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富士康的中國縮影: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3-28 17:30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指出,由於中國沿海地區出現勞動力短缺,富士康近年來正逐步將工廠遠遷至內陸省份,以降低人力成本。但在這些地區,工人工資上漲的速度正超過沿海地區,這完全違背了富士康遠遷內陸的初衷,令這家蘋果最大的供應商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以下為文章全文:


沿海出現“用工荒”

在中國中部的一家富士康工廠,22歲的王柯(音譯)悶悶不樂地站在牆角。他說,如果工資不能翻一番,就會選擇離開。“我的期望並不高,我也很清楚自己的角色,畢竟只是一個外來工,”王柯說,“但我希望每月能掙到3500元,這樣才合情合理。”去年12月,在扣除住宿費后,王柯拿到了1600元人民幣(約合258美元)。

王柯的這種態度緣於中國勞動力緊缺。過去五年間,中國年輕務工人員減少了近3300萬,但同期製造業卻又創造了3000萬個就業機會。勞動力短缺的局面給富士康等雇主帶來巨大的壓力,這意味該公司在鄭州工廠的工人基本工資,與在深圳工廠的工人一樣了。這兩個城市一個位於經濟欠發達的內陸地區,另一個則處於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

瑞穗證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博士稱:“大陸在低成本製造行業的優勢會早於預期消失,我個人認為應該在五年內。內陸地區工資上漲的速度正超過沿海地區。越來越多的製造商會考慮將工廠遷往越南、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

工資上漲以及工廠遷址,正在給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國經濟模式帶來不利影響,這種已存在三十年的模式,將生設備、廉價勞動力、基礎設施和供應鏈高度集中於一地,節省了大量成本。正是憑藉這一點,大陸一躍成為全球主要的低端商品供應商。瑞士信貸亞洲經濟研究部門主管陶冬指出,隨大陸製造成本的升高,全世界都將會感受到商品價格上漲的壓力。

陶冬說:“中國已不再是推動全球通脹回落的中流砥柱。隨全球市場需求的增長,全球通脹可能會提前到來,而不是晚來。這將影響我們周圍的一切,從義大利家庭主婦到美聯儲貨幣政策。”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海外人口資料庫,作為中國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的主力軍,15歲至39歲年齡段的人數去年已下降至5.25億人,而五年前則是5.57億人。與此同時,截至去年9月,中國製造業的就業人數則從五年前的1.17億人升至1.47億人。

平均工資五年翻倍

勞動力短缺意味,中國內陸地區的工資成本正迅速趕上東南沿海地區。在距離沿海地區約500英裡(約合800公里)的河南省,工廠的平均工資在過去五年增長了110%,而重慶的平均工資也上漲了84%。同期,處於中國東海岸的上海平均工資上漲了78%,深圳上漲了77%。[NT:PAGE=$]

彭博業駐香港科技分析師基滕德拉·瓦拉爾(Jitendra Waral)表示:“自2006年以來,中國內陸與沿海地區的工資差距縮小了50%以上。”外界預計,到2015年,大陸年輕務工人員數量會下降2000萬,至5.05億人,到2020年將再次減少2200萬人。在這種背景下,中國製造商將面臨更大的工資成本壓力。

根據日本外貿協會2012年4月發布的一份報告,在湖北省會城市武漢,日本兩家汽車廠商日和本田的員工基本月工資為333美元,而廣州為352億美元,深圳為317美元。

美國諮詢公司Hackett Group的數據顯示,中美兩國製造成本的差距在過去八年間縮小了近一半。該公司認為,這是一個“臨界點”,將促使部分美國企業迴流,或將工廠遷往距其用戶更近的國家或地區。Hackett Group的客戶包括微軟和波音等知名大企業。

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國已經從這種行業趨勢中獲益。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報告顯示,2011年越南吸引的外國投資達74億美元,較5年前增長了三倍多。在柬埔寨,這一數字增長了85%,至8.92億美元;孟加拉國增長了43%,至11億美元。

出口貢獻或下降

香港文胸製造商黛麗斯國際有限公司去年關閉了在深圳的工廠,將生轉移到柬埔寨首都金邊。黛麗斯董事長兼總裁Fung Wai Yiu在公司2012年報中寫道,“我們正在縮小在大陸的能。”

日本外貿協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廣州,工廠工人平均月工資為352美元,相比之下,越南首都河內的工人平均月工資只有111美元,金邊為82美元,孟加拉國首都達卡更低,只有78美元。

大陸其他廠商,如保定長城汽車,都在投資自動化技術,以減少員工總數。世界銀行去年與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DRC)合作,發表了一份題為“中國2030年”的報告。它在報告中寫道:“一個殘酷的現實就是,除非中國提升業價值鏈,否則未來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會下降。”

作為蘋果全球最大供應商,富士康是首批在內陸地區建廠的中國大型出口商之一,中國大部分外來工都來自於內陸地區。富士康在河南共有25萬員工,其中,超過90%都來自於這個人口達9400萬的省份。

九成男性外出務工

美國公平勞動協會(以下簡稱“FLA”) 總裁兼CEO奧萊特·馮-希爾登(Auret van Heerden)表示:“我接觸的每家公司都對勞動市場短缺吃驚不已。富士康選擇將工廠遷到人口多的省份,他們原本以為這份省份勞動力資源豐富,但結果卻發現,年輕一代人根本不想在工廠打工。”[NT:PAGE=$]

24歲的諸葛雷雷(音譯)兩年前與富士康鄭州工廠簽訂了一份合同,然后被送至富士康深圳工廠接受為期四個月的培訓。諸葛今年1月說:“壓力還是蠻大的。一旦拿到年終,我就打算辭職不幹了。”

富士康在內陸地區建廠,已使得無數務工青年離開鄉村,走進城市。根據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以及美國斯坦福大學對2020個農村家庭實施的聯合調查,在五個中部省份的農村地區,在20歲至40歲年齡段的人群中,90%以上的男性以及近76%的女性都選擇了外出務工。

斯坦福大學農村教育促進項目主任斯科特·羅澤爾(Scott Rozelle)說:“中國年輕一代的勞動力都出去打工了。工廠遷址內陸地區或許有一定幫助,但幫助並不大。在內陸地區,他們會享受到稅務方面的優惠,土地也比較便宜,遷址並非為了廉價勞動力。”

從2008年開始,羅澤爾每年都對中國部分內陸地區進行實地調查,他雇了大約300名學生和實習生,讓他們尋找在家務農的20歲至40歲年齡段的壯年勞力,每發現一個,獎勵100元人民幣。羅澤爾說:“我一分錢都沒花出去。在四川北部、貴州和甘肅,農村根本沒有20歲至40歲的勞動力。我的學生花了很長時間進行調查,也很辛苦。”

工人條件日益苛刻

在距富士康鄭州工廠大約3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名叫孟莊(Mengzhuang)的村莊,村子周圍種滿了大紅棗果園。在一條塵土飛揚的街道上,郝勇(音譯)正蜷縮在自家小賣店的火爐旁取暖,身旁到處是裝大紅棗的箱子,希望過路人能買走幾箱。30歲的郝勇說,“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他曾報名參加富士康的招聘,但因身有殘疾,未被錄用。

富士康在大陸的員工人數兩年增長了50%,達到120萬人。但過去三年間,富士康在大陸也遭遇了員工自殺、罷工等諸多問題。富士康工人每天工作時間最長達12小時,他們常常抱怨工廠管理人員太難伺候,難以滿足其要求。

勞工權益保護組織China Labor Watch稱,去年10月,多達4000名員工從富士康鄭州辭工。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部分工人難以避免iPhone保護上留下擦痕,最終引發了一場紛爭。China Labor Watch高層李強說:“工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花錢的地方很多,但又不想長時間工作。”

迫於蘋果和媒體的壓力,富士康最終在2010年給大陸部分員工的工資翻了一多倍,同時還讓工人在工會中掌握更大的話語權。例如,在富士康鄭州工廠,員工宿舍樓看上去就像是私人住宅樓,擁有商店、歌廳等生活娛樂設施。

富士康鄭州工廠發言人劉坤在接受採訪時說:“如果你想要長期存在,就必須打造一個完善的體系,不僅提供就業機會,還有生活方式。”工廠向內地遷址還面臨其他挑戰。例如,遠離承包商和零部件廠商,會使供應鏈拉得太長,增加運輸成本。[NT:PAGE=$]

依舊具有諸多優勢

廣州一鼎紅紡織服裝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康勛達(Kang Xunda)稱,由於稅務方面的優惠,以及用地更便宜,該公司在2009年將生從廣州轉移到河南省滑縣。兩年前,一鼎紅又將工廠遷回至沿海地區:“這麼一折騰,數百萬沒了。在滑縣,我們在工人工資上沒有省一分錢,而物流更是一個噩夢。”

康勛達說,一鼎紅在河南很難找到供應商,如果能在那裏找到一家,那麼在沿海地區找到30家。他在接受電話採訪時稱:“在廣州,你說三天將貨發到,那麼三天就能送到。在河南,你跟人家說一個星期將貨物發到,但最后用了一個月時間。”

製造商在將工廠遷至內陸后,往往會加重沿海地區勞動力短缺問題,因為這些企業聘用的許多工人以前曾在沿海地區打工,后因某些原因回到家鄉。河南居民王曉紅(音譯)曾經在杭州一家電子設備工廠打工,去年返回了鄭州參加招聘,並成為百萬富士康勞工大軍中的一員。如今,扣除食宿費,王曉紅的月基本工資約為1500元,與在杭州打工時一樣。

23歲的王曉紅來自於河南登封,她說:“離家近點,感覺當然更好。我可以常回家看看,吃上老媽自己做的燴面。”原高盛大中華區主席、春華資本集團創始人及董事長胡祖六表示,對於製造商來說,除了勞動力成本低,中國大陸還具有其他一些優勢,如國內經濟規模,基礎設施一流,毗鄰零部件供應商,物流網絡成熟等等。

經濟增長速度放緩

高盛在2012年12月11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稱,中國內陸地區出口額所占的比例已經從2010年12月的5.5%升至去年4月的8.7%。去年,中國中部和西部地區商品出口總額分別增長22%和38%,而東部沿海地區僅僅增長了5%。

美聯儲經濟學家簡·哈特梅爾(Jane Haltmaier)本周早些時候表示,如果就業增長疲軟,或投資在國內生總值(GDP)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2030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將放緩至6.2%或更低。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人員米塔裡·達斯(Mitali Das)和帕帕·恩迪亞耶(Papa N Diaye)稱,中國勞動力廉價的狀況或許至少還能持續五年時間。二人在發表於今年一月的報告中寫道,中國目前共有1.5億人失業或未充分就業,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到2020年至2025年。

但他們也指出,這一預測可能低估了勞動力短缺的前景,因為40歲以下務工人員數量下滑速度會快於整體勞動力。斯坦福大學的羅澤爾說,年齡更大的務工人員“不願在工廠打工,而工廠主也不想雇他們。”

瑞士信貸分析師陶冬認為,隨中國中部的農田紛紛變成工廠,到2020年中國將面臨近1800萬勞動力缺口。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指出,勞動密集型業的轉型,會推遲中國相對優勢消失的時間。他說:“過剩勞動力會越來越少。中西部地區將無力支撐更多類似富士康規模的工廠發展。”(揚帆)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