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華爾街專家:是時候抄底黃金了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文/新浪財經紐約站特約觀察員 孫思遠

華爾街的多位黃金專家表示,近來的金價暴跌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極佳的抄底機會。黃金生成本一路高漲,價格卻持續下跌,供需平衡將因此打破,供應量將隨之下滑。與此同時,亞洲各地實物黃金的需求卻日益猛增,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過去的兩周半時間,黃金價格遭遇了跳崖式的暴跌。就在本周一,金價重挫9.3%,創下三十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包括羅傑斯、保爾森、格羅斯等資本市場大紛紛發表言論,對未來的金價走勢或挺或貶。針對近來金價的異常波動,新浪財經採訪了多位華爾街的黃金專家,其中多數都認為,抄底黃金的時機已到。

通脹預期落空引發金價暴跌

對於金價暴跌的成因,華爾街FTN Financial公司的經濟分析師李玫告訴新浪財經,黃金是一種防範通貨膨脹的傳統工具,過去五年裡,美國和其他主要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已經推動金價上漲了一倍。但預期中的通脹並未到來,於是投資者開始尋求其他的投資品,如美國股票、優質債券等。

紐交所交易員、Cuttone公司總監Keith Bliss也認為,美國的CPI數據仍維持在2%左右,市場對於通脹的預期落空,“黃金沒能帶來預期中的收益,於是投資者們開始大規模拋售。”

歐債危機的持續蔓延,也令投資者擔憂塞浦路斯等歐債國家會拋售黃金儲備以降低債務負擔;而作為實物黃金消費大國,中國近來疲軟的經濟數據也加劇了金價的下跌。

此外,包括高盛、花旗、德意志銀行、興業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都發布了對黃金極度負面的投資建議。李玫認為,黃金交易以期貨品為主,受趨勢影響較大,一旦形成跌勢,往往會引發大規模拋售。

黃金供需失衡或成抄底契機

已有55年從業經驗的紐交所交易員、Strategic Gold公司主席兼創始人大衛-威廉姆斯對近來金價的異常波動卻不以為然。他認為,這種跳崖式的金價暴跌的確多年未見,但當前價格卻不能體現黃金的真正價值。在他看來,黃金已被低估,而現在就是佳的抄底機會。

大衛認為,從嚴格意義來說,黃金作為大宗商品之一,與原油、大豆、小麥等一樣屬於可交易的原材料商品;既然是原材料,不妨從黃金的製造成本和供需角度進行分析。[NT:PAGE=$]

對於Barrick和Goldcorp等全球頂級黃金供應商來說,製造每盎司黃金的平均成本在1000至1100美元。然而,大多數黃金供應商並沒有Barrick等公司的規模經濟優勢——根據US Global Investors對全球60家黃金供應商的成本測算,2013年每盎司黃金的生成本將達到1391美元。

黃金的製造成本還在進一步上漲,如果金價一直維持在1400美元以下,對於黃金供應商來說,實在是沒有什麼動力去生黃金,供應量也會隨之下滑”,大衛表示,“盡管目前的價格並不一定是金價的最低點,但黃金的供需平衡一定會因此打破。”

亞洲颳起實物黃金搶購狂潮

盡管金價一路暴跌,亞洲各地卻颳起了實物黃金的搶購狂潮。本周四,印度孟買黃金協會主席Mohit Khamboj表示,金價大跌后消費者紛紛抄底,過去兩天孟買的黃金銷量達到4噸,而平時的日均銷量僅為1噸。香港的各大黃金賣場更是頻頻出現售罄的現象,新加坡和日本的金店門口也都排起了長龍。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進口了835噸黃金,同時保留了360噸本國製造的黃金,印度則進口了864噸黃金,中印兩國加起來消耗了全球黃金量的75%。大衛認為,近來金價的持續下跌,將進一步刺激實物黃金的強勁需求。

對於未來的黃金走勢,李玫認為,近期的超大跌幅表明黃金已經進入熊市,短期內很難有起色;但長期來看,此番黃金下跌可能對於黃金儲備較少的國家是一個購買契機,因為全球經濟仍然非常脆弱,存在可能會引發貴重金屬暴漲的信用風險。

大衛的觀點則更加直接:“這樣的下跌並非沒有先例,由於市場對通縮的預期,2008年金價曾經一度下挫35%。這次的金價下跌只是一次市場調整,它給了投資者一個極好的買入機會。”但他同時強調,“這個機會稍縱即逝,因為市場形勢可能很快就會反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