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韓國羅老號火箭今日終極發射 李明博政府謝幕演出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綜合報導 2013-01-30 08:21


韓國運載火箭「羅老號」的第 3 次、也是最後一次發射計劃於今 (30) 日下午進行。自李明博擔任韓國總統以來,「羅老號」試射過 2 次,均告失敗,可謂命運多舛。評論稱,李明博政府急於進行「羅老號」終極發射,一方面是李明博想借此完成卸任演出,一方面是試圖塑造韓國「準大國」地位,以期在朝韓對話中掌握更多籌碼。

中新網報導, 2 個月前,在全南高興郡的羅老航太中心,距離「羅老號」預定發射時間還差 16 分 52 秒之時,倒計時鐘錶突然停止,指揮部中幾名技術人員摘下耳機。不久後,發射場的廣播響起「在檢驗上端狀態時發現了問題」,「羅老號」發射任務取消,而這已經是其第 3 次發射任務啓動後再一次取消了。


相似的情況遠不止這一次。作為韓國首枚運載火箭,「羅老號」於 2009 年、 2010 年的兩次發射均以失敗告終,且其間發射也經歷了反反復複的推遲。

韓媒稱,「羅老號」首次發射失敗的原因是整流罩分離異常,火箭未能送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第二次失敗系第一級和第二級火箭推進器之間一個螺栓引發了問題,從而引起火箭爆炸。韓方稱,爆炸原因在於俄羅斯的設計。

「羅老號」是韓俄兩國的合作產品。據悉,韓方2002年啓動這項火箭工程,但由於自身航太工業基礎薄弱因而向外國求援。

在美日兩盟國紛紛以「擔憂利用研發火箭技術為由發展洲際導彈」為由拒絕與韓國合作後,這個懷抱「太空夢」的國家便把目光轉向了另一個航太大國——俄羅斯。於是,兩國在 2004 年達成合作研發協定,俄方負責建造推力為 170 噸一級火箭助推器,而僅有 8 噸推力的二級火箭由韓國製造。

至此,「羅老號」專案正式上路,但韓方認為,與俄方的合作協定是一個「不平等條約」。

首先,韓國以 2 億美元價格從俄羅斯手中引進一級火箭,遠高出市場價。其次,一級火箭在進入韓國後,韓方科學家無權過問。韓國火箭專家尹雄燮表示,「一級火箭傳送的資料都被處理成暗號,只有俄羅斯技術人員能看懂」。再次,在前兩次發射失敗後,韓國也不能自主進行「羅老號」殘骸的打撈。因為俄方擔心技術遭泄漏,在合同中明確規定必須在其主導下才可展開打撈工作。

鑒於運載火箭是將衛星發射到太空的運載體,是宇宙尖端科技的體現,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日本等 9 個國家擁有該項技術,對於一級火箭的建造,俄羅斯較為謹慎,核心技術不出售。

不僅如此,「羅老號」由兩個國家 100 多個機構聯合研發,也存在許多不協調的地方,高麗大學教授徐勳如是說。(接下頁)

[NT:PAGE=$]

韓國缺乏自主開發火箭技術的能力,在第 2 次發射失敗後,曾以拒絕向俄方支付部分款項為條件,要求對方助其進行第 3 次發射。同時,韓國國內對於自主開發一級火箭的呼聲也日益高漲。

即使在缺乏獨立技術和盟友幫助的情況下,韓國人也從未放棄過送火箭上天的念頭,「捆綁式」發射一再令人失望,也在所不惜。

第 3 次發射任務再次延期後,韓國《中央日報》用「全民充滿失望和歎息」來表達當時的國民心情。調查顯示,超過 80% 的受訪者表示不管「羅老號」第 3 次發射成功還是失敗,韓國仍需繼續開發航太運載器。

因沒有可獨立發射的火箭,韓國在太空用來觀測氣象的人造衛星都是耗費鉅資委託法國或日本代為發射的。也因此,「羅老號」寄託著這個國家和民族的太空夢,讓李明博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急於嘗試。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張璉瑰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李明博政府希望借助「羅老號」的成功發射提升韓國民族自信心,謀求強化「準准大國地位」。

除急欲躋身「太空俱樂部」之外,通過提升航空技術為發展帶去新的增長力、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上分一杯羹,並推動彈道導彈技術的提升,也無疑是韓國所企盼的連帶經濟和軍事效應。

有分析稱,李明博急於在卸任前發射「羅老號」,也有他的算盤。迄今為止「羅老號」只發射過 2 次,結果不是墜毀就是爆炸,且都在李明博任內發生。不單如此,他執政 5 年政績平平,又因「私宅門」以及親戚收受賄賂的事件,在國人心中的形象一再打折扣。李明博把政治生命最後一個賭注壓在「羅老號」上,有種欲「將功補過」的急切。如果火箭第 3 次發射能夠成功,那或許會成為他最值得炫耀的一筆政治遺產。

值得關注的是,促使韓方對火箭開發如此熱衷的,還有「來自北方的壓力」。朝鮮半島南北對峙已有 60 餘年,火箭運載技術和運載能力的競爭是朝韓對抗和心理戰的重要領域。張璉瑰教授對此指出,如果韓國能夠獨立發射搭載衛星的火箭,就可以密切監視朝鮮舉動,進而期待能夠在朝韓對話中擁有更多籌碼。

朝鮮去年 12 月宣佈用「銀河 3」 號火箭把「光明星 3」號二期科技衛星成功送入太空,更是刺痛了韓國的神經。作為兩國「暗戰」的重要領域,韓國在研究火箭發射技術上一直以朝鮮為競爭對手,它積極打撈「銀河 3」號殘骸,並對其進行縝密研究。(接下頁)

[NT:PAGE=$]

1 月 24 日,韓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制裁朝鮮的第 2087 號決議後兩天,就正式宣佈將第 3 次發射「羅老號」,且表示發射程式演練已於當天開始。同日,朝鮮以國防委員會的名義發表聲明,全面駁斥聯合國安理會涉朝決議,稱將進行更高水準的核子試驗。朝鮮還警告稱,如果韓國履行聯合國對朝制裁決議,將採取「物理性的應對措施」,甚至表示「對朝制裁」意味著對朝宣戰。

韓朝彼此心存芥蒂,而火箭技術的開發就成為較量的一顆重要棋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朝鮮半島局勢的走向。

對於朝韓兩國接連發射火箭或許會引起東北亞局勢不穩的猜測, 張璉瑰教授認為,如果韓國這次成功發射「羅老號」,不會對東北亞局勢產生較大衝擊。周邊國家都已經具備這種技術,至多朝鮮會稍顯敏感。

不過,韓國對朝鮮的刺激也是有限的。評論指,朝鮮本身擁有一定的軍事工業基礎,且成功發射了「光明星 3 號」二期衛星。並且,它搭載衛星使用的「銀河 3 號」火箭擁有二級液體發動機,從這一點來講就比「羅老號」高級很多。

張璉瑰還表示,就算韓國第三次發射「羅老號」取得成功,也不會引起東北亞軍備競賽。他指出,「羅老號」的火箭技術與導彈技術是兩碼事,即使發射成功也無法直接用於導彈開發。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從韓國急於邁開太空探索的步伐可以看出,太空領域的競爭將決定著未來。專家稱,一顆火箭的開發或試射看起來和普通人距離很遠,但實際上無論是打電話、看衛星電視,還是拿起手機、使用 GPS 定位,都離不開人造衛星。當前可用的空間資源對人類來說,是有限的,如今像韓國、印度等國都在積極搶佔空間資源,未來的空間競爭或將趨於激烈。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