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央行詳解上半年金融與經濟數據不同步現象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記者王宇、王培偉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2013年上半年我國貨幣信貸增速相對較高,社會融資規模增長也比較快,但與此同時,經濟增速卻表現為逐步回落現象。雖然經濟增速仍處於合理區間,但金融和經濟數據呈現出的“不同步”現象,已引起市場的廣泛關注。

“近期金融與經濟數據的不同步現象,背后主要還是結構性和周期性問題。”央行在其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

“從結構性角度看,一是傳統產能過剩和新增長點不足,更多資金投向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等領域,其中土地儲備、購置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在項目開工之前並不產生GDP。二是產業結構調整過程會占用兩套資金,放大融資需求。在傳統低效產業邊際產出遞減的同時,新興產業尚未產生明顯經濟效益。三是金融深化過程也會使融資環節增加、鏈條拉長。”報告指出。


此外,金融與經濟數據不同步現象的背后,也存在一定周期性因素。央行專家指出,從周期性因素看,在形勢和預期不穩時,企業更傾向多儲備資金。中國仍處於經濟擴張和轉型階段,一直以來經濟主體對資金的需求都比較強。企業在有機會獲得貸款、債券等融資時,往往都傾向於把錢先拿到手上,在經濟形勢和預期不穩時更是如此。占有資金不僅可為債務清償進行儲備,並可通過借給其他資金需求者獲取收益,而且還可以在經濟復甦時快速擴大再生產。

需要指出的是,歷史上看,金融和經濟數據之間有一定相關性,但嚴格匹配的情況比較少。資料顯示,M2增速與GDP增速之間的“不同步”並不是新現象,如在2003年、2005年及2009年,M2增速均超出GDP增速。比較而言,經濟偏熱和通脹上行期M2增速與GDP增速偏差較小,甚至會低於名義經濟增速;經濟景氣度相對較低時,M2增速則會明顯超出GDP增速。這與企業預期不樂觀、投資領域不足從而導致貨幣流通速度下降有關。

如何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已成為當前我國貨幣信貸政策的著力點。專家指出,經濟結構決定金融結構,提高資金運用效率的關鍵還是要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形成新的增長點和內生增長動力。

“近幾年貨幣信貸增長較快,對支援實體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一些過剩產能、低效率企業還占用著大量的金融資源,容易導致資金的使用效率偏低,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下降。”央行報告坦言。

央行建議,未來需要進一步優化金融資源設定,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更好地支援實體經濟發展。更為重要的是,要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拓展資金運用空間。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