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信用卡APP有望扭轉銀行指尖服務的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8-19 11:28


最近,銀行頻遭互聯網企業的金融革命,包括吸儲、信貸、理財等傳統業務都面臨嚴重的分流趨勢。微信、支付寶這些移動互聯網品提供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對銀行傳統金融服務形成直接替代,並且擁有極高的用戶黏性和活躍度。一旦品模式成熟,完成對用戶習慣和互聯網金融生態鏈的培養,如此巨量的需求替代可以預見將對銀行的個人金融業務造成強烈的衝擊,並引發金融業的深度變革。

從目前來看,銀行涉足移動端互聯網金融品服務的步伐仍舊緩慢,部分銀行推出的相關品用戶體驗與微信、支付寶等差距甚大,實用性不足。是繼續“溫水煮青蛙”,還是到割肉時再放手一搏?業內的看法倒也沒有這麼悲觀。


除了替代銀行傳統業務的互聯網金融品創新外,基於銀行業務的移動端創新服務類應用也在蓬勃發展,信用卡APP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這類應用將銀行的傳統服務無縫轉化到移動端,同時擁有移動互聯網生態圈的活力和創新力。銀行若能及時與這股力量抱團發展,並藉機在移動互聯網積極扶持自己的生態鏈,不失為過渡期的有效策略。

互聯網巨頭要革銀行的命?

你只需要綁定一次銀行信用卡,就可以通過掃一掃隨時隨地自助完成付款。比如掃描一下書刊封面,微信在識別之后立馬會跳轉到該書在網店的評價和購買頁面,實時完成支付。看到喜歡的商品掃描條碼就會自動跳出支付頁面,分分鐘搞定商品購買。這就是微信5.0的便捷支付。

目前,消費商家和公共服務已經開始爭相搭微信順風車。武漢市交委即將上線的“武漢交警”就可以在微信上繳納款。武漢的一卡通微信服務平台將讓用戶可以在微信上查看一卡通余額。二維碼支付在商圈也已經非常普遍,借助開放平台微信支付將有望整合生活類的全場景支付。5億微信用戶如果在城市生活的各種消費支付中都習慣了“掃一掃”,而漸漸淡忘了銀行信用卡的“刷一刷”,這對銀行將是不小的衝擊。

支付寶的余額寶和貨幣基金的搭配,則是要硬生生的切銀行的傳統蛋糕——吸儲和理財。把錢存在余額寶裏就能獲得比存銀行定期更高的收支,同時還可以隨時用於支付寶提供的各種支付服務,以及方面的將錢轉出。這樣的好事對於3億手機淘寶用戶來無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那麼效果究竟如何?

余額寶6月13日正式上線以來,半個多月的時間,用戶就達到251.56萬戶,吸收轉入資金規模達66.01億元。推出增利寶貨幣基金(余額寶)的天弘基金因勢得利,自2010年以來首次盈利,凈利潤達到852.52萬元。而天弘基金在上一輪基金行業的牛市中也僅盈利885.45萬元。

余額寶的成功試水將會帶來兩個方面的重要變化。不同行業擁有成規模在用戶與會員,以及成熟商業模式的企業在拿到支付牌照后,會加快涉足互聯網金融,未來加入互聯網金融的企業將會越來越多。[NT:PAGE=$]

而一直在苦水裏掙扎的基金理財行業借道互聯網金融找到突破口后,會催動全行業加緊與互聯網金融品的抱團,這種趨勢一旦聯營成片,對銀行業務的分流將會立刻顯現。銀行信用卡的信貸與消費支付功能將會逐步被微信、支付寶等品隔斷淪為通道。銀行信用卡品牌與用戶的直接接觸點正被逐漸弱化。

“卡牛們”是革命者,還是基友?

目前,銀行針對個人用戶的消費支付品主要是信用卡,與互聯網金融品相比,銀行信用卡最大的弱勢在於指尖端無法做到及時、便捷、不斷創新的服務體驗。銀行傳統服務太過僵硬的收費方式,也在逼迫用戶轉向移動應用品。

就拿信用卡的月賬單來,之所以要進行結賬日、還款日、免息期這樣的複雜設計,並且具有滯后性,其實並不是為了幫助用戶及時獲取已消費的完整數據,催動用戶及時還款。

對於像微信、支付寶、余額寶、易付寶、這寶那寶的要分流銀行業務的互聯網金融品來,銀行的不良體驗都是他們發財的好機會。而依托銀行信用卡業務主動幫助銀行將服務延伸到指尖的信用卡官家,則更像是銀行在移動互聯網站穩腳跟的好基友。

像卡牛這樣的信用卡管家存在的意義,一方面是幫助用戶克服理財方面的惰性和鴕鳥心態,最便捷的獲取、整理和分析信用卡已消費數據,最及時的提供財務管理依據和麵對新消費需求時的決策參考。比如其Android版的實時短息解析入賬管理,iOS版則將信用卡的月賬單(30天)升級到了日賬單(1天)。另一方面,就是讓用戶在及時管理信用卡消費的過程中,培養理財意識,更合理的用卡,更理智的消費,尋找個人財務的正向循環。

信用卡業務的逐利性容易誘導用戶經常性過度消費,陷入循環卡債而造成過度的財務負擔。信用卡管理類應用及時的數據管理支持,則時刻提醒用戶回歸理智,合理消費,保持個人財務的平衡和正向。短期看,用戶變得精明理智會一定程度減少刷卡,降低銀行短期利潤。長期看,一個信譽良好,個人財富正向增長,消費能力更強的用戶,才是銀行信用卡長期的優質用戶。同樣,如果沒有繁榮的信用卡業務,信用卡管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卡牛們”對於銀行另一個關鍵點就是它不會隔斷銀行服務與用戶的接觸,起的是一個橋樑作用。像卡牛基於銀行業務首創的每日賬單,就將銀行的服務快速轉化到了移動端,支持該項服務的銀行提升了和用戶在移動端的接觸頻次,使自己對於移動端用戶更具黏性。卡牛的這個功能立刻引發了其它信用卡管家以及跨品類品的紛紛效仿。

必須迎合用戶習慣的轉移

信用卡每筆消費都有銀行的短信提醒,每月有紙質或郵件賬單用於對賬,那信用卡用戶為什麼還要在手機中下載像卡牛這樣的信用卡管家?而且這款App不到一年就擁有了超過1200萬的用戶,增長速度快過任何一家銀行信用卡用戶的增長速度。[NT:PAGE=$]

歸根到底,還是移動互聯網品及時、便捷、精準的響應了用戶的細分需求。當卡奴們發現每個月總有還不完的卡債,刷卡前想看看自己還剩下多少額度,手握多張信用卡經常記不清還款日時,掏出手機通過一個APP就能隨時搞定這一切,當然令他們心馳神往。

移動應用品几乎每周一個新版,功能做到“發燒”才算達標,以銀行的企業文化和體量,很難在這個細分領域裏有持續敏捷的反應並作出吸引人的品。這些在電信營運商和手機終端廠商生態圈裏早已得到驗證。銀行金融業也規避不了這個趨勢,況且互聯網大佬們已經來勢洶洶。

局勢已擺在面前,銀行的傳統服務正急迫的從櫃檯轉向指尖。誰能以開放的心態,平台化的思維,主動接入互聯網創新服務,誰就搶先一步擁有了增加用戶黏性的差異化優勢。

就目前能看到的前景而言,銀行應該以更開放的心態,大力鼓勵和扶植基於自身業務提供移動應用服務的應用品的發展。信用卡管家就是目前銀行信用卡提升在移動端服務最理想的合作伙伴。銀行信用卡完全可以與信用卡管家在功能上實現定製化。

首先實現賬單直連實時到達,刺激用戶管理何嘗不是一次品牌印象的加深和用戶黏性的培養?基於用戶的財務結構和現狀,在信用卡管理應用上直接為用戶推薦和辦理消費分期、賬單分期、網上商城分期一條龍服務。后期還可以逐步加入專業還款,更定製化的信用卡賬戶綜合管理等服務……,用戶的指尖爭奪戰是一場誰都輸不起的戰爭。

銀行信用卡與“卡牛們”抱團發展是否將成為一種趨勢呢?從以下幾點分析來看毋庸置疑:信用卡管理類應用已經成為銀行信用卡將服務從櫃檯延伸到指尖的重要通道。有意識下載信用卡管理應用的用戶肯定是信用卡的高度活躍用戶,並且普遍擁有多個銀行的多張信用卡。在這數千萬的高質量信用卡用戶裏,那個銀行的指尖服務在信用卡管家中更人性化,更貼心,無疑更有助於推動用戶長期活躍,信用卡管家也將成為各家銀行信用卡爭搶高質量用戶轉化率的重要陣地。

前些日,卡牛團隊透露了一項內部數據,其首創的信用卡每日賬單管理功能推出后,支持每日賬單的招行、工行等銀行的信用卡用戶活躍度增幅達到154.3%,這或許已經明一些問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