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天才黑客自殺:構建知識共享的世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對美國程序員阿倫·斯沃茲來說,快樂和痛苦一樣,都纏繞在交織如麻的數據裡。每個不睡覺的夜晚,他窩在閃爍信號燈的房間裡,下巴抵在案頭上,眯成縫的近視眼盯屏幕,伸脖子敲擊鍵盤。
一個想象中的美好世界正在他的手裏構建。修長的手指在鍵盤上提提落落,來自受限訪問系統裡的信息正沿光纖飛速匯聚到他的硬碟上。這裏麵包括需要付費查詢的美國法庭記錄,也包括必須得到授權才能查的美國大學論文資料庫。他把這些資源免費掛在網上,讓人們自由查看,以構建他所期待的“知識共享”世界。
可是,在2013年1月11日,這個酷愛編程的年輕人把臉從電腦屏幕前扭開,用一根繩索勒緊脖子,親手結束了自己26歲的生命。
斯沃茲沒有留下遺言,不過,盤繞的數據也許留下了答案。這位年輕的美國IT天才捲入了一場關於“知識共享”的官司——非法下載,免費共享,是賊還是好漢?
在這個以0和1說話的互聯網世界裡,他是個不打折扣的天才。早在14歲時,這個胖嘟嘟的中學生就跟其他人合作制定了RSS1.0(資訊聚合規範)。他穿大號的藍色牛仔褲,蹬運動鞋,把雙肩包扔在台階上,一邊喝雪碧,一邊跟穿筆挺西裝的科幻作家大聊互聯網的未來。他沒讀完高中,靠自學建立起社交新聞網站,后來還賣給了大公司,賺了一大筆錢。
但賺錢不是他的目的,斯沃茲有個夢想,他希望不論信息存儲在何處,他都要“獲取信息,建立備份,同全世界分享”,因為“這是事情本該有的樣子”。
為了這個願望,從2008年開始,斯沃茲開始手“解放信息”,而他的對手是守衛這些信息的管理者。他編寫了一個小程序,輕鬆下載到美國公共領域法庭記錄系統裡20%的法律文檔,然后把這些會被法院收費的公共資料放到網上,讓人們自由查。
想要從嚴密的系統偷東西並不容易,不過這事放在斯沃茲身上就沒什麼困難。給他一台電腦,他就能震得整個互聯網瑟瑟發抖。他像武俠小說裡飛檐走壁的高手,造身份,侵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論文資料庫,總共下載480萬篇論文,導致資料庫一度癱瘓。資料庫管理員抵擋不住不斷變換地址的斯沃茲,只能拔掉數據,禁止所有用戶訪問,長達4天。
為了讓更多人讀到論文,斯沃茲偷偷溜到學校機房的地下室。於是,閉路電視拍下這樣的面——一個用自行車頭盔捂臉的人推門進來,卷卷的頭髮像亂糟糟的鳥巢一樣朝各個方向肆意生長。從地下室壁櫃不起眼的角落裡,他把插在主機上時時刻刻下載信息的硬碟拔了下來,准備帶走。
在凌晨兩點的學校,警鈴大作,警察追他跑。本想騎自行車逃走的斯沃茲從車上跳下來,沿馬路跑了不到10米,就被警察抓住了,他們帶走了他,和他裝滿了信息的硬碟。[NT:PAGE=$]
人們要限制這個電腦天才,不僅要沒收他的電腦,還要沒收他的財,連同他的自由。如果罪名成立,法官最高可判處斯沃茲35年有期徒刑,賠償損失近100萬美元款。
沒有電腦,沒有自由,沒有共享的知識,這本是斯沃茲將要面對的未來。可是,他用一條繩子,選擇了另一條路。
“阿倫死了。迷失在世上的流浪者,你們少了一位精神前輩;為權利而戰的黑客,你們倒下了一位戰友;而普天下的父母們,你們失去了一個孩子。讓我們為他哭泣吧。”互聯網創始人蒂姆·伯納斯·李說。
不過,天性幽默的斯沃茲可沒打算讓我們大哭一場。斯沃茲死后,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參與了網上追思,在斯沃茲留下的無數網絡訊息裡,他們翻出他在10年前留下的“電子遺囑”——
“以防有一天我走在馬路上被汽車撞死了,我的網站沒人管,現在我宣佈,當我死后,我的所有電子信息歸西恩處理。我要求我的硬碟中所有內容全部公開,不能有一點兒篡改,不能有一點兒刪除,不能保留一點兒秘密,要讓每個人都能自由而完整地獲取全部信息”。
喜歡開玩笑的他還追加了一句:“西恩,你要是敢刪除一丁點兒內容,我會從棺材裡爬出來找你算賬!”
嘻嘻哈哈地囑咐完身后事,斯沃茲輕描淡寫地加了句:“還有件事就是,我會很想念你們的,你們每一個人。”
如今,斯沃茲已經走了,可在黑漆漆的壁櫃裡,還有盤繞如迷宮般的數據,和一直閃爍信息交換燈的硬碟。在沉甸甸的硬碟裏面,直到今天都依然裝滿了斯沃茲留給世界的禮物,他最珍視的寶物——那些不設限的信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