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機智堂:飛機上的WiFi靠譜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29 17:41


我們都知道,在飛機上被提示最多的就是關閉手機等通訊設備。不過,在飛機進入平穩飛行階段后,筆記型電腦和平板等設備則是被允許打開的,而在使用這些設備時難免會有上網的需求。那麼,在萬米高空怎麼上網呢?


地空互聯的兩種方式

目前來看,在飛機上實現接入互聯網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與衛星連接,再利用衛星與地面通訊實現互聯網接入;另一種是通過與航線對應的地面基站相連,再將4G或3G網絡轉換成WiFi實現寬頻服務。

以上的兩種方式在國外均已經實現正式商用,不過在國內還都處於測試階段。比如,美國空中Wi-Fi供應商GoGo,就是利用在全美地面的3G網絡基站為飛機提供互聯網服務。

此前,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也試飛了互聯網航班,2013年的首飛就是基於衛星通訊,實現空中的互聯網服務。不過,由於頻寬有限,整個航班不尚足1Mbps,而分配到每位乘客身上就更少了,所以只能進行特定的網頁、應用和郵件等文字內容加載。

而在今年4月,中國移動和國航又進行了“地空寬頻通信”測試,將4G信號轉換的WiFi網絡在萬米高空實現上網,相比之前的衛星通訊網絡頻寬提高了很多,最高可達到100Mbps,基本上能夠提供完整的互聯網體驗。

空中上網為何難普及

以上的兩種空中上網方式成本都比較高,以已經商用的空中WiFi供應商GoGo為例,1MB數據傳輸給飛機的成本大約是20美分,那麼1GB數據的成本高達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248元)。

並且兩種地空互聯方式各有利弊,其中,衛星通訊可以實現全球覆蓋,但是頻寬有限,上網體驗較差;而地空寬頻則前期基站建設投入較高,並且只能在有陸地經過的航班上提供服務。

目前來看,由於天地互聯的成本太高,並且盈利前景並不明朗,美國最大的空中WiFi服務商GoGo至今還在虧損。所以,國內航空公司對於空中上網的商用推進積極性不大。

國內空中上網現狀

所以,國內航班上最常見的所謂WiFi服務基本上還都是基於區域網路,就是當乘客連接飛機上的免費WiFi后,只能訪問特定的頁面,瀏覽航空公司在飛機上預先內置好的內容,並不能真正接入互聯網。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方式的機上WiFi,手機仍然是被禁止使用的。因為手機占用的無線頻段較多,並且在空中與地面基站距離較遠,手機會自動開啟最大功率搜索信號,這就有可能幹擾飛機上電子通訊設備。而即使你在飛機上打開手機,也是沒有信號的。

總體上來看,飛機上接入互聯網從技術上來已經完全可以實現,只是受制於成本等因素,其應用範圍還不夠廣泛。目前,國外已經有航空公司在部分航班上提供付費的空中互聯網接入服務,而國內各大航空公司還處於商用化探索階段。(郭靖亮)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