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揭鉛超標成太陽能最毒隱患 危害堪比三聚氰胺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前曝出的水龍頭「毒鉛門」事件,使得消費者對重金屬析出的關注空前強烈,但據了解,重金屬析出超標其實不僅存在於水暖閥門行業,太陽能光熱行業鉛超標同樣橫行。8月24日,皇明太陽能集團在德州太陽谷舉行的第8次「曝潛強標」發佈會暨「曝潛一週年」研討會,就揭露了太陽能行業「重金屬析出」嚴重這一潛規則。
據透露,太陽能熱水器上下管、淋浴閥門的銅配件「重金屬析出」超標問題已成普遍現象,尤其是鉛含量超標更成為行業最大的品質安全隱患之一,對消費者的危害堪比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
據中新網報導,皇明技術部部長張立峰在發佈會上介紹說,太陽能熱水器由主機和管路配件兩部分組成,出廠時,僅是一個半成品,變成消費者家中的成本還需要一線經銷商完成。這種情況也導致了消費者所使用的太陽能熱水器並非原件整裝購買,很多經銷商從市場上以低價購進配件、管路,然後以「買主機,送配件」等旗號組裝後銷售給消費者。
正是這種以組裝模式進入消費市場的太陽能熱水器,成為滋生重金屬析出超標等品質問題的溫床。在太陽能熱水器專家看來,這種組裝的太陽能熱水器不僅後期管路漏水問題多,而且許多銅件因為是採用回收的銅渣翻砂鑄造而成,鉛含量極高,且由於鉛在熱水中會成倍析出,很容易導致水中鉛含量嚴重超標。
皇明集團通過實地調查監測發現,太陽能熱水器上下管、淋浴閥門的銅配件「重金屬析出」超標問題在行業已成普遍現象,而鉛含量超標尤為嚴重,使用有鉛超標銅配件的太陽能的熱水,長期積累,會導致消費者鉛中毒,並且年齡越小對鉛的通透性越高。
中國環境學會重金屬污染控制專業委員張正潔指出,鉛進入體內的主要途徑有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膚,皮膚如果長期接觸有機鉛,就會給鉛進入體內製造機會。鉛中毒的後果也十分嚴重,輕則噁心、嘔吐,重則會造成小孩智力低下、老年人癡呆,成人疲勞消沉、孕婦易流產等,貝多芬就是死於鉛中毒。
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對此表示:「太陽能熱水器鉛含量超標對消費者的危害來說,就好比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已儼然成為行業最大毒隱患」。
太陽能熱水器的成本控制則被從業者指為造成鉛超標原因的罪魁禍首。據介紹,太陽能熱水器的原裝配件與市場低廉配件相比,每台配件費用相差200至500元(人民幣,下同)很正常,而對於很多太陽能熱水器企業來說,這份部分配件費會決定了企業的生存與死亡。如果廠家統一標配使用,不僅會拉高產品成本,增加銷售難度,而且還會斷了經銷商的財路,導致企業與渠道衝突,這也是很多廠家不推廣整機與配件一體化的根本原因。
皇明正是最早發現這一問題的企業。據了解,早在2004年,皇明就收回經銷商在市場的配件採購權,由廠家統一配置品質有保障的配件,採用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銅做原料,固定成公司的配件,售後部門嚴控經銷商安裝使用。
在2008年乳業三聚氰胺爆發時,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更是連續在內部召開7次會議,禁絕「太陽能三聚氰胺」出現,其中就包括嚴控銅配件鉛含量。皇明也是行業內首家推廣“原配一體機”的企業,也是行業檢測標準最高企業之一,更是行業內多年來嚴格執行標準的企業之一。
現在行業內,除了皇明等少數企業之外,大部分銅配件,仍是經銷商自行採買組裝。即便是廠家直供,也像衛浴行業一樣,難保重金屬不超標,還有的企業,雖然也有企業直供有標識的「閥門」,但根本沒有鉛超標的意識,因此即便標榜「原裝配件」,也根本沒有進行檢測。
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也表示,皇明一直以來採用過各種高壓手段,比如強行搭配、售後返點、安裝檔案回傳、100%客戶回訪等制度,就是為了杜絕「偷梁換柱」的經銷商,此外還對違規經銷商採取經濟制裁、斷貨、取消資格等嚴厲的處罰措施。也正是因此,皇明遭到一些別有用心的同行攻擊,甚至誘導經銷商激烈對抗原裝配件的推行。
在曝潛的同時皇明也兌現「曝一個潛規則就推出一項解決方案」承諾,呼籲行業強制廠家承責原裝「鎳安銅配件」,保護重金屬析出。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皇明已於8月初開始全面上市卻換。
在發佈會上,黃鳴也疾呼,為消費者安全,為太陽能行業健康發展,強制廠家承責「鎳安銅配件」。他表示,培養一個品牌要十幾、幾十年,而倒掉一個品牌卻在瞬間,一個企業品牌的興與衰,何止僅是一個企業的事情?它關係著整個一個產業鏈,更嚴重的是,影響著國人對本土品牌的信心,中國奶行業就是活生生的案例。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