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主導地位削弱:運營商與供應商籌碼增加
鉅亨網新聞中心
蘋果與移動運營商和零部件供應商談判時的籌碼正在減少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隨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主導地位逐漸削弱,該公司與移動運營商和零部件供應商談判時的籌碼也在減少。不僅運營商可能減少對iPhone的補貼,供應商也將不再一味忍受蘋果的壓榨。雖然蘋果依舊擁有龐大的規模,但要繼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必須要通過新的革命性品來開拓市場。
以下為文章全文:
談判籌碼減少
蘋果股東剛剛遭遇了該股歷史上最血腥的一周,但從長期投資價值來看,這種弱勢格局生的廣泛影響或許更值得關注。
雖然iPhone、iPad和Mac仍是業界的黃金標準,但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優勢逐漸喪失,的確表明它對業務合作伙伴的影響可能會逐漸降低。
運營商和零部件供應商高管近期發表的言論表明,他們至少已經看到改變權力格局的一些跡象。
具體而言,等到美國第四大移動運營商T-Mobile美國3個月后開始銷售iPhone時,就將停止為智能手機提供補貼。這可能會對蘋果構成壓力,尤其是當其他運營商陸續跟進時。
為了吸引用戶簽訂2年合約,美國手機運營商多數都為手機提供補貼。倘若用戶開始支付全款購買iPhone,他們便有可能尋找價格更低的候選方案。
在被問及運營商在與蘋果等智能手機廠商的談判過程中,是否佔據更加有力的地位時,Verizon電信CFO法蘭·沙莫(Fran Shammo)表示,擁有蘋果、Android、Windows和黑莓四個強大平台,可以獲取更有競爭力的定價。“我們在這一領域擁有的作業系統越多,競爭就越充分。”他說。
Verizon電信是美國第一大移動運營商Verizon無線的控股股東。
毛利率降低
蘋果去年12月季度的iPhone銷量達到創紀錄的4800萬部,但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預計,該公司的整體市場份額今年最多達到22%。除非願意以犧牲利潤率為代價推出低價iPhone,否則只能依靠忠實用戶升級設備貢獻的收入。[NT:PAGE=$]
與此同時,勁敵三星卻憑藉機海戰術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
倘若蘋果的客戶和供應商嗅到一絲血腥,並在談判中採取更為強硬的姿態,便會蠶食該公司的毛利率。競爭對手也會主動出擊。蘋果上季度的毛利率已經從一年前的44.7%降至38.6%。
蘋果拒對合作伙伴發表評論,但在去年7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被問及可能出現的補貼削減時,該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表示,與兩年合約所創造的總收入相比,運營商支付的補貼總額很小。他還表示,運營商對他說,iPhone擁有多優勢,包括較低的用戶流失率。除此之外,運營商還能向iPhone用戶出售與iPad等其他蘋果設備共享的數據套餐。
過去10年間,蘋果的經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增長,iPhone的銷量持續攀升,也使之在與移動運營商和零部件供應商的談判中獲得了無可匹敵的優勢。
上周公佈的業績低於華爾街預期,導致蘋果股價重挫逾14%。這也表明,蘋果開始逐漸回歸為一家正常的企業,從華爾街的寵兒變身為常規公司——當然,該公司依然享受巨額利潤。
一個實力減弱的蘋果將更受移動運營商和零部件供應商的歡迎。由於蘋果擁有龐大的規模和無可匹敵的領導地位,他們之前與蘋果談判時,都被迫接受了很多苛刻的條款。
移動運營商之前與蘋果簽訂的協議並不完全符合他們的利益,而且還要提供高額補貼。不過,即使是現在,一旦失去了蘋果,他們依舊難以生存。但專家認為,倘若三星和其他硬件廠商持續奪取市場份額,運營商將獲得更多談判籌碼。
運營商壓縮補貼
運營商的補貼是蘋果iPhone成功的關鍵因素,對該公司的利潤形成了促進。分析師預計,運營商為每部iPhone提供的補貼約為400美元,而對其他智能手機提供的補貼約為250至300美元。
但這種情況可能正在發生變化,德國電信旗下的T-Mobile美國雖然尚未披露與蘋果合作的細節,但該公司CEO約翰·勒格麗(John Legere)表示,他們不必像Sprint Nextel那樣承諾在未來4年內至少支付給蘋果155億美元。另外,T-Mobile美國不會提供補貼,而是要求消費者通過月供的方式支付全款。
身為iPhone的第一家合作運營商,AT&T的CEO蘭道爾·史蒂芬森(Randall Stephenson)也對T-Mobile的想法表示讚賞。他說:“我們也曾經想過這種模式,我喜歡這種想法。我們會關注事態進展。”[NT:PAGE=$]
Verizon電信CEO羅威爾·麥克亞當(Lowell McAdam)表示,T-Mobile美國的戰略“很引人關注”,但他想知道消費者是否已經准備好支付全款。在沃爾瑪網上商城中,16GB iPhone 5的裸機售價高達649美元。
有專家認為,倘若不再提供補貼和付款計劃,消費者可能就會選擇價格更低廉的設備。
一家手機廠商的前高管說:“這場盲目的‘愛情’已經結束,現在,蘋果只是一家優秀的公司。AT&T等企業將採取行動,不會再為蘋果提供如此高額的補貼。”
在內容領域,蘋果已經遭遇了一些阻力。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該公司正在與媒體行業的高管展開談判,希望通過新一代蘋果電視品給客廳娛樂領域帶來一場變革。
然而,電影和電視節目製作商不願簽訂對蘋果有利的協議,導致這一計劃遭到了阻力。知情人士表示,他們已經目睹了蘋果iTunes給唱片行業帶來的打擊,因此一直持謹慎態度。
供應鏈掌控力減弱
據市場研究公司IDC測算,三星去年第四季度憑藉29%的份額引領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較一年前的22.5%大幅提升。蘋果位居第二,份額從一年前的23%降至21.8%。
蘋果之所以能保持40%的平均利潤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大幅壓低晶片和其他零部件供應商的採購價格。
但考慮到美國市場的競爭加劇,以及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地位較弱(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僅位列第6),這種議價能力或許難以為繼。
蘋果在供應鏈市場擁有翻雲覆雨的能力,與該公司達成協議,供應商股價便會暴漲,可一旦蘋果取消訂單,股價又會暴跌。去年上市的晶片製造商Audience就十分依賴蘋果。但當蘋果停止使用該公司的晶片后,其股價便大幅下挫。三星已經成為Audience的最大客戶,其股價也處於反彈之中。
一家晶片製造商的高管認為,該公司有朝一日對蘋果的依賴將會降低。他認為,跟蘋果做生意“是一把雙刃劍”。成為蘋果的供應商可以確保巨額訂單,但卻要接受微薄的利潤,從而對利潤率構成壓力。
與此同時,有幾家零部件廠商已經在沒有蘋果支持的情況下拓展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
InvenSense上周三公佈,其最新一個季度的利潤增長58%,股價也上漲11%,部分源於該公司生的陀螺儀晶片被多款熱銷Android設備採用,包括谷歌Nexus 7、三星Galaxy S III和亞馬遜Kindle Fire HD。[NT:PAGE=$]
不過,InvenSense也在尋求與蘋果的合作。但即使沒有蘋果,該公司也已經成為重要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零部件供應商。
但市場研究公司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師馬克·麥科奇涅(Mark McKechnie)表示,隨三星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不斷提升,該公司也在強迫供應商壓低價格。
“三星也會壓榨你的利潤,別太樂觀了。”他說。
用戶依舊狂熱
盡管出貨量低於三星,但蘋果目前仍是智能手機市場的重要企業,很多消費者對它的狂熱追捧仍未改變。
盡管最近出現股價大跌——其市值已經較去年9月的最高點蒸發2300億美元——但僅iPhone一款品上一季度就為該公司貢獻了306.6億美元收入,比整個微軟同期的收入高出43%。
“即使市場份額沒有增加,蘋果依舊擁有巨大的市場和龐大的用戶,這都讓人們欲罷不能。”哈佛商學院競爭戰略教授大衛·約非(David Yoffie)說,“從長期來看,倘若無法找到新的創新途徑,蘋果的壓力顯然會越來越大。”
雖然增速放緩,但在很多人眼中,蘋果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擁有光明的前景——該公司有可能發布一款全新的革命性品。
“蘋果還能通過什麼新品來改變整個行業?”資管理公司Morris Capital Advisors聯席主管約瑟夫·多伊爾(Joseph Doyle)說,“倘若他們做不到這一點,還有沒有巨大的投資價值?沒有,因為他們將與其他公司無異。”(書聿)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