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大打工貴族薪酬總和8700萬 178位高管收入腰斬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統計,2012年,10大「打工貴族」薪酬總和8700萬元幣,賺錢超過比亞迪當年淨利潤,但也有月薪1元演繹的悲情故事;70位上市公司薪酬漲幅超過1倍,178位高管薪酬同比下降接近或超過50%。
據《中國證券報》消息,金融業不僅是市值權重最大的板塊,也是誕生「打工皇帝」的搖籃,從深發展CEO法蘭克·紐曼,到中信證券副董事長殷可,都曾創下高管薪酬的紀錄。不過,2012年證券業遭遇困境,反倒是傳統的製造業、地產業異軍突起,A股公司高管薪酬的座次也重新洗牌。
來自鋼鐵行業的方大特鋼董事長鐘崇武憑藉1516.7萬元(人民幣,下同)的年薪,奪得2012年薪酬最高的上市公司高管。中集集團總裁麥伯良年薪998萬元,位居次席。曾在2011年獲得1974.5萬元高薪的中信證券副董事長殷可,去年薪酬降至990.26萬元,退居第3位。
總體來看,躋身A股2012年薪酬前10位的「打工貴族」,年工資「起步價」高達600萬元。其中,房地產行業湧現的人數最多,包括了萬科A董事會主席王石和總裁鬱亮、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以及金地集團董事長淩克。10位「打工貴族」在2012年賺取的薪酬總額高達8711萬元,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擁有687億元資產的比亞迪當年實現的凈利潤8137萬元。
中新網報導,事物總有兩面性,在A股市場多達3.12萬人的高管群體中,有人日進斗金,也有人薪酬少得可憐。有趣的是,低薪高管的背後往往有些「悲情故事」。(注:下述數據均剔除了在關聯企業領取薪水的高管)
*ST上控李慈雄是薪酬最低的董事長和總裁,2012年只從上市公司領取了12元。「你沒看錯,年報裏確實是12元。」*ST上控證券部工作人員解釋,「因為公司連續兩年大幅虧損,董事長李慈雄秉著承擔責任的態度,每月只領取象徵性的1元錢。」不過,李慈雄是*ST上控的實際控制人,掌控著47%的股權,放棄2011年40萬年薪的損失並不算大。
海南瑞澤馮儒是掙得最少的董事,2012年的薪酬只有5000元,任期從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這位出生於1960年的馮儒堪稱是位閒雲野鶴般的人物,他畢業於政法學校,長期在廣東省公安系統工作,2008年5月份起成為了一名自由職業者。
今年51歲的劉耀明則是最「悲情」的監事會主席,2012年薪酬僅為1000元。中江地產負責人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說:「1000元是1個月的津貼。因為公司去年經營存在困難,部分高管津貼發了1個月就停了。」除了劉耀明之外,中江地產還有7位董事只領取了1000元,成為高管薪酬水準最低的A股公司。
濰柴動力董事Julius G.K,今年已經86歲,出生於1984年的北玻股份副總經理高理還不到30歲,他們之間的年齡跨度達到了56歲。在實際掌控上市公司經營的1.68萬名高管中(不含監事、獨董),不同年齡層次之間的權力分配、薪酬水準是什麼樣的呢?
「60後」高管無疑是A股市場的「掌權派」,人數多達1.26萬人,佔到了高管總數的75%。經驗豐富和具備專業背景的他們通常是上市公司經營的決策者,例如在2012年薪酬前10位的「打工貴族」中,3位「60後」分別為方大特鋼董事長鐘崇武、中信證券副董事長殷可和萬科A總裁鬱亮。(接下頁)[NT:PAGE=$]
不過,儘管「60零後」高管人數眾多,但是薪酬水準最高的卻是「50後」高管,後者平均薪酬為56.64萬元,較「60後」高管的46.45萬元,高出了約10萬元。在A股市場中,「50後」高管多數是企業的創業者,在從經營者向策略決策的角色轉換同時,仍然擁有企業的話語權。萬科A董事會主席王石、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金地集團董事長淩克都是「50後」高管的突出代表。
與此同時,年輕的「80後」正在躋身A股市場的資本舞臺,目前共有4位,分別為:北玻股份副總經理高理、亞瑪頓董秘劉芹、華儀電氣董秘張傳暈和東方金鈺總裁趙寧,人數不僅比2011年增加一倍,平均薪酬水準也從13.91萬元提升至24.77萬元。需要指出的是,躥升的「80後」高管往往有著一些背景,高理為北玻股份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趙寧則是東方金鈺的實際控制人。此外,尚未發佈年報的姚記撲克,「撲克大王」姚文琛啟用了多位「80後」參與管理,總經理姚朔斌、副總經理姚碩榆生於1983年,董秘浦冬嬋生於1982年。
2012年,A股高管薪酬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中信證券副董事長殷可的大幅降薪,以及光大銀行董秘盧鴻等10名高管集體降薪約48%,反映了金融業在面臨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方大特鋼董事長鐘崇武年薪超千萬,成為薪酬增加絕對值最多的高管,以及醫藥、地產行業高管紛紛看漲,體現了傳統行業的活力。
統計顯示,2012年70位上市公司薪酬漲幅超過1倍(不含監事、獨董,且2011年年薪超過50萬元)。歐亞集團董事長曹和平成為了薪酬上漲最快的高管,年工資從2011年的62萬元,躍升至去年的629萬元,同比增加9.15倍。平安銀行副行長吳鵬2012年薪酬379萬元,同比增加5.53倍,成為金融界為數不多的漲薪高管。
萬通地產成為了最慷慨的上市公司,董事長許立,以及總經理、財務總監、副總經理、董秘等6位高管的薪酬均上漲逾1倍。
醫藥則是高管薪酬「漲」聲最熱烈的行業,千紅製藥、天士力、達安基因、復星醫藥、科華生物等公司均有高管薪酬翻番。
如同股市的漲跌,A股公司高管們的工資有時候也會縮水。2012年,178位高管薪酬同比下降接近或超過50%。中信證券兩位副董事長殷可、陳小憲是2012年的「失意者」,薪酬減少金額分別為984.24萬元和366.68萬元,位列高管第1名和第3名;魯泰A董事藤原英力的薪酬從2011年的800.76萬元,減少至2012年的398.96萬元,縮水逾400萬元,位列第2名。
之所以百餘位高管的薪酬遭腰斬,主要是由於兩個方面原因。一是業績不佳。受到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和歐債危機發酵的影響,2012年金融業和出口型企業經營面臨著巨大的困難,業績虧損或凈利潤增速下降,讓部分高管不得不通過減薪的形式來為業績買單。券商行業高管2012年薪酬平均下降了30%-50%。此外,銷量下滑的比亞迪高管也均調降工資約30%。
二是高管職務更替。東陵糧油賴寧昌的薪酬從2011年的116萬元,降至2012年只有6萬元,降幅高達95%。不過,賴寧昌的降薪並非業績原因,而是其2012年3月辭去了董事長職務,如今為東陵糧油的董事。陜天然氣董事長袁小寧的薪酬也從59萬元降至3萬元,這是由於袁小寧2011年10月開始擔任陜西燃氣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2012年額外從股東單位領取了50萬元報酬。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