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對「微信收費」首度表態 堅持「不干預」原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4-24 08:56
每經記者 原金 發自北京
「微信收費」風波已經一月有餘,到現在還沒有結束。
昨日(4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通信發展司司長張峰,在國新辦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業務是否收費,由市場決定,工信部將堅持 「其經營者依據市場情況自主決定」的原則。這是工信部首度對微信收費問題做出正式回應。
工信部表示,自從2011年微信推出以來,該業務是否收費,怎麼收費都是由其經營者依據市場情況自主決定的,政府部門沒有干預,未來工信部也將堅持這一原則。
多位專家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微信收費」問題是傳統的運營商和新型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博弈,工信部僅僅是作為行業主管部門的表態,之後運營商層面可能還會有後續動作。
網絡運營商與騰訊的博弈/
今年1月15日晚,騰訊微信宣佈已達到3億用戶,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微信用戶增長速度驚人。
根據微信的成長軌跡可以看出,從2011年1月11日誕生起,微信用1年多的時間讓用戶數量達到1億,用了不到6個月將用戶升到2億,又用了不到5個月的時間達到3億。
微信的高速增長令三大運營商的壓力大增。根據中國移動方面的數據顯示,微信佔中國移動信令資源的60%,但是卻僅僅給中國移動帶來10%的移動數據流量。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郭凡禮表示,微信與其他運營商的經營方式不同,戰略定位也不同,即使收費也會由微信的提供商騰訊買單,微信的潛在收益絕對大於收費。
如果按照運營商的說法,就是微信佔用了運營商的大量資源,但是卻沒有為運營商帶來與之相匹配的收益,甚至侵蝕了運營商原本的利潤。
微信用戶已達3億,大量的信號令運營商的信令通道變得擁擠,運營商舖的通道被互聯網服務提供商的大量業務佔據。[NT:PAGE=$]
除此之外,更讓三大運營商不滿的是,微信使運營商原有的短信、彩信等業務出現明顯下滑,根據工信部18日發佈的《3月通信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3月份移動短信業務量跟上年同期相比僅僅增長0.5%,而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則大增56.5%。
三網融合研究專家、融合網總編輯吳純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稱,「正常情況下無論是移動還是聯通,微信業務的流量費用戶是付過的。工信部既然這樣表態,就是說在這個流量費用基礎上再怎麼疊加費用,就落到運營商層面。而運營商對微信這種業務是不是收費,要根據自己用戶群來看,即便是在國外,類似的業務也有很大差別」。
工信部改口稱將由市場決定/
對微信收費的猜測也源於今年3月3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參加第二屆「嶺南論壇」時表示,微信有收費可能,但不會大幅度收費,工信部正在協調運營商微信收費一事,會考慮運營商的合理要求。
隨後,運營商方面沒有任何消息傳出,但相對於運營商的沉默,騰訊微信團隊對於收費問題多次闢謠。4月11日,騰訊微信團隊向用戶群發提醒作為回應:「近期在微博上流傳的微信要對用戶收費,純屬有人惡意造謠,請大家不要相信,微信絕不會對用戶收費。」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張峰表示,工信部鼓勵和支持包括微信在內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創新發展。他表示,工信部一直在積極關注並鼓勵和支持包括微信在內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創新和發展。
吳純勇稱,作為行業主管部門,一般意義來講可能會保護運營商,但這次不同,工信部通過這種表態,可能是希望通過第三方力量來促進三大運營商在創新層面進一步改善,從今年1月份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開始,就可以看出這是一系列舉措。
根據目前的法律法規,對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業務,政府實行市場調節價管理,即由經營者根據市場情況來決定是否收費,這一點也得到了工信部的認可。張峰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新業務是否收費由市場決定。
郭凡禮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工信部此次的表態,表明政府將各個運營商與微信等OTT業務之間的利益糾葛交由市場去解決,作為政府部門應該把重點放在市場的監管,而不是參與市場。
微信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衝擊了三大運營商的絕對壟斷地位,多位行業專家都認為,像騰訊這樣企業的出現,令三大運營商壟斷地位弱化,在一定程度上把一些福祉給了老百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