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帶路黨一騎絕塵!追or不追?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以高階裝備制造和一帶一路概念的所謂帶路黨,近日走勢強勁。立體度尋找帶路黨中熱門股。附申萬研報《國家市值管理是必須選擇》

何謂“帶路黨”?"高階裝備"概念股 + "一帶一路"概念股


漲停板前列的,大多是“帶路黨”成員。所以,短期來看,有必要對於這個主題概念給予足夠重視。

高階裝備

一帶一路

專心做上升結構沒有破壞的熱門股。

牛股,總是會先創出新高的。

那么,今天我們又談到了“帶路黨”,結合起來,就是尋找“帶路黨”中,震盪結構選擇向上,國企大盤,剛剛創出本輪新高的票。

國家市值管理是必須選擇

來源:阿爾法工場

主講:申銀萬國首席規則分析師 王勝

成長股輪動

市場進入縮量之后,前期上漲較快的券商股短期面臨一定休整的壓力,券商股作為整個藍籌龍頭代表性的標桿行業,一旦券商進入休整,整體的藍籌也會進入休整狀態。

市場風格會從之前單一的藍籌為主的表現,轉向於整體比較平衡的狀態,有一部分錢會進入成長股和主題中,試圖做一定的輪動來獲取超額收益。

上周已經看到,從軍工到傳媒到環保到計算機,已經進行了一輪輪動。在主題快速輪動的過程中,前期滿倉踏空的大部分投資者,這段時間都會笑一笑。

只要不盲目追漲一些主題,手中的成長性倉位這段時間都會給你的凈值帶來提升。我預計整體的提升在5%~10%左右。

國家市值管理

在2015年,市場仍然會有繼續向上的機會,這一點大家不用懷疑。

整個國家市值管理,或者說對股票市場或資本市場在改革和創新中扮演的角色是有所期待,相應上政策也有所準備。

股票市場承擔很多未來任務,我國整體資產負債率是比較高的,必須增加權益類來解決現有的債務融資問題和風險,比如國企改革,甚至養老金問題,通過股票市場來解決。

但是,這個解決又希望是一個緩慢上漲的過程。

前期創出了1.2萬億的天量,我們知道m2總量也就是100多萬億,如果按照現在每天1.2萬億簡單線性推算的話,半年就把m2轉一筆,這么高的量已經影響到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所以,未來國家一定會通過對兩融業務相應的引導,通過輿論引導,對市場適度降溫,市場會進入一個相對縮量格局。

增量資金是誰?

大方向上,整個居民大類資產設定已經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的原因來自整個利率水平的下降,使固定收益類產品設定價值出現下降。

以前,假如我是保險公司,買債,或者買類城投相關的固收等,這些收益率在11%~12%,甚至更高。

但未來跟城投相關的收益率已經大幅下降到7%以下,這類固收類設定價值大幅下降。

而同時,在房地產市場,過去十年是普通老百姓家庭大資產設定中非常重要的方向,也在悄悄地發生微妙變化。

我們不認為這是房價的頂部,但是看20年的話,很多一線城市的房價不是頂部,但是居民大舉增加房地產設定已經不是一個現實。

畢竟房價在現在位置上的任何上漲都會造成更大的資產泡沫,對我們整體國家意志造成一定傷害,房價如果上行受限或者出現中長期拐點,那么投資者或普通老百姓將資產設定哪個方向上更好?

在這個時候,正好出現了股票市場,這個市場原先是一個存量博弈的市場,沒有增量的錢,就不會有掙錢效益,沒有掙錢效益,就沒有增量的錢,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原先可以認為是一潭死水,波動率大幅下降。

但是,在今年政府啟動了很多各種各樣的舉措,比如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允許加杠桿、跨界成長炒作比較寬容,導致整個市場賺錢效應上行。

具體的邏輯我就不細說了,更多的是政府的一些主觀能動性,通過政策上的一些微調帶來的股票市場的賺錢效應。

這時候,房子也不好,固收類產品也不好,股票市場告訴你賺錢效應提升了,於是居民的大類資產設定發生了悄悄的變化。

這個設定量有多大,很多人測算了中國房地產的財富量,假設把房地產財富量全部搬到股市會產生多少,測算了居民儲蓄存款有多少,假設把居民儲蓄搬到股市會有多少。

這個邏輯聽上去很有道理,但肯定存在一定問題,假設把房地產財富量搬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到股市,聽上去增量錢很多。但與此同時,必然伴隨房地產價格大幅下跌。

而一旦房價下跌,股市上漲基礎將面臨巨大挑戰,所以不能簡單去看這個問題。

我反倒相信,居民理財的大類設定會發生變化,或者說高凈值人群的高階資產會更多的向股票市場轉移。

舉一個例子,我跟幾大銀行的私行部和資管部有一定交流,比如某銀行上海私行部,去年一年從100多億發展到今年3500億,過去給高凈值人員做大資產設定時,權益類資產的不超過300億,但是到明年要達到1000億。

與此同時,保險大資產設定過程中,它的權益設定是歷史最低,所以必然會上升。

這個怎么量化。

舉一個例子,在2007年大牛市,某大保險公司的權益類資產是5000億,之后,我們知道保險資產規模是每年剛性增加,但它的權益類規模不斷下降。

截至今年半年報時,這家公司權益類設定降低到1300億,也就是說,它的權益類規模從巔峰牛市的5000億降到了現在的1300億,但與此同時,它管理的資產總規模是大幅上升,意味著它的權益類占比是大幅下降的。

因為錢離開了實體經濟,進入虛擬經濟,進入理財領域或者進入資產管理業后,不會輕易離去。

接下來,如果他有一定回升,或者2015年,由於固收類收益不好,房地產設定不是重點方向,未來做為一個專業機構或者高凈值人群,設定時必然要增加權益類的設定。

這就決定了股票市場明年會很熱鬧,往年跌200點,市場一片靜悄悄,但明年跌200點,就會有更多加杠桿的資金進入股票市場中來。

這就是錢的特殊屬性,資本是不斷獲取更高回報,當實業整體回報率不高時候,當房地產行業原來作為唯一的高回報率行業的中長期回報在下降的時候,股票市場會成為大家唯一的選擇。

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年的市場會有相應的增量資金,對市場不應該太過悲觀。

“波動”大

明年市場的波動性會非常大,波動性有三點

第一點,我們知道明年有大量邊際交易者來自於外資,但是滬港通開啟后進來外資的錢是有限的,沒有看到很多錢進來,這里有很多原因。

比如說,在滬港通結算過程中,在賣出時,需要把股票交給相應的券商,這部分券商的信用風險等等存在一定問題。

比如說,我是一個香港qfii,我現在要賣股票,我要把我的股票交給香港一個小券商去賣出,這個小券商直接擁有我的股票,而我不能保證他賣了股票后一定會把錢還給我。

這個實施過程其實是有信用風險的,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問題這里不細說。

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大格局上,中國資本市場放開是大勢所趨,這些小問題最終都會解決,外資進入就是大勢所趨,包括mfci及其他各種情況。

如果外資的錢不斷涌進來的話,剛開始時給我們帶來增量資金,但是到一定程度上,會放大我們的波動,外資是不講政治的錢,人家在撤離時是不會聽我們監管當局視窗指導的,所以他們其實會放大市場波動。

第二個,放大市場波動的錢是融資融券盤的錢。

我們知道融資融券盤是加杠桿的錢,但面臨特殊情況下他們往往進行強制平倉。

舉例來說,獐子島(002069,股吧)現在是跌停板打開了,但是如果獐子島的跌停板沒有打開,而是十個跌停板,或者說成飛整合(002190,股吧),里面有13億融資盤,假如它的連續跌停板超過了四個或者五個,那么券商必然要對你持有成飛整合股票的倉位進行相應強制平倉,但是跌停你賣不掉,只能平你倉里其他融資盤的股票,這會導致其他股票被拋售,所以融資盤實際上會嚴重放大市場波動。

還有一個可能放大市場波動的原因是明年整個市場會有很多新金融工具的誕生,比如etf期權等。

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新金融工具,以前a股市場做空機制不多,只能做空滬深300,但以后會有各種各樣新金融做空工具出現,就會有人通過各種各樣的利益去做空這些公司,所以明年市場波動會很大。

落實到指數判斷上,我們覺得明年可能看到3500點,甚至更高,不排除這一輪下行看到2800點,或者明年某個時段低於2800點,但整體上屬於寬幅震盪。

藍籌“主題”

傳媒行業,我們知道,按照國家的規劃,成為國家的一個支柱產業,也就是5%的gdp占比,但現在市值占比已經達到8%,所以今年一整年傳媒行業都沒有大幅度的上漲,市場還是很有理性和價值的。

對價值股來說也是一樣的,現在其實無非是在找理由對它相應的價值進行恢復性上漲,各種各樣的理由都出來了,比如說一帶一路、高分紅和滬港通,這些都是一個主題形式讓藍籌找到了上漲的空間。

如果我們看得更長,可以認為,藍籌上漲是有其時代背景的。

中國的gdp從2009年的12%和2010年一季度的12%開始一路下行到現在7%左右。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成長股選股成功率是大幅下降。

換句話說,12%gdp上找成長股和7%gdp上找成長股的概率可能差的不僅僅是一倍的問題。

以前我們是成長為王,簡單的尋找成長股就是最好的投資規則,但未來價值與成長將呈現平行世界的狀態,你可能不得不去重視價值股的投資方式。

在gdp下行的過程中,無風險利率也出現了明顯下行,那么以前你買11%~12%的信托產品是很常見的,但現在信托產品也賣到了6%~7%,甚至部分理財產品也就3%~4%,更多維持在5%左右,在這樣的狀態下,你再看股票市場上一些藍籌股,它的分紅收益率能達到7%~8%,那你就會覺得這些股票開始有一定的設定價值。

價值股的崛起是有其一定道理的,但正常情況來講,我們買價值股肯定不是簡單地為了賺取它的分紅收益,更多的是希望它的估值能夠有擴張。

假設一個銀行股現在給5倍pe,那給它5倍、6倍、7倍、8倍其實都是合理的,但從5倍到8倍pe,其實漲了很多。

講這個話會有很多爭議,很多人要說長期來看,這些藍籌股價值,沒有未來,市值不會成長的,我不應該買它。

這話聽上去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應該去買白馬成長股,業績成長好,每年30%~40%成長,市值200億、300億,這些公司未來可以漲到2000億、3000億市值,我應該買它。

但實際上這里面存在嚴重問題,在上一輪價值股的牛市中,那個時候價值股也是一種成長股,比如說三一重工(600031,股吧),花了好多年時間才漲了10倍,但是現在呢,我們大部分的成長股,其實在過去三年結構性牛市中已經完成了10倍甚至20倍的上漲,而且市值占比也快速上漲。

前面已經提到,傳媒業的市場已經占到市場8%,這里指的是包括美股、中概股,以及香港上市的中國的互聯網公司。

這個情況下,新興產業的整體泡沫其實並不小,但是價值股票的估值還有回升空間。

換句話說

你要讓傳媒的8%占比下降有兩種辦法,第一種是傳媒股票下跌,第二種是傳媒股票不跌,但是傳統股票的市值上漲,這樣的話把傳媒市場占比重新降下來,消除它的泡沫,我覺得后者的概率更大。

我覺得明年藍籌還會進一步做各種各樣的修復,無論是以國企改革之名,還是一帶一路之名,還是各種各樣其他之名,反正都看到他們的上漲。

這一輪已經看到了券商和金融股的修復,我覺得明年還有更多低估值藍籌股的修復,但是,不代表新興產業沒有機會。

"成長"買什么?

平行世界理論是我一直堅持的一個理論,新興產業未來還會有投資機會,只不過它的投資機會在一部分估值已經修復的白馬成長股,但這部分白馬成長股的估值並不便宜,所以賺的是業績的錢,明年最多賺占40~50%,但是很難翻倍了。

更好的投資,明年應該是選擇成長股中虧損的互聯網公司來買,現在這種公司不能上市,需要等到注冊制實施之后才能上市,但是實施之后我們要堅定參與,我們稱之為尋找中國的亞馬遜。

當然,還有新三板,我非常看好新三板,如果這里面大部分是從業人員的話,我覺得可以關注下新三板,買一部分新三板產品,我們覺得明年新三板是大牛市.

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家需要新三板創新泡沫,然后這個新三板當中大多數是細分領域的龍頭公司,同時是初創型公司,還是真正的科技創新公司。

盡管公司質地沒有那么好,但是由於流動性折價導致他們的pe非常便宜,很多新三板公司的pe還在20倍以下,我指的是靜態pe。而a股市場上,創業板公司動輒70倍靜態pe。

很重要的原因是流動性折價。

但這個東西會變化,今年我們新三板公司是做市商制度,是marketing maker,做市商制度的特點就是做市商和交易者協商定價.

那么這個過程中會發生什么情況:

假設一個股票,你報價13塊,但是另外一個人和做市商認識,兩人協商決定12塊成交。你會發現你掛了13塊的單子根本就不成交。

但是這個事情明年會變化,明年你會看到新三板變成連續競價機制,一旦變成連續競價制后,它的流動性有所改善,流動性改善,流動性折價就會消除,於是市場就會迎來制度性的整體上升。

更重要的是新三板的股東是不舍得攤薄自己的股權,因為他們都希望轉板后獲取更多的財富,這個與二級市場上的大小非瘋狂減持形成鮮明對比。

他們不減持,但是涌進去的資金有很多,因為大家都希望去投資這個還未被開辟過的新戰場,涌進去的錢的大量增加和里面產業資本愿意拿出來分享的籌碼的嚴重的不對稱和不均衡將導致明年新三板市場大幅上漲。

這個是新興產業里面我最看好的一塊市場。

"行業"配什么?

談好了這個總體的大類設定,剩下的就是a股市場行業設定上還應設定哪些東西?

第一個,傳統行業中券商股,從國慶節之后一直到現在,一直再推,已經漲了很多,現在我的想法就是可以修整的話,可以適當做一部分減持。

然后,我建議去看看建筑行業(程老濕說的“帶路黨”主要來自建筑),當中有很多股票有待於去做估值修復,相應的很多標的可能都跌了好幾年,因為整個地產基建不好,估值非常便宜,具備向上的一個彈性。

在傳統行業中,當然大金融中銀行還有一定修復空間,包括其他一些業績存在拐點的周期性行業,還有很多,這里不一一細說。

在新興行業中,我們重點關注的是“后服務”方面,我們的分析師也寫了很多關於汽車和房地產后服務方面的報告。

我覺得中國現在是存量經濟,未來會有一個轉型,在轉型過程當中,比如說汽車,汽車數量這么多,為汽車提供服務的行業一定會得到非常好的發展,與此同時,比如房地產,本身賣房子不一定賣的動,但是已經有這么多房子已經銷售出去,形成相應的社區是需要各種各樣的服務,這些提供后服務的東西肯定會有很高行業景氣度。

當然,還有很多,比如體育、互聯網,醫藥中的生物醫藥、醫藥服務,我覺得這個代表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總體來說,新興行業選股成功率將比2014年大幅度下降,2014年選股成功率可達到80%,明年可能就18%。

明年需要腳踏實地的研究公司基本面,去尋找超預期的東西,這點比2014年簡單的看風在哪里就投資的難度要高很多。

主題方面,我們建議關注國企改革、一帶一路等,那么,談的比較少的,我建議可以看一下“十三五”規劃和“十二五”規劃的變化,明年10月份“十三五”規劃公布,二三季度可能出現炒規劃變化的一個時間點。

q`a

q:能談談實體企業如何利用兩融業務發展嗎?

a:實體企業要利用兩融,不是那么容易,我個人覺得兩融利率比較高,實體企業利用兩融實際上不劃算。你們要想通過這個東西降低融資成本的話,一定要非常好地利用好海外市場,海外市場融資成本才是真正的夠低,但要用一定結構化工具鎖定明年美聯儲加息引起的全球發達市場加息的風險,但整體來說融資成本肯定是比國內要便宜。

q:一帶一路,福建、京津冀應該可以持續炒作?

a:我個人覺得,一帶一路會持續,但是福建可能下周應該是階段性回調,京津冀、福建更多的是一個區域主題。

q:一帶一路,重點是新疆方向吧?

a:我覺得新疆肯定是很重要的方向,但是我傾向於建筑行業股票,肯定有除了新疆以外其他的東西。因為還有絲綢之路到底是海上還是陸上之爭。

q:注冊制明年會不會有機會?

a:我個人認為注冊制對小股票不是利空。注冊制反而會使一部分新上的互聯網虧損公司在明年表現的非常火熱,但是對那些沒有實實在在業績,天天炒殼資源,炒烏雞變鳳凰的轉型故事的公司來說不是好事情。

q:12月是否有一定概率重現96年12月后的暴跌。當時是12道金牌,和現在的市場逼空類似?

a:暴跌的概率不太大,但是盤中暴跌或者單日暴跌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整體跌幅很大的話,是跟國家意志相反的。

q:如何看待煤炭等上游能源行業的投資?

a:煤炭也會有一定的修復,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因為油價不斷下跌,但如果今年油價真的跌到50美金,那煤炭明年就存在反彈機會,客觀上電煤pk的過程中,過去電是收益,煤是受損.

在這個過程中,今年四季度已經開始有了政策上一些微妙變化,所以,一旦油價開始企穩,煤炭股將會迎來表現的催化劑,然后再有一些國企改革配合的,也會有一定上漲的。

q:請問迪斯尼概念版面時點在何時,其中股票疊加上海自貿區的標的有嗎?

a:迪斯尼我比較看好,我覺得這個是能業績的東西,既然能出業績,也不要太過於在於時點把握,如果有回調的話該買就買。

我覺得所謂的一年3000萬遊客的數是比較實在的,你想很簡單的道理,大人陪小孩周末坐高鐵到上海,過一個晚上,然后好好玩一下迪斯尼,我覺得這是一個家庭非常好的度周末的方式,明年一定會很火熱。

q:大金融明年還堅定看好嗎?

a:大金融我覺得挺好,這段時間券商可能確實漲太快需要休息下,但我覺得中國一定會炒出一個高盛,或者說有一家中國的券商市值一定會超過高盛.

盡管沒高盛的實力,但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一定會有市值超過高盛,上一輪工商銀行超過花旗銀行是一樣道理的。

q:環保股如何把握節奏?

a:環保也是一個快速輪動的過程,“水十條”出來之前還會保持相對強勢。但是問題在於商業模式已經被大家研究透了,重資產的商業模式,也沒法明顯提升你的估值,給不了很高。

后面唯一的就是地方政府這塊,以相應的43號文等各種檔案的負面影響,然后地方政府重新開始做事情,財政又有保障之后,那么會給環保的估值一定好處,業績也會有一定提升,但是客觀說,彈性不足。

q:如何看待現在稀土整合1+5?

a:我們覺得稀土整合這次是真的,整個反腐力度會落實到稀土整合上,但股票表現要結合整個有色行業的景氣度。

q:油價這么跌,明年整個寬鬆的貨幣政策完全無壓力吧?

a:寬鬆的壓力整體來說不大,cpi,ppi都在低位,但是如果過度寬鬆或者過度降息,將面臨人民幣貶值階段性無法控制的壓力,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考慮。

q:談談匯率走勢看法?

a:我們覺得如果人民幣國際化是大勢所趨,總體還是要升值的,但是波動性會加大,年中很有可能來一次比較大的貶值,然后再慢慢升回去。近期,這個貶值已經在發生。

q:有色板塊如何看?

a:今年六七月份的時候,我才推過,我覺得大方向上來說,油價下跌,有色整體的機會相對有限,但是,由於整體的周期性品種都在做一定的估值修復,所以最後也會輪到有色,市場可能會偏好其中稀土等基本面比較好的品種,因為它彈性比較大。

q:煤化工有關注嗎?

a:主要還是環保壓力,煤價在跌或者油價再跌,煤化工很難有大的機會。另外,做煤化工中大部分公司還有其他傳統化工產業,煤化工上升並不足以抵消傳統化工的下降,而且,油價也在跌。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