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物價部門嚴控房價 4月樓市漲幅收窄
鉅亨網新聞中心
每經記者 查道坤 發自南京
4月19日南京版國五條細則落地後,有不少開發商對外表示,以定價博弈為核心的調控正在悄然收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在業內人士看來,將進一步縮緊開發商的漲價幅度。對此,南京市物價部門也承認,房價的連續上漲,使得物價部門不得不對房價的把控更加嚴厲。
「寧八條」嚴控開發商漲價
南京國五條細則被業內人士稱之為「寧八條」,業內人士認為其缺乏新意。然而在「寧八條」中關於「對預銷售方案報價過高且不接受物價、住建部門指導,或沒有實行預銷售資金監管的商品房項目,暫不核發預銷售許可證書」的一段話,讓不少習慣漲價的開發商感到頭疼。
「這一句話看似不起眼,其實就是嚴格控制開發商的漲價,之前我們項目就申報了一批新房源的價格,就被物價部門打了回來。」南京江寧一家樓盤的營銷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除了上述樓盤之外,據公開報導顯示,日前有開發商對外透露說,此前物價部門曾要求開發商漲價不得超過5%,但是現在物價部門卡的更嚴,漲幅不得超過5%變成不得超過3%,年度漲幅不得超過10%,「就我們瞭解的情況,漲價的紅線確實存在,但是物價部門不會明確說出來,只會讓開發商先開價,如果超過這個標準,那麼報價就會被駁回。」上述樓盤工作人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此外,記者還瞭解到除了規定的單次漲幅是5%左右,年度漲幅是10%左右之外,物價部門已經將年度漲幅分解到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從而導致單次漲幅會變得更少。
受物價部門漲價的限制,南京城區的高價樓盤少了很多。據記者瞭解,作為南京樓價最高的城中板塊,一家樓盤領到的銷售許可證,毛坯均價比3.2萬元下滑了不少。而知情人士對外透露說,這家樓盤與物價局溝通了很久,最後還是屈服了,「城中3.2萬元就是一道門檻,現在除了有雙學區的金鼎灣高出這個價格之外,還沒有其他樓盤越過這個價。」這位知情人士對記者說。
就這位知情人士的說法,記者採訪了位於南京城中板塊一家剛剛開盤的負責人,這位徐姓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這個說法沒錯,我們之前的報價超過了3.2萬元就被駁回了,所以城中板塊3.2萬元是一道紅線,這種說法很對。」
物價部門承認嚴控房價
對於近來不少開發商曝出的物價部門對開發商漲價的限制,日前南京市物價局服務價格處一位負責人對記者說,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南京的房價也已經連續11個月環比上漲,「連續長時間環比上漲,政府的壓力很大,所以肯定要嚴控,對房價的把控也要比之前更嚴。」[NT:PAGE=$]
而針對開發商所說的備案價格被打回的情況,這位負責人對記者介紹說,不存在被打回來,而是對申報價格過高的樓盤要求重新定價,「現在南京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措施,主要是根據寧八條的要求,申請備案價格不合理的,物價部門、住建部門會進行干預,指導其回歸合理的價格。」
值得注意的是開發商所說的漲幅不得超過5%變成不得超過3%,年度漲幅不得超過10%的規定,上述負責人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開發商申領預銷售許可證申報備案價格時,要對比樓盤前一期的申報價、對比前一期的成交價,另外還要考慮周邊樓盤價格、同檔次樓盤的成交價格等。但是物價部門並沒有制定明確的5%漲價紅線,有的樓盤相比前一期漲價超過3%,物價部門會幹預,有的樓盤超過5%也會幹預,物價部門也希望干預,讓房價回歸到一個合理的範圍。」
而據網尚研究機構對南京樓市八大板塊樓盤的統計顯示,3月份樓盤平均價格漲了1.38%,而4月份的漲幅變成了0.49%,漲幅明顯縮小。「統計數據也顯示了4月份南京樓價漲幅明顯下滑,而隨著物價部門對價格進一步縮緊,南京樓市的價格接下來有望止漲回穩。」南京房地產行業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 關稅戰引爆市場重置,「匯」變才是贏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