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香港長遠房屋策略出爐 10年建29萬公營房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2-17 10:25


 

图片说明
香港政府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昨出爐,推算未來10年房屋供應目標為48萬個單位。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香港政府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昨(16)日出爐,推算2015至2016年度起計10年房屋供應目標為48萬個單位,較去年長策會提出10年建屋目標增1萬個單位,主要原因是政府評估劏房戶數目暴增至86000戶,基層住屋需求大。新增的1萬單位將全數撥入出售資助房屋,令公營房增至29萬。消息指政府稍後將研究多項出售建議,包括以整幢方式出售公屋予綠表家庭。

《星島日報》報導,香港政府昨日公布長遠房屋策略報告,最新評估發現劏房問題惡化,全港居住環境欠佳住戶的住屋需求大增近2萬戶,因此決定推高未來10年房屋供應目標,由2013至2014度起計10年的47萬個單位,增加至2015至2016年度起計10年的48萬個單位。對於整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增至29萬個,當局表示至今已覓得興建25萬4000個單位的土地,佔總數88%。

香港計畫將1萬個新增單位全部撥歸資助房屋出售,令有關單位數目增至9萬個,公屋及私營房屋單位則分別維持20萬個及19萬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解釋,政府目標維持公私營房屋六四比,並回應社會及中低收入家庭對居屋等資助自置居所的渴求,又透露當局正研究豐富資助居所形式,但目前未有具體方案。

政府消息人士其後補充,過去一段時間從房委會、長策會和政黨聽到不少增加資助房屋形式的意見,其中一個是建議以整幢方式出售公屋予綠表家庭,政府稍後將一併進行內部研究,希望有嶄新概念之餘,亦可以善用土地資源。他直言,需要經過透徹考慮才能公布新資助房屋計畫,包括評估新計畫對現有其他資助房屋計畫的影響,以及是否應以先導形式試行。

對於有指當局考慮將居屋樓花期由落成前兩年提早到前四年,消息人士表示,需要再聽取社會人士的意見,但強調購買居屋的多是中低收入的家庭,推售遠期樓花會提高買家風險,「樓花期不可能太長,因現在即是政府經濟師,也難以看透三年以後的經濟情況。」

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應耀康承認,目前已覓得的政府土地,僅足夠提供2015至2016年度起計10年內的25萬4000個公營房屋單位,包括未進行改變土地用途的土地。換言之,在10年29萬個公營單位目標下,政府尚欠缺可建36000個單位的土地,即有12%單位仍未有着落。

當局在今年初曾透露,未來10年興建28萬公營房屋單位目標,當中的18萬個單位已成功覓地。問到何以在不足一年內,令成功覓地的單位數目可以增加7萬個之多,消息人士承認,部分土地仍需要進行改劃,但強調有關數字並沒有「水分」。

消息人士又重申,政府沒有魔術棒,提出長策是實事求是,面對困難,社會整體要面對土地不足問題,共同解決,「10年供應的滾動期,現在才開始一年,已找到土地可以興建25萬個單位,毋須那麼快就對能否達標感到悲觀。」10年房屋需求推算考慮住戶數目淨增長、受重建影響住戶、居住環境欠佳住戶及其他因素。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