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全球副總裁楊敘:平板手機代替PC
鉅亨網新聞中心
鼓勵冒險是英特爾與生俱來的一種精神,冒險是敢於跳出框框想問題,一定要有勇氣去嘗試 前所未有的事情。楊敘,英特爾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過去27年中,他一直在英特爾工作,並從實習生做到了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作為重慶人,楊敘與 成都淵源很深,他寄語成都全球財富論壇:“我一定會來,而且我們高層也會來人。我們希望幫助成都把這次論壇做漂亮。”
英特爾的“蝴蝶效應”成都協作精神吸引500強
2003年8月,全球IT巨頭英特爾宣佈:投資5億美元,在成都高新區建立一座晶片封裝測試廠。英特爾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首家大規模投資成都的世界500 強企業,將成都圈進“Intel Inside”的版圖中。在英特爾選址的多備選城市中,成都最終勝出。英特爾的進駐也帶來了“蝴蝶效應”。英特爾、德州儀器、戴爾、富士康、微軟、賽門 鐵克……截至目前,有234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華西都市報:當時那麼多備選城市,為什麼英特爾選擇了成都?楊敘:很多時候,政府給你多少資金支 持並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作為跨國公司,更需要的是開誠佈公的協作精神。我們在成都政府身上,看到了這點頗為可貴的精神。英特爾選擇成都,主要考慮到成都獨 特的戰略地位、出色的教育體系、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大量訓練有素的員工。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成都又是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高校和科研機構多,科研 實力雄厚,每年培養了大量的高技術人才,成為全國重要的高技術人才供應地;天府之國的自然生態環境、包括住房在內的生活成本、商務成本比沿海低,這些因素 可以幫助企業留住人才;四川正在加快建設綜合交通樞紐,將極大地改善交通物流條件,拓展成都的市場半徑和輻射範圍。
發展速度最快全球過半超極本用“成都芯”
華西都市報:英特爾高層曾透露,2012年一季度陸續投的超極本,全部都將用上“成都芯”。目前超極本的晶片,有多少出自成都工廠?楊敘:經英特爾成 都工廠封裝測試的晶片品供應全球市場。全球用戶所使用的筆記型電腦,每兩台中就有一台配置了“成都智造”的中國“芯”。目前,英特爾成都工廠是英特爾全 球最大的晶片封裝測試中心之一,也是全球封裝測試材料的重要供應基地。全球一半以上的超極本用戶,都能享用到成都工廠“智造”的晶片驅動的體驗。華西都市 報:您去成都工廠看過嗎?感覺如何?楊敘:當然去過。成都工廠這幾年的變化非常大,而且非常有活力,你肯定想不到,他們居然有一個奧運會級別的足球場。員 工可以在休息時間踢球、跑步,既鍛煉了身體,又休息了大腦,太棒了。
或將開分論壇希望幫成都把財富論壇做漂亮
華西都市報:財富全球論壇即將在成都召開,英特爾是否會參加此次論壇?對這次論壇有什麼樣的期待?楊敘:成都市領導點名要英特爾參加這次論壇,作為成都 的住戶,我們當然會積極參與。到時會有很多項目,可能我們自己還要搞分論壇,只是現在還在計劃中。我一定會來,而且我們高層也會來人。我們希望幫助成都把 這次論壇做漂亮。華西都市報:請以您在英特爾20多年的從業經歷,談下英特爾在培養人才方面的獨到之處。楊敘:我們不僅為員工營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而且為其提供大量的在崗或脫崗培訓機會。過去一年,英特爾在全球的員工培訓和發展方面投入約3億美元。我們在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設立多核實 驗室,共建多門精品課程;為四川6所職業院校培訓微電子專業緊缺教師超過50人次,年均提供實習生崗位超過100個。這一切努力都是為英特爾成都工廠儲備 人才。
成都英特爾:6年從“小兄弟”成“領頭羊”
全球IT巨頭英特爾攜手成都時,喊出了一個口號:“Chengdu,can do!成都,都成。”如今這句口號一次又一次被證明:從英特爾大家庭的“小兄弟”,成長為量佔據英特爾全球總量35%-40%的全球最大晶片封裝測試 中心,成都只用了6年的時間,一舉成為英特爾王國的領頭羊。對於成都在英特爾中國戰略版圖上的地位,楊敘說:“去年3月,我們宣佈英特爾中國西部地區分撥 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以進一步優化英特爾的供應鏈,提升對OEM物流響應速度。英特爾致力於在成都打造全球性晶片封裝測試基地和國際化高新技術創新基地, 成都工廠對於英特爾在中國戰略佈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介紹,從2003年至今,英特爾成都工廠先后三次追加投資,使得英特爾在成都的總投資額達到6億 美元。“多次追加投資不僅體現了英特爾對於成都市場的重視,更是說明我們和四川、成都政府合作默契愉快。成都良好的發展環境,讓我們對在成都長期投資、不 斷深化投入有堅定的信心。英特爾和成都未來合作將更緊密。”
進軍智能手機領域“英特爾晶片製造的手機,性能最高”
長期以來,英特爾PC領 域佔據了統治性地位;但在移動領域,英特爾卻始終舉步維艱。目前除了蘋果iPhone採用自家A系列晶片外,微軟和谷歌系統手機大多采用了ARM結構的高 通晶片。晶片製造商可能在智能手機領域落后了,但英特爾一直沒有停止過積極尋求在發展中市場的移動戰略。楊敘表示,今年英特爾將在手機領域取得關鍵性突 破,與客戶緊密合作,在全球20多個國家推出了基於英特爾架構的智能手機。
多款手機用英特爾
華西都市報:目前英特爾在智能手機領域做了哪些品?楊敘:我們主要是做手機晶片。當時和摩托羅拉合作,因為是第一次合作,摩托羅拉心裏沒底,所以同樣 的手機做了兩款,款式一模一樣,價格也一模一樣。一款是英特爾晶片,一款是高通晶片,這兩款在歐洲市場上去嘗試,結果英特爾這款賣到預期值的500%,而 另外一款只賣到預期值的50%。后來摩托羅拉的CEO告訴我們說,因為很多人認同英特爾品牌,而且測試數據顯示,我們的開機速度、上網速度、電池壽命等都 有很大優勢。今年在手機領域還有更多款會出來,比如聯想的K900,很快會上市了,晶片也是英特爾的。
英特爾雙核性能棒
華西都市報:英特爾為什麼在智能手機領域會有這些突破?楊敘:首先,英特爾能夠把傳統的計算機晶片放進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樣的小設備裏面,完全歸功於 我們在加工工藝方面進行了改進。英特爾去年推出了第一代22納米的3D的三極管,這會影響整個半導體業。其次,英特爾晶片製造的手機,性能是最高的。目 前,還沒有任何一個第三方報告說其他品牌的4核晶片性能能超過英特爾的雙核晶片。
加強研發多模晶片
華西都市報:英特爾在智能手機方面將有什麼樣的創新?楊敘:英特爾在智能手機領域還需要加強對多模晶片的研發。這個品一旦出來,我相信一定是在最先進 的製造工藝上面去生。此外,在計算能力很強的情況下,我們能保證所有的應用程序運行起來,用戶都能從英特爾手機上獲得最佳的體驗效果。就比如上網速度, 你可以去對比一下英特爾手機和其他手機有什麼不同。
打造“平板筆記本”時代第一代超極本與平板電腦合二為一
“2012年是英特爾證明自己 的一年,我們最大的亮點是超極本。而2013年,則是面臨更多突破和挑戰的一年。”楊敘表示,英特爾2013年的最大戰略是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取得 突破。在個人電腦領域,英特爾締造了計算機晶片的帝國,但隨以iPad、iPhone為代表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風靡,英特爾的PC(個人計算機)業 務遭受到了巨大的衝擊。“2012年,英特爾的銷售業績是474億美元,與前年的基數几乎持平。”楊敘表示,這是因為2012年,整個大PC市場有點萎 縮。為了輓回被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擠掉的市場,2011年6月,英特爾首次提出了超極本概念。但此時盡管英特爾仍然是全球第一大晶片製造商,但在平板電腦 和智能手機市場,卻未有建樹。“超極本也成為英特爾在2012年最大的亮點。”但楊敘卻更關心另外一個話題:一年后,大家認為這就是一個超薄的筆記本,沒 有什麼新的使用模式的改變。再加上品種類有限,居高不下的價格,英特爾的第一代超極本受到質疑。“不創新,毋寧死!”英特爾再一次印證了創新才是其稱霸 計算機領域的王牌:因為現在,有了Windows8系統支持的英特爾第二代超極本,全新面市。楊敘說,與僅以輕薄為代表的第一代超極本相比,英特爾第二代 超極本在win8的支持下,在兼顧輕薄之餘,還能實現觸控操作,就像第一代超極本與平板電腦的合二為一,所以稱它為“平板筆記本”也不足為過。可以斷言, 英特爾的“平板筆記本”時代,可以換來的卻是整個PC行業的升級。而早早重倉的英特爾,注定會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世界500強名片
英特爾(第173名)英特爾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商,它成立於1968年,具有45年品創新和市場領導的歷史。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全 球第一個微處理器,帶來的計算機和互聯網的革命,改變了整個世界。2012年,英特爾公司的年營業額已經達到474億美元,名列世界500強第173位。
記者手記英特爾和硅谷誰成就了誰?
位 於硅谷的英特爾全球總部,如今更像是個旅遊勝地。每天數以萬計的“IT迷”從世界各地彙集、流連、膜拜。這樣的盛況同樣出現在蘋果、谷歌、惠普等明星公司 的總部。一邊是偉大的公司,一邊是享譽世界的硅谷,英特爾和硅谷,到底誰成就了誰?此次美國之行我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英特爾誕生於1968年,几乎同 時代,微電子技術高速發展逐步形成硅谷。英特爾之於硅谷的意義,更像是一群大雁中的領頭者。它所倡導的創新、冒險、平等、高效等企業精神,而今已被硅谷的 大部分公司沿用。可以說,以英特爾為代表的明星公司們是硅谷的標桿,它們成就了硅谷。但是反過來,如果英特爾沒有扎根於硅谷,它是否還會是今天的英特爾? 撥開明星公司的光環,其實硅谷還有上萬家中小企業,這些企業是支撐硅谷的中堅力量。他們可能默默無聞,可能也會陷入經營困難,他們忠實踐行“硅谷精神” ——平等激發創造,團隊提高效率;不停否定過去,眼燦爛未來……在硅谷,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都蘊藏無限可能,每一個公司都可以做“改變世界”的宏大之 夢。這樣的夢想和使命感,從上萬家公司匯聚,所迸發出的強大力量,形成一種危機感,而這,正是推動英特爾等明星公司繼續超越的動力。小公司想做成大公司, 大公司想邁向偉大,偉大公司對未來的焦慮使之無法睡大覺。因為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一不留神,下一個英特爾就在硅谷誕生了。英特爾和硅谷,是一段互相成 就的佳話。
華西都市報記者李欣憶
- Meta還能繼續爆發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