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評論:Google Reader之死是社交新聞的勝利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GigaOM周五發表署名馬修·伊格拉姆(Mathew Ingram)的文章稱,雖然谷歌宣佈關閉RSS訂服務Google Reader令很多媒體人士痛心不已,但這卻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社交新聞的崛起。后者不僅可以提供實時資訊,而且能夠利用社交圖譜實現更加個性化的信息推薦和挖掘功能。

以下為文章概要:


谷歌宣佈將關閉Google Reader后,在網上引發了一片“哀嚎”,很多科技媒體的編輯都不無惋惜地表達了對這款品的留戀。但與很多同行不同,谷歌的這項決定並沒有引起我太大的擔憂,因為我幾年前就基本停用了RSS,而且義無反顧。

對我來說,Twitter和Prismatic等社交新聞服務不僅可以代替RSS讀器,甚至可以提升讀體驗。但需要強調的是,這並非我不太擔心谷歌這項決定的唯一原因:即使對於希望繼續使用RSS的人來說,依舊有很多候選方案,例如Feedly和NewsBlur。社交新聞網站Digg也表示,他們將於今年晚些時候推出一款RSS讀器。離線讀服務Instapaper創始人馬克·阿蒙特(Marco Arment)稱,他對RSS讀器市場的前景保持樂觀。

但對我個人而言,RSS已經不再在我的新聞消費過程中扮演主要角色。我仍然認為RSS是挖掘網絡信息的重要工具,也希望Google Reader的關閉不會引發RSS的衰落。但對我來說,這種模式卻缺乏一些社交互動元素。

我也曾經使用Google Reader來讀成百上千的博客和網站,也曾經使用Reeder和Feedly等應用來管理這些訂,同樣也曾將其導入到聚合讀服務Flipboard和其他應用中。但我后來搜集了很多Twitter關注列表,涉及多的話題和來源,我發現這比RSS更加高效。

《紐約時報》編輯帕特裡克·拉夫吉(Patrick Laforge)曾經指出,通過Twitter和其他服務傳播的社交新聞與RSS信息之間的最大區別便是社交屬性。社交需要真人的參與,這是全自動的RSS機制無法比擬的。

從純粹的信息角度來看,由於擁有發布、轉發和評論等特定的人工參與元素,使得社交新聞承載了海量數據。我與成百上千個Twitter關注對象的關係几乎不可能量化——盡管我相信很多數據科學家都在向這個目標努力。但我對這些關注對象及其興趣、背景或習慣的了解,以及他們在Twitter信息流中的活動,使得他們發送的Twitter消息的價值遠勝於簡單的RSS。

所以,Twitter不僅擅長傳播實時信息——在我看來,它在這方面的能力與RSS讀器不分伯仲——它還尤其擅長通過人們的發送和轉發為這些消息賦予更多的意味。

正因如此,Prismatic等使用人們在Twitter等服務中的社交圖譜來推薦新聞的服務,才獲得了比RSS更加強大的力量——因為它們可以展示我感興趣的內容,這也抓住了信息消費的關鍵。也正因如此,盡管我對Twitter愛恨交加,但卻仍然非常依賴它。(思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