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人民幣貶值面臨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招商銀行總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 劉東亮(中國金融資訊網人民幣頻道 專欄)
近兩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陷入橫盤震盪,加劇了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拐點即將出現的預期。雖然當前支援人民幣繼續升值的宏觀條件不充分,但我們堅持認為政策層面尚不容許人民幣轉入弱勢,押注人民幣貶值面臨風險,而市場預期的分化以及國內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則為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帶來機遇。
6月份后人民幣匯率暫停升勢,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是對糟糕的外貿數據的回應,我們也注意到高層在近期講話中談到要穩定和擴展外需,表明外貿形勢已經引起了高層的警惕,因此不排除匯率政策已經出現微調的可能。
不過我們堅持認為,人民幣該不該升值和會不會升值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問題,當前更傾向於認為政策層面尚不容許人民幣轉入弱勢,理由有三:一是橫向比較可以發現,在6月份美元大漲期間,盡管人民幣中間價略微貶值,但人民幣仍是非美貨幣中最為堅挺的幣種之一,沒有證據表明人民幣已經進入貶值頻道;二是在2008到2010年全球金融危機最嚴峻期間,人民幣匯率也只是橫盤而沒有貶值,當前海外經濟好於當年,美國正考慮退出QE,很難想象在外需並沒有變得更差的情況下,人民幣會出現貶值;三是不管情愿不情愿,人民幣匯率已經演變為國際問題,中國可以自由調節國內的貨幣政策,但在牽涉到國際關係的匯率政策上一定會相當慎重。
而從政策取舍的角度分析,按照高層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的思路,匯率並不是當前優先考慮的工具,小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降低存款準備金、針對企業和個人的減稅,以及通過改革所釋放的政策紅利,都是排在匯率之前的選項。只要中國經濟不出現硬著陸的狀況,在有序放緩的前提下,人民幣匯率在中短期內出現拐點的幾率不大。
因此我們認為,以中間價衡量,年內人民幣繼續保持小幅升值或者橫盤整理的概率較大,而貶值的可能性很小,下半年中間價將緩慢升向6.10附近。只要中間價保持強勢,則即期匯率將圍繞中間價波動,不會出現過度偏離。
但這不代表中國應該在匯率政策上無所作為。事實上,僵化的匯率形成機制總是會對經濟構成損害,這種狀況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市場通常是制定價格和設定資源的最優手段,只有當市場失靈時才需要政府干預,而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問題是,長期處在政府干預之下,這導致匯率無法發揮對經濟的調節作用,也導致市場價格信號失真。
將市場的還給市場,以市場杠桿來撬動價格並發揮調節作用,令人民幣有序進入匯率市場化,是未來一段時間匯率政策面臨的當務之急。以往在市場單邊升值預期下,雙向浮動的條件不成熟,一旦放松政府干預,人民幣匯率可能會出現單邊加速升值,而當前市場預期出現明顯分化,多空觀點交織,此時放松政府干預面臨的風險較小,因分歧的觀點事實上更容易使匯率達到均衡,實現雙向波動。
同時,利率市場化的加速推進也為匯率市場化提供了前提條件。隨著國內貸款利率下限的取消,貸款利率事實上已經市場化,只差存款利率市場化最後一道門檻,完全的利率市場化已經指日可待,而與利率市場化相比,匯率市場化的進展顯然需要加快。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所在機構無關。)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