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微創手術市場,工研院秀直視型內視鏡顯示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6-19 08:07
精實新聞 2013-06-19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研究所劉軍廷所長表示,在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隨時分享快速資訊與歡樂時光的需求下,相機在生活中扮演愈來愈重要地位,相對的對相機功能要求也愈高。工研院的光場照相機顛覆傳統的拍照原理,可以在拍完照片後,才選擇對焦的位置,讓阿嬤也可以成為攝影高手,不僅在數位相機市場來勢洶洶,更將成為下一波手機界的革新。
此外,針對ICT產業與高階醫療器材整合趨勢,工研院也積極投入醫學影像市場,隨著微創手術採用率普及,對於操作的精準率以及手術中醫生、病人與顯示影像的相對位置,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需求,工研院特別發表直視型內視鏡手術顯示器,讓手術醫生更直覺地內視病人體內,達到不論在什麼操作角度下,都可以隨時眼到手到的順暢。
另外,目前在進行內視鏡手術時,醫生需借助監視器螢幕來觀察手術情況。然而,醫生必須不斷的調整手術器械的位移量與角度,可是,顯示影像的監視器卻放置於某一固定處。因此醫生必須長時間抬頭去觀察該監視器,且在手術進行中需要不斷的修正視線的方向。
工研院展出的「直視型內視鏡手術顯示器」,為微創手術使用的透視型顯示器,可直接穿戴於醫生的頭部,並將手術影像,病患的生理資訊畫面藉由光學設計的手法,構成一虛像置於眼前,該虛像畫面可隨時保持在醫生的正前方,因此醫生可依照手術情況的需求,而調整頭部、手、身體的位置與角度,達到符合人體工學的手術情境,以便利醫生進行手術。尤其特別的是,工研院的直視型內視鏡手術顯示器,重量不到100公克。
穿戴式裝置部分,工研院今年發表的「主動式LED微晶粒晶片技術」,結合禾鈶公司的高解析度驅動晶片,成功以LED技術開發完成單色主動式微顯示及微投影應用模組,除具有LED的高效率、高亮度、高可靠度及反應時間快等特點,更具省電、體積小、薄型等優勢,可應用於如Google Glass的頭戴式顯示器,讓呈現的影像更快速流暢,其自發光顯示及無需背光源的特性,在微投影及微顯示市場的應用深具潛力。
圖說:工研院展出強調眼到手到的直視型內視鏡手術顯示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