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廢墟上重建生鮮業務:5年僅進入2個城市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6-17 14:12
導語:路透社今天撰文稱,經過5年試運營,上周終於擴張到了第二個市場——洛杉磯。AmazonFresh在在食品雜貨零售商Webvan的廢墟上重建,從中汲取了三條最寶貴的教訓:緩慢擴張、配送範圍、倉儲效率。
以下為文章全文:
Webvan可能是互聯網泡沫時代失敗代價最昂貴的一家創業公司,僅僅三年便耗盡了8億多美元的風險投資和IPO(首次公開招股)融資,2001年宣佈倒閉。12年后,Webvan變身AmazonFresh,在亞馬遜的扶持下起死回生。
亞馬遜四位重要高管道格赫林頓(Doug Herrington)、彼得漢姆(Peter Ham)、米克蒙茲(Mick Mountz)及馬克馬斯坦德雷(Mark Mastandrea)也曾是Webvan高管,他們花費了數年時間分析並解決導致這家創業公司失敗的問題。
亞馬遜拒對此事發表評論,也不讓任何AmazonFresh高管接受採訪。
前亞馬遜和Webvan高管們表示,亞馬遜從Webvan的失敗中總結出了三大教訓:緩慢擴張、配送範圍限定在潛在顧客高度集中的地區、堅持不懈地注重倉儲效率。
亞馬遜面臨巨大機會。去年美國食品雜貨零售額為5680億美元,其中在銷售額僅占1%。食品雜貨也是亞馬遜尚未攻克的最后幾個重要零售領域之一。
但同時風險也不小。食品雜貨以利潤率低著稱,而且隨沃爾瑪等平價超市的大力擴張,該業務面臨的競爭比Webvan當年更為激烈。此外,在食品雜貨業務的競爭也在升溫。FreshDirect和Peapod已經耕耘多年,Saftway等傳統雜貨連鎖店也推出了在訂購和配送服務。沃爾瑪現在也在美國一些市場試運營快速配送服務。
[NT:PAGE=$]緩慢擴張
AmazonFresh現已在西雅圖和洛杉磯推出,並計劃今年晚些時候覆蓋舊金山灣區。如果這些城市進展順利,亞馬遜計劃明年進入20個新市場。
宏偉的計划下掩蓋的是亞馬遜創始人兼CEO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前所未有的謹慎。自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銷售書籍以來,亞馬遜進入新業務從未這般慎重。
2007年該服務起步時只覆蓋了西雅圖兩個社區,5年內慢慢擴張到其他社區。直到今年6月10日才突破西雅圖來到洛杉磯。洛杉磯的推出同樣謹慎,最初只覆蓋了幾個區域。
相比之下,Webvan前高管路易斯博德斯(Louis Borders)回憶稱,當年Webvan在舊金山灣區推出后18個月便擴張到了9大都市區。
Webvan部署與系統工程部副總裁克裡希那赫奇(Krishna Hegde)回憶道,舊金山的服務還未站穩腳跟,Webvan便大舉向亞特蘭大擴張。之后,赫奇建議公司放緩擴張的步伐,但運營總裁馬克扎勒斯基(Mark Zaleski)表示,已經向華爾街投資者做出承諾,因此應當繼續推進。
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合伙人、Webvan董事邁克莫裡茨(Mike Moritz)表示,Webvan“犯了零售業的大忌,即首個市場尚未取得成功,便向新的地區擴張,何況Webvan是向多個地區擴張。實際上,當我們向其他區域擴張時,舊金山灣區市場卻一直在遭遇失敗。”
配送密度
Webvan不僅在許多城市推出,而且跨整個都市區提供服務。這導致公司的配送車經常為了很少幾個訂單來回奔波。
蓋瑞達爾(Gary Dahl)1997年至2001年間擔任Webvan配送部門副總裁。他表示,“Webvan最大的失敗就是配送密度。”他表示,在灣區,配送到舊金山和奧克蘭能賺錢,但送到奧林達這樣的郊區虧損很大。
“配送站之間的平均行程時間是送貨上門業務成功的關鍵。”達爾解釋道,“舊金山走一個街區可以送200人,但在莫拉加市(Moraga)走一個街區只能送6人。”
諮詢公司RetailNet Group高管基思安德森(Keith Anderson)表示,AmazonFresh在西雅圖和洛杉磯都只為人口密集區域送貨。
FreshDirect的配送服務涵蓋紐約80%的都會區,但它用了10年時間才建成如此廣的配送網絡。去年,FreshDirect進入費城。
[NT:PAGE=$]關鍵物流技術——Kiva機器人
Webvan倉儲設計和技術的不足也造成了嚴重損失。Webvan首席技術官彼得瑞朗(Peter Relan)稱,Webvan第一間倉庫只有一條長達5英裡的傳送帶傳遞貨物給工人,然后再揀裝到手提袋。一旦傳送帶出現故障,整個操作全都停下。瑞朗稱,當時Webvan高管米克蒙茲管理揀裝流程,他和馬克馬斯坦德雷一起嘗試了很多技術來提高倉儲效率。
每袋100美元的雜貨,Webvan的揀裝成本為30美元。只有將該成本降至10美元,整個流程才有經濟效益。
蒙茲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讓多台機器人將貨物從倉庫的不同區域運給員工揀裝。與傳送帶不同的是,一台機器人出現故障,其他機器人仍能繼續工作。
瑞朗表示,Webvan在首間倉庫上花費了近1億美元,因此不願全部改為機器人運送。
2001年Webvan破,蒙茲成立了機器人公司Kiva Systems,現在的客戶包括Staples、Walgreen及Gap等零售商。
Kiva早期投資者、貝恩資本旗下風投公司Bain Capital Ventures 高管阿傑阿加瓦(Ajay Agarwal)表示,“食品雜貨業務中會有許多形狀大小各不相同的商品,因此仍然需要人工揀裝。在倉儲科技與人工相結合方面,Kiva Systems是最佳解決方案。”
亞馬遜還有一樣東西是Webvan從未有過的:龐大的用戶基數。在配送食品雜貨時,亞馬遜同時還可配送書籍或電子品來分攤成本。另外,亞馬遜多年來還累積了其他一些優勢。雲計算服務的普及降低了運營在業務的成本,而網速的提高也讓消費者在購物更為舒適。(達西)
更多硅谷資訊,盡在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