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基金子公司未停批 創新產品靜待細則出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5-13 11:37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近期,關於監管層對基金子公司以及創新產品暫停批覆的消息不斷。《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進行多方求證,據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證監會明確稱並未停批子公司和創新產品。4月亦有幾家新子公司獲批,不過獲批的密集度遠不如前期。而創新產品則是在等待基金業協會出台審核細則,預計未來將批量出爐。


子公司獲批腳步放緩

    自去年11月監管層允許基金公司下設子公司開展專項業務以來,上報者絡繹不絕,批覆速度亦超預期。但隨著今年證監會領導層的更迭,近期關於基金公司子公司 「被剎車」的消息頻出,稱時任證監會主席肖剛對機構創新業務態度較前任審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進行多方求證,有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證監會從來沒說過要停子公司。」北京某基金公司分管子公司業務高管亦稱,並未聽到停批的消息。此外,有已成立子公司的高管告訴記者,公司業務一概照常。

    不過,進入4月以來,基金公司子公司的批覆和成立速度著實放緩了許多。公開信息顯示,今年4月共有兩家新設的子公司成立,分別是4月19日成立的深圳新華富時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4月25日成立的中信信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據記者統計,今年1月~3月公告成立的子公司均為5家,而二季度首個月份僅成立2家,新公司成立速度出現了明顯放緩。

「偽」創新產品採用發起式

    除基金子公司業務外,創新產品遲遲不得問世也引得市場生疑。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監管層對於創新產品的態度和審批方式確實有所變化,但並不是將其暫停,而是押後發行。

    據其稱,監管層擬將目前所謂的創新產品進行細分,其中,創新成分 「模棱兩可」的一類產品劃分出來,讓基金公司改為發起式基金,用自有資金參與認購。

    然而,對於發起式基金的博弈仍在進行。據瞭解,基金公司一直以來對於發起式基金的發起金額(1000萬元)有所異議,而向監管層提議下調。近期監管層發佈的《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擬降低發起式基金的成立門檻,取消初始募集金額不少於5000萬、持有人不少於200人的要求,但對於發起資金(不少於1000萬元)和鎖定期限(不少於三年)的標準仍然維持不變。這意味著,監管層不願降低在發起式基金中對基金公司的約束。

    上述人士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偽」創新產品的報批速度。

    目前正在審批的新產品中,發起式基金並不多,主要以交易型基金為主,如帶有槓桿的,或多空分級的產品。[NT:PAGE=$]

創新產品或將批量出爐

    對於具有實質創新意義的產品,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其前期之所以暫緩批覆是在等待基金業協會出台創新產品評審細則。「等協會細則出來了,之前壓的一批創新產品接下來會批量獲批。」有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

    目前,證監會已將創新產品的審批工作下放給基金業協會。近期出台的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將「證監會組織專家對基金進行評審」的表述,改為「可以委託基金行業協會組織專家評審會對創新基金募集申請進行評審」。而對於常規基金產品實行簡易程序審查,不再組織專家進行評審。

    5月7日,基金業協會出台《證券投資基金產品創新評審規則》(試行)。規定,公開募集基金管理人申請募集基金產品,經中國證監會初審並認定需要委託協會組織創新評審的,可以向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申請創新評審。協會接受中國證監會的委託及基金管理人的申請,組織專家對基金產品進行創新評審,並將評審結果報告中國證監會,作為募集申請審核的參考。

    按照流程,基金公司當在收到中國證監會反饋意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協會提交專家評審申請書、基金產品方案等評審材料。協會在評審材料齊備後的10個工作日內,組織評審專家小組對基金產品進行專家評審。

    值得注意的是,今後基金公司將為創新產品審核「買單」,此前證監會對於新產品的審核並無收費,而協會出台的細則明確規定,「基金管理人申請創新評審的,應當繳納相應的創新評審費,用於各項評審費用支出。」據瞭解,每隻創新基金的評審費用或在幾萬元不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