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專欄:財政懸崖崩潰 美國例外主義遭受抨擊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1-22 17:03


文/新浪財經北美特約撰稿人埃德加-佩雷茲

美國國會議院批准法案,取消了針對99%以上的美國家庭的稅收提高舉措,為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和民主黨提供了一場暫時的勝利;與此同時,共和黨承諾將在未來幾個月時間裡與奧巴馬和民主黨在支出削減的問題上展開鬥爭,以此作為調高美國聯邦政府借債上限的交換。


議院以257票贊成、167票反對的投票結果在午夜到來以前通過了這項法案,結束了充滿戲劇性的一天,這一天中共和黨最初不願面對這項由參議院通過的兩黨法案。到最后,236名共和黨議員中有151人投票反對。奧巴馬錶示,他將把這項法案簽署為立法。

圍繞在“財政懸崖”周圍的最后幾天的緊張狀態再一次表明兩黨爭鬥已經讓美國預算政策變得無法預測,並且傾向於在最后期限即將到來時遭遇危機。奧巴馬行使了在11月6日重新參選總統時獲得的“槓桿”,實現了他所尋求的大多數稅收提高目標,並且沒有犧牲他向共 和黨提供的支出削減措施,寄望於達成規模更大的赤字削減“大妥協”。

共和黨馬上就轉向了下一場“戰鬥”,想要利用聯邦政府調高16.4萬億美元借債上限的需求來強迫奧巴馬接受削減醫療保健(Medicare)等應得權益計劃的支出。國會必須最早在2月中旬就採取行動以避免違約,而這場爭鬥可能會讓2011年8月份的“插曲”重演,當時美國 主權信用評級遭到下調。

美國能繼續向一個仍舊尊重它的過去和現在的世界教授其“美國例外主義”的“課程”嗎?如何向世界解釋美國人民的當前代表能推動這個國家如此接近“財政懸崖”,而且可能會拖累世界其他國家?毫無疑問,大多數美國人一直都在抱懷疑和費解的心情來關注這場 “表演”。在不是很久以前,美國人還相信政治家們不會讓事情變得如何艱難,而是將會達成一項慎重而及時的協議。事情原本沒必要走到今天這一步,也就是從技術上錯過了最后期限。

問題的答案能在我們司法體系的內部通過憲法及其二十七個修正案找到。在這個特別的例子中,美國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的第四章賦予了美國總統以調高或無視國家借債上限的單方面權力;如果這種權力受到挑戰,那麼正如《新共和國》(The New Republic)法律事務編輯 傑弗裡-羅森(Jeffrey Rosen)所說的那樣,美國最高法庭很可能將作出有利於這種擴充后的執行權力的判決,或是以缺乏理據為由完全駁回此案。此外,芝加哥大學的法律教授埃裡克-珀斯納(Eric Posner)和哈佛大學的法律教授阿德裡安-沃繆勒(Adrian Vermeule)也指 出,美國總統擁有作為憲法秩序最終守護者的地位,需要負責保證法律被忠實執行,這就為其提供了調高借債上限的權力。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大蕭條時期過后,時任美國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開始推進其計劃來克服經濟危機,那時他曾模糊暗示過:“我們希望執行和司法權力之間的正常平衡能做到完全平等和完全合適,能夠滿足我們面前這種史無前例的任務的要 求;但事實可能是,對於不可拖延之行動的史無前例的需求可能要求我們暫時背離公共程序的正常平衡。”在他發出這一警告以后,國會賦予了羅斯福以他所尋求的權力。

昨天晚上,奧巴馬稱其不會“與現任國會就他們是否應為其已經構架起來的賬單進行支付的問題展開另一場爭論”。奧巴馬本人曾是一名憲法教授,我們現在的希望就是他不會具備那樣的洞察力和勇氣來執行一個議程,也就是他當選后就可利用我們憲法架構內所提供的 全部工具。如果他成功了,那真是上帝保佑;但如果他失敗了,那麼美國人民將在2016年將他所在的黨派踢出白宮。沒有任何藉口來不作為;沒有必要再上演更多鬧劇;沒有時間再故作姿態;到最后,沒有理由讓美國不繼續展示亞歷西斯-托克維裡(Alexis de Tocquevill)在幾個世紀以前就已經認識到的、世界預期未來幾個世紀中還將來到的“例外主義”。

(“財政懸崖”一詞由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最初使用,用以形容2013年1月1日這一“時間節點”。在這一日期,小布什政府的稅收優惠減免政策以及奧巴馬政府的2%薪資稅減免和失業補償措施延長等政策將同時到期,這將導致政府財政開支突然減少,從 而令支出曲線上看上去狀如懸崖,故得名“財政懸崖”。)

(“美國例外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又譯“美國卓異主義”、“美國優越主義”,為亞歷西斯-托克維裡於1831年所杜撰之詞句。在歷史上,此辭意指美利堅合國因具獨一無二之國家起源、文教背景、歷史進展、以及突出的政策與宗教體制,故世上其他發 達國家皆無可比擬。其概念是,美利堅合國與美國人在世界上地位獨特;因其為人類提供機會與希望,由注重於人身與經濟自由的憲政理想所治理,衍生出獨一無二的公私利益平衡。)(文武/編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