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連線:中國電子巨頭欲借CES打開美國市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美國《連線》雜誌網絡版周三撰文稱,雖然海信和華為等中國電子巨頭已經在國內市場家喻戶曉,但在美國卻默默無聞。盡管他們代工的品已經吸引了不少美國消費者的關注,但自有品牌設備卻遲遲未能打開銷路。為了開闢這個全球最重要的消費電子市場,這些中國廠商紛紛加大了國際消費電子展(以下簡稱“CES”)的宣傳力度,希望樹立更好的品牌形象。

以下為文章全文:


加大宣傳

你可能聽過這樣的抱怨,由於蘋果、亞馬遜、谷歌和微軟都不再參展,拉斯維加斯CES已經過時了。

但對於希望拓展美國市場的中國硬件廠商而言,CES卻至關重要。很多美國人或許從未聽過海信、華為、海爾、TCL、中興等中國品牌,但正因如此,CES才成為他們接觸美國大市場,從默默無聞走向家喻戶曉的重要渠道。

“美國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海信副總裁林瀾說,“我們曾經說過:如果只在中國和其他國家成功,但在美國卻無所作為,那我們就算不上大品牌。”

海信在美國遠算不上大品牌。2012年,該公司在美國實現銷售額6億美元,但多數都源自為零售商代工的電視機,包括百思買的Dynex和Insignia。但現在,他們希望打響自己的品牌。

數十年來,微軟一直都是CES最大的參展商之一,在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的中央大廳佔據整整一角。當微軟決定退出CES后,海信便搬到微軟原先的展台。這個9600平方英尺(約合892平方米)的展區擺放了32款不同的電視,尺寸從32英寸到110英寸不等,几乎涵蓋了電視所能具備的所有功能:Google TV、Netflix等流媒體服務、3D、OLED、4K超高清、或厚或薄的邊框、或黑貨白的外殼、或鉻和鋁的材質。

無論索尼、三星、夏普、LG、松下、Vizio和其他美國家喻戶曉的電視品牌推出什麼品,海信都有與之對應的設備。

另外還有家電:冰箱、洗衣機、烤箱、空調、藍光播放器,甚至是Google TV機頂盒。很少有哪家CES參展商會像這家中國國有企業一樣展示如此廣泛的品。不過,除了沃爾瑪、亞馬遜和好市多網站外,海信的品在美國卻難覓蹤跡。

除了有關國家安全的報導外,身為全球第二大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的華為,同樣在美國大市場鮮為人知。一邊是三星、索尼和高通發布會的人頭攢動,另一邊卻是海信華為展台的門庭冷落,二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NT:PAGE=$]

華為終端業務CEO余承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國是該公司未來的重要市場。雖然海信想要涉足所有的消費電子和家電領域,但華為卻專注於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但目前為止,多數美國運營商都未銷售該公司的品牌品。

“你的網絡可能是由華為建設的。你已經在使用我們的技術了,但你卻渾然不覺。”余承東說。

強化品牌

這便引出了問題的焦點。品牌諮詢公司Global Icons CEO傑夫·勞特曼(Jeff Lotman)表示,與很多中國公司一樣,海信和華為可以生與競爭對手同樣優秀的硬件,因為競爭對手的硬件品之前可能就是由他們代工的。不過,代工雖然可以創造利潤,但卻無法獲得消費者的認知度。

“有些大公司實力強大,但在美國卻几乎無人知曉,他們很難在這裏取得進展。”他說,“但要扭轉這一現狀並非全無可能。三星曾經以低端手機和廉價電視著稱,但現在,他們已經成為頂尖電視和智能手機品牌。”

在收購IBM旗下的ThinkPad品牌之前,聯想曾經為其提供過多年的代工。聯想在PC市場取得的成就,正是海信和華為在電視、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發展目標。

市場研究公司Display Search移動分析師保羅·賈格農(Paul Gagnon)表示,這些企業想要成功,就要在今后幾年持續參加CES,以便吸引外界關注。

“倘若海信或其他任何中國企業在美國舉行自己的新品發布會,可能無法吸引媒體關注。”賈格農說,“三星、蘋果、谷歌都通過自己的活動展開了宣傳,但這些公司卻需要通過CES來提升自己的口碑。”

海信北美銷售主管彼得·爾德曼(Peter Erdman)也認同這一看法。他說:“CES對我們極其重要,這是我們的展示平台。我們之前很多年一直在努力開發業務,但今年的規模終於讓很多人知道了我們,所以必須向他們展示我們的形象。“

挑戰猶存

爾德曼表示,今后一年間,海信電視將開始在更多美國零售店出售,從小型地方性商店到全國連鎖。他還補充道,他正在與塔吉特百貨和山姆會員店展開談判。爾德曼稱,海信電視的售價大約會比三星和LG的品低10%至20%。[NT:PAGE=$]

不過,與其他國家相比,海信去年在美國的6億美元銷售額實在不值一提。該公司過去9年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電視廠商。2012年,海信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高達110億美元,海外市場的銷售額也達到20億美元。

華為剛剛在CES上展示了兩款品,一款是全球屏幕最大的智能手機——6.1英寸的Ascend Mate,另外一款則是號稱全球速度最快、性能最強的智能手機——5英寸的Ascend D2。華為在去年的CES上展示了當時全球最薄的Android智能手機Ascend P1。

但目前為止,美國四大運營商(AT&T、Sprint、T-Mobile美國和Verizon無線)均未出售Ascend手機或平板電腦。T-Mobile曾經以MyTouch自有品牌出售過華為的品,還出售過一款7英寸華為平板電腦,但也是以T-Mobile Spring Board品牌銷售的。余承東說,華為正在與美國運營商展開談判,希望最終將品引入美國。

海信副總裁林瀾表示,他目睹過其他中國企業做出的優秀和糟糕決策,他相信海信不會陷入華為和其他中國公司目前所遭遇的困境。

“美國人喜歡新東西,他們喜歡創業者。”他說,“我們認為三星像是在食物鏈的頂端,對吧?他們擁有各種優秀的品,但就質量和質而言,我看不出他們的品與我們有什麼區別。”

市場研究公司Current Analysis分析師彼得·韓(Peter Han)認為,海信、華為與三星、蘋果之間的差異不在於技術、零部件或硬件參數,而在於品牌聲譽和營銷技巧。

“摩托羅拉、HTC、LG等老牌製造商很難與三星和蘋果競爭,華為或其他剛剛進入美國的新企業更不行。”他說,“問題在於他們在這裏的品牌認知度為零。這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尤其是當他們加大宣傳力度時,但即使是索尼這樣家喻戶曉的品牌也很難在美國市場銷售手機。”(書聿)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