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鮑爾默為鑑 年輕科技業者:不持續創新 終將被淘汰
鉅享網編譯潘天佑 綜合外電
據《紐約時報》報導,微軟總裁鮑爾默(Steven A. Ballmer) 即將離職的消息,讓許多年輕的科技業者認知到,即使再成功的公司,若無法跟上市場腳步,持續創新,也終將被淘汰。
鮑爾默過去還是年輕主管時,曾帶領微軟,打倒了一些比微軟更早創立,可是行動卻比較緩慢的其他科技業巨人,如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Wang 及 Novell 等公司。
現在輪到微軟這個巨頭,必須奮力在這個越來越「行動」,及依賴網路連結的電腦進行雲端運算的世界裡,阻擋其他新崛起的科技業者。網路雲端運算可以同時讓許多客戶同時使用。而這些,都只是科技公司不可避免的生命循環的一部分。
網上資料儲存公司 Box 的執行長 Aaron Levie 表示,這一產業的特色就是,功成的經營模式也不保證長久維持優勢。即使像微軟這樣擁有幾乎壟斷的地位,也有可能一夕間豬羊變色,變成市場的落後者。
鮑爾默不用再帶領微軟面對未來的挑戰了。上週五 (23日) 他宣布將會在一年內退休。可是像 Levie 這樣的年輕主管,對於鮑爾默退出戰場,並不感到得意。他們深知,如果他們夠幸運,像鮑爾默一樣的功成名就,有一天他們也得面對同樣的問題。Levie 表示,鮑爾默的離職預告,讓他的疑心病變得更加嚴重。(接下頁)
[NT:PAGE=$]
能夠成功從一個科技世代存活到下一個科技世代的科技公司不多。只有少數幾間巨型科技公司能完成這樣的進化,像是I.B.M.、Intel 及蘋果公司。至於微軟能否順利成為這一跨世代領頭公司群的一份子,還是未定之數。
鮑爾默與個人電腦的發展演進,及隨後的企業電腦伺服器軟體開發,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這些創新技術曾為微軟賺進大筆的現金,同時也吸引大量的人材,讓微軟得以發展出 IE 瀏覽器,以適應早期的網路發展,並把觸角伸入線上遊戲領域。
年輕一代的科技業者表示,微軟所擁有的大筆現金,並不能為鮑爾默買到一個明確的未來願景。蘋果 (Apple) 及 Google 帶領了智慧手機的發展,另外其他許多像亞馬遜 (Amazon.com) 這樣的公司,則引領雲端運算的發展。與此同時,微軟卻只能努力迎頭趕上,以免被抛在後頭。
新興的線上資料儲存服務業者 ,Pure Storage 的執行長 Scott Dietzen 表示,所有的創新科技都想要留傳千古,不然就只有被淘汰。
他還說,最大的關鍵就在於,吸引頭腦最好的人進入這領域,並創造出更新的東西來取代那些經典技術。在這一行,腦力就代表生產力。
鮑爾默任職執行長期間,微軟公司取得了相當大的成長。鮑爾默帶領公司開發出 Windows Phone 智慧手機系統。這個系統評價相當好,可是市佔率卻一直起不來。此外,鮑爾默還帶領微軟在雲端運算領域努力進行開發。也是在他的任內,微軟分別以85億及12億美元的價格,併購了網路通訊服務者 Skype,以及商業社群網路業者 Yammer。
然而,不論是在網路搜尋、智慧手機或網路軟體出現的突破性技術創新,都是由其他公司所創造,而不是微軟。
28歲的 Levie ,生長在位於華盛頓州 Redmond 微軟總部附近地區,他好幾個同學的父母親都在微軟上班。他表示,他們這一代人沒幾個跟隨父母的腳步去微軟上班。那些去微軟上班,並且最後留下來的也沒有幾個。
Levie 的公司創立於 2005 年。他估計自己大概在 40 或 50 歲時,就會被超越。他表示,遠見及成功的經營模式,並不能讓一個科技公司免於被超越的命運。因為再成功的科技公司,也無法一下子就變出下一個世代的創新科技。(接下頁)
[NT:PAGE=$]
他認為,最保險的方法就是,像亞馬遜公司那樣,面對競爭時,儘量壓價格,保持低獲利,讓對手們撐不下去。
鮑爾默在 1980 年加入微軟,而微軟的突破性軟體 Windows 3.0 是在 1990 年推出的。在鮑爾默取代微軟的共同創辦人,同時是他好友的比爾蓋茲 (Bill Gates),成為執行長前的 1999 年 12 月,微軟的股票價格登上了它史上的最高點。從那之後,微軟的股價已跌掉了百分之 33。
微軟已經創立 38 年,而 Digital Equipment 及 Wang 這兩間公司,都是在創立 40 週年時從市場上消失。1979 年創立的 Novell 公司則是在 2011 年時,被一間投資公司 Attachmate Corporation 買下。
Levie說,鮑爾默接下軟微時,公司營收是 200 億美元,而他把公司營收變成 780 億美元.可是,任何科技公司都很難保持第一名的地位超過十年。
這種真正的成功不會超過十年的想法,即使最成功的新世代科技公司主管,也深信不疑。
總市值達 130 億美元的雲端商務管理軟體公司, Workday 的共同執行長 Aneel Bhusri, 回憶起數年前,與透過雲端技術提供業務行銷軟體服務,市值 250 億美元的 Salesforce 公司創辦人及執行長 Marc Benioff, 一起同喝一杯啤酒時的情況。
Bhusri說,那時雲端運算還處於發展初期,可是倆人都滿懷信心。Marc 當時說,他們還有十二年左右的時間可發展,之後,就會出現其他的創新技術。
Bhusri 並沒有說明這個其他的創新技術可能是什麼。而這就是問題所在:Bhusri 說,當你在公司經營被別人迎頭趕上時,你很難去預見,讓形勢翻轉的變化會是什麼。(接下頁)
[NT:PAGE=$]
Benioff 的感想是:科技是持續發展的,它總是不斷地降低成本,及變得更便捷好用。科技公司執行長要做的,就是要搭上這樣的科技演變。而竅門就是,對於市場上不斷出現的更好更便宜的東西,一定要有所應變。
儘管鮑爾默也曾努力想要改變微軟的發展方向,跨進個人電腦以外的領域,可是,他卻未能完全看清,雲端運算及行動科技的變化是這麼的既深且廣。
網路商務軟體開發公司 NetSuite 的執行長 ,Zach Nelson 表示,微軟也有手機,也有平板電腦,可是他們卻試圖想要把 Windows 系統放進這些產品裡。他們無法捨棄個人電腦,即便他們也看到了即將到來的變化。
有些微軟主管的確看到了變化的到來。在 2005 到 2010 年間接任蓋茲,成為微軟軟體開發長的 Ray Ozzie, 在寫給微軟員工的離職聲明中提到,他們必須要想像後 PC 時代的世界。他寫道,這樣的世界會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顧客將會如何去完成那些他們現在在做的事呢?在科技產業裡,只要你能想像的出來的,你就能把它做出來。Ozzie 同時也催促基層員工要對形勢的變化,要反應靈活。據報導,Ozzie 對於微軟無法快速地把他的創新想法轉變成實際產品感到挫折。
去年,Ozzie 為新興的科技公司 Talko 募集了 4 百萬美元的資金。據傳 Talko 將要開發雲端運算的社群互動軟體。
在鮑爾默這一代的科技公司主管裡,他在 2000 年後的股市表現並不是最糟的。電腦網路設備的最大制造商 Cisco 思科系統的股價已經跌掉了百分之 54。世上最大的商務軟體公司之一的甲骨文 (Oracle) 的股價也已跌掉百分之 30。
現在正進行下市計劃以求翻身的戴爾電腦 (Dell),股價蒸發了百分之 70。一度是影響力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的昇陽電腦公司 (Sun Microsystems) ,則是在 2010 年被甲骨文公司以 56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此時昇陽的股價比 2000 年時,已下跌了百分之 88。
這些數字,一一都在提醒著新世代的科技業者們,他們正在重蹈著前輩們的覆轍。可是有個問題還沒有答案,就是,接下來會出現什麼?
NetSuite 的 Nelson 說道,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沒有 Windows 的世界,可是卻不能想像一個沒有網路的世界,所以雲端運算並不會消失,我們正處於前進的路上。
他說:「我不能說這 (雲端運算) 是電腦最後發展歷程,可卻是我的最後歷程,而 PC 則是鮑爾默的最後歷程。」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