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蘋果170億美元創紀錄發債獲市場瘋搶

鉅亨網新聞中心


蘋果擬斥資50億美元在庫比蒂諾市建造一棟外形酷似太空船的圓形辦公樓,但這並不沒能阻止其股價暴跌,還令投資者心慌意亂。現在,這家硅谷巨人想出了一個兩全方法:破天荒發行170億美元債券,既可以避稅,又能回饋股東。

17年來首次發債/


蘋果終於擺脫了“吝嗇”的標籤。本周,其發行了170億美元債券,以籌措1000億美元回饋股東。這是歷史上最大一宗美元債券交易,此前排名榜首的是羅氏控股於2009年發行的165億美元債券。

170億美元債券將分6批發行,包括30億美元浮息債券和140億美元定息債券,期限從3年期到50年期不等。蘋果17年來首次發債,是因為一旦將海外持有的1023億美元匯回國內,將生巨大稅負。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4月25日07版)曾報導,蘋果計劃在2015年底前向股東返還1000億美元。但因蘋果高達1450億美元現金中只有450億美元可自由支配,其不得不在未來3年內籌集約600億美元。

蘋果當前的經營狀況並不樂觀,由於受到競爭對手三星在移動市場的強烈衝擊,其第二財季凈利潤同比下滑18%,為10年來首次盈利下跌。截至周二收盤,在納斯達克交易的蘋果收報442.78美元,盡管觸及一個月內高點,但自去年9月股價見頂以來已累計下跌逾37%。

不過,這一切並不妨礙投資者痴迷蘋果債券。路透報導,目前蘋果共計吸引超過500億美元的認購資金,相當於發債規模的近3倍。如此龐大的需求,令蘋果得以降低發債的成本,從3年期到30年期每批債券收益率都較指導價低出5個基點。

即便如此,買入蘋果債券仍可能比買入國債劃算。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稱,蘋果15億美元3年期定息債收益率比同期美國國債高出20個基點,而30億美元30年期定息債收益率則高出100個基點。

事實上,蘋果債券熱銷的真正原因,是公司清晰的資負債表以及全球投資偏好。彭博彙編的資料顯示,截至3月底的第二財季,蘋果沒有任何短期借款或長期借款,與此同時,貨幣資金高達1447億美元,這令投資者堅信蘋果可以輕鬆應付170億美元的發債規模。

另一方面,像蘋果一樣安全的投資級債券並不多見,這使得資金更加饑渴。根據美銀美林的全球公司債指數,全球投資級債券平均收益率周一跌至2.45%,創歷史新低,反映出投資者加速買入此類企業債。

長期債券仍有風險/

買入蘋果3年期企業債並不會承擔太大風險,但如果是30年呢?

美國知名財經網站Businessinsider創始人HenryBlodget撰文稱,將蘋果債券視為等同於美國國債的想法不切實際。因為科技行業並不存在長期投資概念,好比諾基亞與黑莓的墜落一樣。如果蘋果在未來10年內一直走下坡路,將很難恢復元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資料發現,諾基亞曾在2009年4月發行一筆10年期債券,息票率為5.375%,但自發行以來至今,債券價格反而累計下跌1.5%,於2012年7月最多下跌接近28%。

另一大風險在於蘋果未能獲得評級機構最高的AAA評級,標普給予的評級為“AA+”,穆迪評級為“Aa1”。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