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班沒落史:對諾基亞未來仍意義重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4-08 08:50
導語:美國科技網站ZDNet周末刊文稱,當諾基亞2011年決定放棄塞班系統時,塞班就已被宣判了死刑。諾基亞目前正在新興市場應對Android手機的挑戰,那麼歷史是否會重演?
以下為文章全文:
盡管目前已嚴重滑坡,但在2000年至2010年的中后期,塞班曾取得過巨大的成功。在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塞班手機的出貨量十分巨大,即使現在出貨量仍然很大。
當前,業內人士對諾基亞作業系統戰略的討論集中於Lumia手機的出貨量,而塞班生態系統曾經的龐大規模和創新似乎已被遺忘。
2007年中期,諾基亞和塞班是排名領先的智能手機廠商和系統。塞班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達到65%,而全球50%的手機上都帶有諾基亞標誌。諾基亞和塞班的結合是歐洲公司獲得成功的一個典型案例:芬蘭的諾基亞製造了耐用而創新的硬件,而英國的塞班則設計了軟件,使手機功能突破了打電話和發短信。
盡管存在爭議,但許多人仍然認為塞班是智能手機的發明者。屏幕尺寸較大、以數據業務為中心、能運行應用的手機在目前看來並非什麼創新,但當2000年愛立信的塞班手機R380發布時,這確實是一款與不同的品。
塞班:“Android之前的Android”?
目前,Android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約為3/4,但Android賴以成功的許多元素早在多年前的塞班系統中就已出現。在被諾基亞獨占之前,塞班曾與Android類似,被多家主流手機廠商,包括三星使用。這樣的開發策略在此前的手機行業中並不多見,但目前已成為司空見慣的做法。
此外,塞班平台上也有許多第三方軟件,這在當時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趨勢,但對智能手機廠商的好處已得到體現。實際上,這也是蘋果成功的基礎。
塞班甚至考慮開發一款應用商店,並使作業系統應用至除手機以外的其他設備,例如游戲主機。不過,該公司的計劃並未成為現實。塞班同時也意識到了觸摸屏和大尺寸屏幕的重要性,並針對這樣的手機提供了用戶界面。這包括針對觸摸屏的Series 90和UIQ(不過當時只支持觸摸筆操作,而非手指的多點觸控),以及針對大尺寸屏幕的Series 80。塞班甚至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支持網絡瀏覽,包括在2006年就開發了基於WebKit的瀏覽器。目前,WebKit瀏覽器已被整合在蘋果和Android手機中。[NT:PAGE=$]
此外,塞班也採用了開源的開發模式,而這正是Android后來採取的模式。諾基亞2008年時收購了塞班的剩餘股份,並將其轉型為非盈利的塞班基金會。
這樣的舉措很有意義,但並未給諾基亞帶來回報。第一個開源版本系統於2009年發布,這意味手機廠商直到2010年才可以使用該系統。當時蘋果和Android都已起步,並呈現上升勢頭。諾基亞不得不再次調整了塞班的發展方向,收回了開發的主導權,並將塞班基金會轉型為一個授權組織。
盡管理念領先於時代,但塞班並未在智能手機市場獲得先發優勢。
應用和生態系統
你不會利用手機去推銷生態系統,只會使用生態系統去推銷手機。塞班一直在示好並鼓勵第三方開發者。早在2005年,塞班就啟動了塞班簽名項目,這一項目給第三方應用添加塞班認證,因此應用無需經過專門測試機構的檢驗。這意味塞班應用面向用戶的發布將更方便、速度更快。在iPhone發布時,塞班平台上已有1萬款應用。
然而,根據塞班前高管大衛·伍德(David Wood)和聖何塞大學教授喬爾·韋斯特(Joel West)的一篇學術論文,塞班智能手機上的后續軟件銷售一直表現低迷。而盡管1萬款應用不是很多,但塞班花費了7年時間才實現這一成績。作為對比,蘋果在發布iOS第一版SDK(軟件開發包)的一年多之后就實現了這樣的目標。
蘋果的迅速成功和塞班的坎坷發展都是因為同一個原因:應用商店。通過統一的數字商店,蘋果幫助用戶更方便地購買應用,而塞班從來沒有採用過這樣的方式。諾基亞於2009年推出了Ovi Store應用商店服務,銷售塞班應用,但這時諾基亞已落后於iOS、Android和黑莓系統,這些系統的應用商店早在2008年就已推出。諾基亞隨后放棄了Ovi品牌,而應用商店也轉而採用諾基亞自身品牌。
曾於2005年至2008年擔任塞班業務主管的尼格爾·克利福德(Nigel Clifford)目前已是Procserve的CEO。他認為,缺少統一的應用商店是塞班的一個致命失誤。他指出:“沒有資源的人若想自行開發將非常困難,而開發和維護成本也很高。”
塞班的應用策略還存在另一個問題。在塞班的底層作業系統之上有4種界面,分別為S60、S80、S90和UIQ。盡管底層作業系統一致,但針對某一界面開發的應用無法在其他界面中使用。盡管代碼元素可以重用,但假設開發者希望編寫適用於S60和UIQ界面的應用,那麼不得不開發兩款不同的應用。這是一個明顯的缺陷,而塞班卻對此一無所知,甚至在全盛期也是如此。[NT:PAGE=$]
克利福德表示:“不幸的是,三方面問題影響了塞班的發展。首先,塞班收取授權費(我們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其次,塞班缺少隨系統一起開發、統一而完整的的界面。第三,應用和生態系統社區呈現碎片化。”
他同時表示:“我們希望能控制后兩個方面,但手機廠商為了自身利益而堅持自主權,因為它們將其視作各自品和公司的差異化元素。因此它們自行開發,而不是讓我們隨系統一併開發,從而創造類似蘋果的統一用戶體驗,使塞班在面對Android、蘋果和RIM競爭的情況下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
塞班手機的起源
實際上,以上這些並非塞班系統滑坡的最主要原因。Android和iOS發源於計算機行業,而塞班則是一款完全以手機為中心的作業系統,其起源可以追溯至90年代的PDA(個人數字助理)市場。
市場研究公司Ovum首席分析師托尼·克裡普斯(Tony Cripps)表示:“在發展初期,關於塞班系統架構的一些決策就已決定,在調整用戶體驗,以支持觸摸屏和手勢操作方面,塞班將不太具有靈活性。”他認為:“塞班失去了動力,用盡了研發潛力,尤其是在更高端設備市場。塞班成為了一款失控的軟件,在調整用戶體驗方面帶來了巨大挑戰。”
韋斯特和伍德則總結稱:“塞班受到遺留代碼和龐大裝機量的限制,從而無法應對蘋果和谷歌更現代API(應用程序介面)和更優秀開發工具的挑戰。蘋果和谷歌都是從頭開始。”
塞班最終的失控並不令人驚訝。根據塞班基金會前主管李·威廉姆斯(Lee Williams)的說法,除了繼承自Psion的遺之外,塞班還受到合作伙伴和整個行業的限制。
他表示:“在塞班基金會成立時,為了發布品,我們需要在全球超過200家運營商網絡中獲得認證。我記得在某次認證中,塞班需要滿足1萬項要求,隨后才能使品進入該運營商網絡。運營商的要求多種多樣,例如是否包括對WiFi的支持,以及菜單以什麼樣的方式顯示等。分析師和媒體人士認為,塞班系統的陳腐和限制實際上來自行業中其他公司的要求。”
塞班曾一度是高端平台,但這一平台的發展最終走向停滯。塞班未能在競爭中快速作出調整,吸引應用開發者。
當塞班基金會成立,而諾基亞決定對塞班系統開源時,諾基亞希望能解放塞班,包括取消授權費,打破封閉性,並避免供應鏈廠商綁架塞班。
通過開源,塞班基金會希望給運營商帶來信心,推動運營商持續投資這一平台。一些積極的跡象出現:通過走向開源,塞班擺脫了諾基亞的主導,並且不再需要授權費。塞班基金會還採取了其他措施,通過統一的塞班S60用戶界面來解決碎片化問題,並通過Qt軟件層使應用在MeeGo、S40和塞班之間的跨平台移植更簡單。
針對應用和生態系統的問題,塞班基金會也做出了努力。諾基亞當時發布了自主品牌應用商店,而非塞班應用商店,這引發了激烈的討論和衝突。隨后,塞班基金會開始開發塞班應用商店,並提供了API,供第三方在此基礎上進行訂製。例如,一個只開發了5款應用的小開發者可以利用這一API創建只包含這幾款應用的迷你應用商店。一個更優厚的條款是,應用開發商可以利用塞班基金會的渠道去銷售,而不必與該基金會進行收入分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