計3,320億元人民幣(到期日集中於2015年),連同中信銀行(00998.HK)2012年發行300億人民幣金融債券(到期日於2014年年底),及招行(03968.HK)上月公布A+H股配股集資近350億元人民幣計劃,融資總額近4,000億元人民幣,所以估計內銀股至2015年才有補充一級資本缺口的需要。(wl/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