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爭議人物:“戰神”周鴻禕

鉅亨網新聞中心


西米

中國互聯網大會日前如期舉行,馬化騰、李彥宏以及阿里巴巴新上任的CEO陸兆禧等缺席,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禕獨撐場面。


老周不改往日本色,一張利嘴得“頭頭是道”。先360不是巨頭、是鯰魚,要攪動互聯網行業;又海歸裏面有壞人(老周沒留過洋,但巨頭中有好幾位是海歸派),好人總是打不過壞人的。有記者調侃道:來去,老周的意思就一個“自己是老實孩子,壞事全是人家干的”。

除了嘴上不饒人,周鴻禕平日在圈內也愛“惹事”,逮誰和誰掐:金山、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網易……他几乎都交過手,有的還鬧上了法庭。

雖互聯網圈一向“無架不江湖”,但像老周這樣“樹敵無數”卻還能混到今天的,很難再找出第二個。

對流氓軟件的生與殺

“我在這裏可能年齡最小,經驗最少,所以不會像各位老大哥講的那麼理性化。 ”這是2004年周鴻禕參加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主題論壇的開場白。彼時,周鴻禕還是雅虎中國區總裁,看上去謙遜平和。

大學畢業后,周鴻禕一頭扎進中關村,從程序員做起。1998年,他從大公司辭職,創立了3721。

3721是國內較早提供中文上網服務的軟件。用戶在瀏覽器的導航條輸入中文,就能直接到達相關網站。對於不熟悉英文的中國用戶,這是個實惠功能。但3721沒做好,成了“流氓軟件”。早期上網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IE瀏覽器一統天下的日子裏,上網時總會遇到奇怪的提示要裝搜索插件,安裝后瀏覽器就徹底被綁架了。有時還莫名其妙地被安裝了,刪不掉也清不了。這種插件就是“流氓軟件”。直到現在,周鴻禕還摘不掉 “流氓軟件之父”的頭銜,盡管先跳出來喊打流氓軟件的就是他。

那時的小周,道行還淺了點。與同做搜索的百度競爭失敗后,3721的口碑跌入谷底。這也才有了后來的3721嫁入雅虎中國。

不過,像周鴻禕這樣不安分的性格,在誰的手下干都不會消停。2005年,周鴻禕離開了雅虎。次年,成立了奇虎360,當年就推出了“360安全衛士”。

隨后便上演了中國互聯網界首場震撼“口水戰”——

360安全衛士是一款為網民提供電腦安全保護的軟件,包括最新反病毒軟件,有意思的是,“雅虎上網助手”(原來的3721)赫然被列入“流氓軟件”範圍內。

[NT:PAGE=$]3721是周鴻禕一手創辦的,賣給雅虎后,自己又反過來打殺。這一手實給了雅虎一悶棍。

雙方的口水戰甚是熱鬧:雅虎指責周鴻禕挖人才、偷技術,楊致遠曾發公開信給投資人叫他們不要投資周鴻禕;周鴻禕則數落楊致遠在中國的“賭徒心態”,還公開其是“傻某”。后來接管雅虎中國的馬雲,與周鴻禕宣佈互相“封殺”。

平心而論,3721天生帶有侵犯用戶隱私的基因,雅虎卻從未對其進行改良。當年不被360封殺,或許也會被其他品封殺。只是與雅虎一戰后,老周自信心爆棚,接下來便一路打過去,手法漸老辣、攻擊性也越強。

顛覆式創新“一招鮮”

今年7月,周鴻禕又敗訴了。雖人紅是非多,但老周的麻煩有些是自找的。近3年來,360已遭遇各類互聯網公司的多場起訴,官司輸了十二次。這一次老周敗給了金山。據,2010年老周曾在微博上相繼發布“揭開金山公司皮”的系列信息,被金山告上法庭。

金山與360是宿敵。在當今殺毒軟件市場,金山是少數還能與360抗衡的公司。當年,周鴻禕的免費策略,几乎顛覆了整個安全軟件市場。

還記得瑞星嗎? 2007年,瑞星是殺毒軟件的老大,不過那時殺毒軟件是付費的。

360很晚才進入這個市場,出路在哪裏?對於曾經通過3721海量用戶獲得利益的周鴻禕來,獲得用戶是至關重要的。有用戶就不愁沒有錢賺。於是,360推出免費殺毒軟件。

當時,規模比較大的瑞星等不敢免費。因為瑞星的主要收入來源於殺毒軟件,如果免費,收入近乎為零,而且瑞星的用戶多,360用戶少,同樣是免費,瑞星損失大,難以支撐,360則影響較小。就這樣,360安全衛士僅用一年的時間,就打垮了几乎所有的收費殺毒軟件,市場佔有率躍升第一。

“按照巨頭的游戲規則玩,你就永無出頭之日。”老周自詡360的模式就是顛覆式創新。

不過,對所謂顛覆式創新,市場可不是一邊倒的叫好。今年,360全品因隱私安全問題被蘋果應用商店下架,業內紛紛傳聞360或將被永久下架。有媒體報導,360通過免費的安全軟件獲取超高的計算機底層控制權限,輔以密的V3雲端升級機制,可以在用戶不知情之下,靜默式地竊取用戶的所有信息。此外,除了獲取用戶電腦上的個人信息,360還有能力監控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所有通信行為,直接掌握數億網民的所有隱私信息。這個消息太嚇人,未經主管部門查處證實或法院判決,咱們不敢信其有,不過,360深得的免費策略的精髓毋庸置疑。

正能量還是搞破壞

對自家品侵犯用戶隱私的問題,老盩厔今沒有給出過一個有服力的解釋,倒是頻頻對人家的品開炮。

[NT:PAGE=$]2010年,騰訊推出的“QQ電腦管家”,功能與360安全衛士相似。為了阻擊騰訊,當年10月底,360推出“360扣扣保鏢”,稱該工具可以阻止QQ查看用戶隱私檔案、防止木馬盜取QQ賬號以及給 QQ加速、過濾廣告等功能。作為反擊,騰訊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讓用戶必須在QQ和360之間做出選擇,進行二選一。

經過有關部門調解,雙方最終恢復了兼容。但在這一過程中,用戶無疑是最大的輸家。

什麼“二選一”,對是騰訊下的一個“臭棋”,但360也不是像宣揚的那樣保護什麼用戶隱私。 QQ是不是動了用戶的隱私,並非360關心的,其真正關注的是騰訊動了自己的乳酪。有業內人士,騰訊挑戰360,就如當年360挑戰瑞星,怎麼后者就是創新,前者就不是了呢?看來,對人對己的準還真是有點不同。

自己的安全軟件領域不讓人碰,老周卻在時刻准備顛覆人家。不知道是不是當年做 3721失敗的經歷,讓他對搜索有一種情結。即便在搜索領域已有百度占對優勢份額,360也大膽進來插上一腳。360搜索推出后迅速躥紅,佔據了一定市場規模。但直到現在360搜索還是個爭議不斷的品,被指責違反Robots協議、盜竊百度數據、360瀏覽器抓取用戶隱私等。

不過,對用戶來,多個周鴻禕與360對不是什麼壞事。可供選擇的品越多越好,360為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隨360規模和影響力的擴大,盡管老周不願意承認,但360的確在往第四座大山方向發展 (前三座是阿里巴巴、騰訊與百度)。實力越強、責任就越大,他日“戰神”再戰,最好還是能多釋放點正能量。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