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讓股份回購成為“曲線退市”機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 談股論市
日前,上交所對《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業務指引》進行了修訂,並已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像股價持續跌破每股凈資值等情形的七類公司,都在上交所的鼓勵回購之列。(據1月21日《中國證券報》)
去年寶鋼啟動50億元回購股份,堪稱“大手筆”。這是因為上市公司一般都熱衷於通過股本擴張的方式“圈錢”,自己掏出“真金白銀”來回購股份並注銷的並不多見。因此,此次上交所通過對《指引》修訂的方式,來“喚醒”上市公司回購的熱情,其用意不言而喻。
不過,監管部門僅僅“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股份遠遠不夠。
當前,新股頻現的業績“變臉”,這一方面說明某些發行人通過業績造假達到躋身於資本市場的目的,另一方面顯然也與其意圖能以更高的價格“圈錢”密切相關。既然“圈錢”是這些公司上市的一大目的,那麼監管部門就應該對症下藥。例如,責令業績“變臉”公司以不低於發行價格回購股份。
此外,對於像綠大地這樣的造假欺詐上市的公司,監管部門同樣可以通過責令其回購股份並注銷的方式讓其曲線退市。監管部門完全可以建立業績“變臉”公司、造假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購機制來達到目的。而且,只要該機制建立,無論是對包裝粉飾上市現象,還是對造假上市行為等都將形成強大的威懾力。
□曹中銘(財經評論人)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