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蘋果分析師之王:蘋果正悄然蠶食企業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2月19日上午消息,曾經被《財富》雜誌譽為“蘋果分析師之王”的霍瑞斯·德迪烏(Horace Dediu)近日接受捷克科技網站iCon採訪時表示,蘋果對企業市場的拓展方式並不典型,它將採取顛覆性的模式,這是一種細微而又容易忽略的模式。老牌企業的核心市場有很大一部分價值正在被蘋果蠶食。

以下為採訪摘要:


問:你關注移動設備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是什麼讓你特別關注與蘋果相關的數據?

答:我2005年開始關注蘋果,比他們進軍手機市場早了好幾年。我當時有一個iPod,也很喜歡Mac,但我沒有特別的理由留意這家公司。但在兩款特別的品發布后,我開始轉變看法。這兩款品或許會令你有些意外,它們是iPod Shuffle和Mac mini。

不僅現在,即使是在當時,這也算不上是重要的品。但我卻認為,蘋果正在發生一些重大轉變:該公司正在放棄高端形象。這些舉動,以及iTunes對Windows的兼容都釋放出了一個信號:蘋果開始重視大市場,它想將成為蘋果品用戶的成本降到最低。

我之所以重視這一現象,還源於顛覆理論。倘若一家公司開始進軍低端市場,意味他們可能在保護自己免受低端顛覆者的威脅,而且有可能進軍新的市場。所以,倘若這個想法沒錯,那麼蘋果就會開始顛覆活動,然后不得不進入新的領域。我當時問自己:他們的目標會是什麼?我告訴自己(那可是在2005年)蘋果將做三件事情:

1、開發一款手機

2、顛覆PC市場

3、進軍客廳

第1和第2項已經應驗,而且早已所周知,Apple TV推出后也將實現第3項。

其中的每一項都蘊含著巨大的機遇,我們過去7年已經有幸目睹這一切。

順便說一句,我之所以做出正確的預測,並不是因為深入研究了這家公司。我當時對蘋果沒有多少研究。我的所有預測都源於對顛覆者心理的理解。這也並不意味蘋果的所作所為都經過了刻意規劃。要在人們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之前預測他們的行為,是完全可能的。[NT:PAGE=$]

問:數據是否蘊含玄機?你能否僅憑數據作出判斷?

答:數據可以蘊含很多信息,但必須有人讀懂這些數據。無人解讀的數據就好比大樹落入森林,但卻無人傾聽。倘若數據中隱藏的故事沒有被解讀出來,那麼這個故事是否真的存在?數據是否會生噪音?這些問題要由哲學家來解答。

從實踐角度來看,對不應該僅憑數據制定決策。數據只能代表過去,過去的趨勢有時可以幫助我們預測未來,但很難找到這種趨勢。你或許需要很長的時間跨度,而數據量或許永遠不夠。所以,擁有一套理論更有幫助。

這正是科學的運作方式。數據幫助我們建立了一個模型,而模型則有助於建立一套理論,理論則可以反復檢驗,並且不斷調整。不幸的是,有關企業的運作方式並沒有太好的理論可供參考。我曾經說過,倘若企業管理是一門科學,那它就相當於中世紀的醫學:主要是迷信和對個人力量的信仰。我們需要繼續向前發展。這正是我目前從事的工作:試圖建立並檢驗管理理論。數據只是實現這一目標的第一步。

問: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時代的蘋果與現在的蘋果有何差異?

答:喬布斯對蘋果的基因生了重要影響。我認為他的影響十分深遠,以至於當他90年代離開時,這種基因依然存在,而且延續至今。這種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蘋果做事的優先順序、價值觀和公司文化。類似的影響在所有企業中都存在,而且難於改變。几乎沒有人寫過或討論過這些內容。這些影響還有另外一些名字,例如教條、憲法或信條。

然而,流程和資或許會發生變化。我認為蘋果的決策流程會改變。我懷疑他們會在這一方面制定更多規則,並採用更加傳統的方式。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但追求卓越的激情不會改變。這正是蘋果向每個員工傳達的理念。他們之所以在蘋果工作,是因為他們希望成為偉大企業的一份子。

問:你將在iCon講述蘋果的企業戰略。你認為蘋果是否會掀起新浪潮?他們在企業市場挑戰戴爾等強大對手的概率有多大?如果iPad能給一家公司帶來好處,會是什麼好處?

答:如果你看看我2005年的列表,便會看到“企業市場”赫然在列。我認為他們自那以后已經將此列入考慮範圍,但現在還不明顯。蘋果對企業市場的拓展方式並不典型,它將採取顛覆性的模式,這是一種細微而又容易忽略的模式。這正是我想要討論的內容。盡管老牌企業的核心市場有很大一部分價值正在被蘋果蠶食,但他們卻並渾然不覺。

分析師和諮詢師找到了各種理由來貶低蘋果的措施,安慰他們的雇主。這也正是蘋果的模式沒有得到重視的原因。另外,IT技術的作用也在發生變化。這都表明將有事情要發生,這很快就將得到驗證。(思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