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時代:CES大展雖不完美但仍具價值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1-11 16:14


導語:國際消費電子展(以下簡稱“CES”)向來被視為全球消費電子業的風向標,但今年因微軟的缺席以及過於看重硬件等老問題,它的光芒漸漸消逝,有人甚至認為CES已不再能把握科技發展趨勢脈搏。但美國科技博客Technologizer創始人哈利·麥克拉肯(Harry McCracken)周四在《時代》雜誌網站上撰文指出,雖然CES並不完美,但仍頗具價值。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與大多數熟識的科技記者一樣,我本周也在拉斯維加斯,參加國際消費電子展。但社交新聞聚合網站Buzzfeed編輯馬特·布坎南(Matt Buchanan)這一次沒來。他認為,CES展會已不再與科技行業息息相關,或者至少說不值得他長途勞頓開赴“賭城”。布坎南在BuzzFeed上說明了他的理由。

以下即是布坎南理由的要點:“谷歌執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認為,目前只有四家科技企業能真正對消費者帶來影響:蘋果、亞馬遜、Facebook、谷歌。但這四家公司全部缺席本屆CES。”

“蘋果上一次亮相還要追溯至1992年,而多年來總是發表CES開幕演講的微軟則宣佈,從2012年起將不再出席。今年,科技行業的新貴——高通獲得了這一殊榮,該公司主要以生手機晶片著稱;微軟原本在展廳中央的展台如今則擺放海信的品,這是一家大家可能從未聽說過的中國國有企業。”

“這一幕或許也是本屆CES展會最為真實的寫照:全球最大軟件公司的展台,如今被一家主要以生廉價高清電視著稱的公司佔據。在美國全國的沃爾瑪連鎖店,廉價高清電視比比皆是。上述五家公司在其他任何活動上發布的品,對消費者的重要性都遠遠超過了CES,如Kindle、Windows、時間(Timeline)、谷歌眼鏡項目(Project Glass)等。”

布坎南的文章很值得一讀,他試圖說明一個道理,即CES基本上就像是一家業務模式有硬傷的企業。

但是,在亞當·奧斯本(Adam Osborne,第一台筆記型電腦的發明者)還健在的時候,我就開始參加大量科技展,發表主題演講。我在1994年首次出席CES,它在我心目中的分量超過Comdexe、IFA、CEATEC、移動世界大會(MWC)等在各大洲舉行的科技盛會。

CES或諸如之類的科技展從未有什麼黃金時期——只要你參展的目的是為了對科技行業現階段和未來發展趨勢有清晰、全面的認識。

早在2008年,我曾給Slate網站寫過一篇文章,談到CES並不是觀察科技發展未來趨勢的理想平台。我列出了以下理由:蘋果缺席、電子廠商只知天花亂墜的宣傳、競爭無序、微軟等公司難以把握消費者的真正需求等。我當時對CES的認識與布坎南現在的觀點大體相同。

但我在2009年仍然重返拉斯維加斯,從此每一年都沒有缺席過,估計每年還會來。現在,我不是將CES當作一個曾經無比重要,但如今已失去其原有意義的展覽,相反,它在我心目的地位很大程度上類似於布坎南所認為的之前更輝煌時期的模樣。我相信,CES同其他重要科技展一樣,也是時代的縮影,代表了過去和現在。

以下即是CES 2013讓我覺得似曾相似的原因,這些原因也涵蓋了好壞兩個方面:

展品無新意。布坎南援引科技網站The Verge編輯約什·托波爾斯基(Josh Topolsky)的評論稱,本屆CES充斥“批量生的中國垃圾”和“西屋電視式品”。不過,每一個科技展都不能免俗,過道中始終堆放諸如此類的東西。無論是拉斯維加斯國際會展中心,還是其他科技展會的展廳,史特金定律(Sturgeon s Law)都發揮同樣的威力。該定律認為,任何事物,特別是用戶創造的內容,90%都是垃圾。

過度側重硬件品。布坎南指出,由於CES 展會傳統上重視硬件而非軟件,從而與Facebook、Twitter、App Store、iOS和Android等平台的應用廠商漸行漸遠。但事實並非如此,至少在CES統治科技行業展會的年代,並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一時轟動並不代表成功。幾年前,我連續兩屆CES都對一種名為SED TV的技術印象深刻。但這一技術最終並未成功推向市場。即便布坎南為描述CES黃金時期所舉的例子——Palm Pre的發布,也只是讓人不禁意識到一個殘酷現實,那就是在CES展會上引起轟動的品,並不見得以后就一定取得成功。

微軟缺席影響甚微。在拉斯維加斯,微軟品CES展台曾經琳琅滿目,但那些都是待售品,也就是說,它們並不具備顛覆整個行業的實力。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以往每年發表的主題演講,不過是在宣傳SPOT智能手錶、攜帶型媒體中心(Portable Media Centers)、Surface平板電腦這些並未引起太大轟動的品。隨微軟的缺席,CES沒準會真正成為一個讓人們準確把握未來科技發展脈搏的舞台。

微軟觸角無處不在。本周一晚上,當高通CEO保羅·雅各布(Paul Jacobs)發表CES揭幕主題演講時,他歡迎了一位特殊的嘉賓——鮑爾默。微軟還向部分記者展示了Surface Pro平板電腦。Windows 8的身影更是無處不在,正式亮相CES的許多廠商,都推出了採用微軟最新作業系統的PC和平板電腦品。微軟高明之處恰恰在於,它沒花一分錢,卻讓自己的觸角伸向CES每一個角落。

[NT:PAGE=$]

或許應該稱為“元件電子展”。包括博通在內的許多公司此次帶來了驅動消費電子品的技術,但他們往往躲在國際會展中心某個角落的私人會議室展示這些技術,而非選擇在中心舞台上正大光明地表演。更重要的是,這些廠商展示的只是他們現階段正在開發的技術,暫時不會整合到消費品中,比如像下一代視頻解壓晶片等真正創新的技術。簡而言之,他們參展只是為了讓人們先睹為快。

“影子CES”吸引眼球。在CES舉辦期間,主辦方也會舉行一些晚間媒體活動,比如“Digital Experience”、“ShowStoppers”,這些虛擬展的舉辦地不在拉斯維加斯國際會展中心(LVCC)或威尼斯人酒店(Venetian),而是在某個酒店套房,甚至是在任意一條街道拐角。“影子CES”活動同樣能帶給人無窮樂趣:雖然沒有正式“出席”CES,但你在拉斯維加斯的幾天時間仍然收穫頗豐。

嘲諷海信不可取。布坎南指出,CES的黃金展位曾經屬於微軟,如今卻被廉價電視廠商海信所佔據。他認為,這也是CES走向沒落的一個縮影。但我曾經出席過許多電子品展,依稀記得三星還是低端日用品廠商時,也曾參加過此類展會,它當初的角色稍顯尷尬。我並不是說,十年以后,海信會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在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如果真有這麼一天,我至少不會感到吃驚。

當然,我也很贊同布坎南的部分觀點。例如,CES已不再是科技行業現狀的真實寫照,更像是一個不完整的數據轉儲站(data dump)。但問題是,雖然它不完美,雖然它令人失望,不過它仍然頗具價值。我來改編英國戰時首相丘吉爾評價民主的一句話,來作為本文的結尾:“除了其他所有的展會外, CES是了解科技行業最新趨勢的最壞形式。”(清辰)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