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收權」產品研發規避「內耗」 乘用車出口整合計劃年內完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經記者 祝賀 發自北京
繼上汽乘用車將旗下兩大品牌榮威和MG推行分網銷售的模式後,東風汽車公司也啟用了新的品牌運營模式,將旗下三家乘用車子公司的品牌進行差異化定位,市場上形成錯位競爭。
日前,東風汽車公司發佈東風乘用車的全新品牌主張;同時,在「東風」這一母品牌的框架下,風神、風行、風度三個子品牌逐一浮現,這三個子品牌的生產主體分別為東風乘用車公司、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柳汽)和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
「三大子品牌共有核心價值,同時又有一定的差異化,這樣能避免(產品)『打架』。」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東風乘用車公司總經理劉衛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所謂「核心價值」是指東風汽車公司發佈的「時尚科技、關愛家庭、專業信賴」這一乘用車品牌內涵。
按照規劃,東風汽車計劃採用「協同戰略平台」,統一研發旗下各子公司的產品,推出能體現各子公司發展特點的汽車產品,佈局各細分市場。這也意味著未來東風乘用車、東風柳汽和鄭州日產三家公司的車型規劃,將交由東風汽車公司研發中心統一「管理」,母公司對旗下子公司產品投放的「收權」也將全面展開。
子品牌重新定位/
東風汽車公司旗下公司體系繁雜,各家子公司獨立運行多年,各自的產品體系中也多有重合。這一現狀,也被視東風汽車公司推進其「大自主」戰略時需面對的最大難題。
在劉衛東看來,「時尚科技、關愛家庭、專業信賴」這一乘用車品牌內涵分別指導三家子品牌的未來產品方向。在這一全新的品牌定位下,風神、風行和風度三大子品牌將各自「領命」重新定位。
「各大子品牌將各有側重。比如,鄭州日產會以專業性為主,東風風神的產品將體現 『時尚科技』的特點,而風行的車型設計更多地會考慮家庭成員 (的駕乘體驗)。」劉衛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參照通用汽車的子品牌模式,風神往別克品牌的定位發展,風行往雪佛蘭的方向發展,而鄭州日產按GMC的模式規劃車型。」
「在大協同戰略下,東風對各種現有資源的整合,包括對品牌資源的整合和使用,帶來更高效的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其中,品牌整合是整個架構的頂層設計。」東風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李春榮表示,「未來各個乘用車公司在研發、渠道上都將進行整合,東風乘用車將打造更為豐富的母子架構品牌體系。」
這也意味著按照東風乘用車品牌的整體規劃,未來還將擴展出更多的子品牌。但是,國內各大汽車公司已經經歷過子品牌繁多而造成的認知混亂,奇瑞、江淮等汽車公司相繼收縮品牌也正是反思過去「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產品策略。對此,劉衛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稱,「目前三大子品牌已經基本足夠覆蓋(乘用車)產品線,以後再有新的(品牌),我們也考慮設定於三大子品牌之下。因為子品牌太多,並無益處。」[NT:PAGE=$]
除了鄭州日產發佈自主品牌的新命名外,東風柳汽也發佈其2013~2017年中期事業計劃,計劃未來5年內,實現銷量20萬輛,進入乘用車自主品牌第二陣營。
乘用車整合出口年內完成/
「在國際市場上,我們將弱化子品牌。在海外市場上,東風乘用車將使用統一的 『雙飛燕』LOGO,並採用『DFM"的統一標識,通過統一的渠道去拓展市場,這項工作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整合完畢。」劉衛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認為,在海外市場上,目前東風乘用車旗下各子品牌並尚不具備足夠的實力。
「東風商用車將使用雙飛燕LOGO與『DONGFENG"標識,與乘用車相區分。」劉衛東補充稱。
按照東風汽車公司發佈的海外中期事業計劃,目標是到2016年實現海外出口30萬輛,2012~2016年海外出口量年均增長速度達36%。同時,東風公司海外事業將通過由貿易型整車和零部件出口向資本和技術輸出的轉變。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整車出口22.6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8%,高於同期國內市場增速。其中,乘用車出口14.05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29.5%;商用車出口8.61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3%。相比之下,東風汽車公司的汽車出口保持行業前列。從出口來看,其出口整車20172輛,較去年同期增長19.3%。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