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商情指數調查 馬來西亞樂觀度100!頂尖企業反而謹慎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湯森路透與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INSEAD) 共同進行的亞洲商情調查最新報告顯示,亞洲最頂尖企業對發展前景感到憂心,尤其以中、日、韓等國的大企業為最;東南亞企業則因內需強勁而表現良好。
亞洲頂尖企業大多有國際化的布局與多角化經營,但在過去一年半來,雖然全球資金流動對大部份國家均有助益,但經濟情勢的不確定性仍讓企業維持謹慎態度。
湯森路透/INSEAD 亞洲商情指數 3 月升至 65,去年 12月時則為 63。指數若處於 50 以上,顯示企業對前景抱持樂觀看法。
《路透社》報導,東南亞地區的商業情緒大體樂觀,因當地支出強健,政府也推動投資與基礎建設。其中,馬來西亞與菲律賓是非常樂觀的,商情指數均高達 100,且是連續 2 個季度處於指數最大值。
私人投資銀行 Coutts 亞洲與中東投資長 Gary Dugan 表示,今年的正面消息具有一致性,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 GDP 溫和成長,某種程度上印尼也是。投資人總是喜歡比預期更好的成長數據,企業也能創造優於預期的獲利。
摩根士丹利東南亞股市分析師 Hozefa Topiwalla 指出,東南亞內需消費強勁,正是企業信心十足的關鍵因素。同時資金易於取得也讓企業能順利發展。
中國、日本、南韓企業的商業情緒則最不樂觀,商情指數僅有 50。中國企業商情下降最深,去年第 4 季還有 64 。由於上述國家仰賴出口,受歐美消費下滑影響頗深。
亞太地區企業所面臨的第 2 大營運風險是成本上揚,其後依序為法規不確定性、政治不穩定因素,及匯率波動因素。
以產業別來看,金融業最為樂觀,房地產業商業情緒有所改善,天然資源業也屬樂觀。
湯森路透/INSEAD 亞洲商情調查是對亞太地區 11 國的 100 位執行長進行訪問,其中包括了南韓現代重工 (Hyundai Heavy Industries) (009540-KR)、日本東芝 (Toshiba) (6502-JP)、印尼煤礦商 Bumi Resources (BUMI-ID) 等。在 93 位執行長的回覆資料中,有 69% 對前景的看法為中性、30% 為樂觀、1% 為負面。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