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峙17小時後 雪梨恐襲至少2死3重傷 槍手為伊朗難民
鉅亨網新聞中心
人質逃離現場(圖:AFP)
挾持事件中一名人質正逃離現場(圖:AFP)
澳洲雪梨有槍手闖入市中心一間咖啡店,挾持多達逾20名人質,聲稱已在咖啡室及市內放置4枚炸彈,要求獲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旗幟,並與總理阿博特對話。警方在當地周二(16日)凌晨攻入咖啡店,結束長達16多小時對峙。現場傳出多響槍聲,傳媒報導至少2死3重傷,死者包括槍手,官方至截稿前未有宣布。警方稱,槍手是一名自稱教士的伊朗難民,疑是獨自犯案,動機未明。
香港《明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凌晨2時(香港時間昨晚11時)許,咖啡店突有5、6名人質衝出,未幾大批身穿防彈衣、頭戴頭盔的警員,在防彈盾掩護下,兵分兩路強攻入店,現場接連傳出槍聲及多次疑是震眩彈的閃光後,數名人質由警員護送撤走。醫療人員則進入大樓支援,其後有人質被人用擔架或輪椅運走,接受搶救。當局派出拆彈機械人到現場,至凌晨約2時30分宣布人質事件結束。
事發於當地時間周一(15日)上午9時45分,一名穿白衣、戴黑色頭帶、滿臉鬍鬚的男子,帶着裝有手槍的藍色運動袋,闖入位於雪梨馬丁廣場(Martin Place)的瑞士蓮咖啡店,挾持20多名店員及顧客。其中1名女子暗中報警,數分鐘後,大批身穿防暴裝備及手持自動步槍的警員趕至包圍出事大廈,派出談判專家與槍手交涉。
目擊者稱,槍手進店後即鎖上自動門,阻止他人進出,拔槍指嚇店員及顧客。有人質向母親發短訊,稱被困店內,雖然無大恙,但「不能說話」。
現場片段可見,槍手要求人質站在咖啡店的玻璃櫥窗前,高舉一面寫有白色阿拉伯文的黑色旗幟,其後店員獲准向其他人質派發食物。到傍晚時分,3男2女先後從咖啡店逃出,包括相信是華裔、操廣東話的店員陳埃莉Elly Chen。《星島日報》指,除了在涉事的咖啡店工作外,根據陳埃莉的社交網頁,她自2011年起就讀新南威爾士大學,正攻讀商科精算與金融學士學位。她也是游泳代表及州網球代表。曾就讀雪梨女子高中,之後升讀長老會女子書院,2010年在澳洲高考「澳洲高等教育入學等級」(ATAR)以99.25分畢業。
人質在櫥窗前舉起的黑底白字「清真言旗」(Shahada flag),寫有阿拉伯文伊斯蘭教條:「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作為宗教信仰基礎,這一教條在伊斯蘭世界不罕見,沙特阿拉伯國旗上便有同一句子。研究恐怖主義專家指出,極端組織希望借助教條的象徵性權力維護自身「威望與可信性」,因此廣泛使用清真言旗,難以單憑該旗幟判斷疑犯是否與ISIS或其他恐怖組織有關。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另有人質奔向在場警員時激動飲泣,亦有1人需送院留醫,情况良好。在鄰近大樓工作的電視台記者里森(Chris Reason)在Twitter表示,看見槍手發現有人質逃出時勃然大怒,向着餘下的人質大吼大叫,人質則顯得緊張、痛苦,雙眼紅腫。
《每日電訊報》報導,槍手曾要求人質向當地多間傳媒聯絡,又曾利用人質的facebook帳戶發布要求。曾與2名人質通電話的澳洲第10頻道電視台稱人質陷入歇斯底里狀態,又說槍手聲稱在市中心商業區及咖啡店內各放置兩枚炸彈,要求送上ISIS旗幟,並與總理阿博特對話。(接下頁)
[NT:PAGE=$]
澳洲警方周二凌晨採取突擊行動,結束長達16小時對峙,有人質需用擔架抬離現場,可見其腳部有血漬。
圖片來源:法新社/香港明報
《澳洲人報》報導,槍手是49歲伊朗難民莫尼斯(Man Haron Monis),他自稱伊斯蘭教士,據稱信仰極端,曾有案底,去年因協助謀殺前妻被起訴,正獲保釋。
馬丁廣場附近有多間政府機構及金融設施,包括澳洲儲備銀行、新南威爾士省首長辦公室、美國領事館等,而且鄰近鐵路站,人流眾多。事發後當局迅即封鎖馬丁廣場周邊地區,疏散民眾,商戶提早關門,雪梨海港大橋一度暫停通車。不過仍有數百民眾在封鎖線外圍觀拍照。雪梨歌劇院曾報稱發現可疑包裹,現場需緊急疏散,後證實屬虛驚。
首都堪培拉及墨爾本等城市加強戒備,增派警員巡邏。阿博特對事件表示震驚,呼籲國民保持冷靜,如常生活。
澳洲恐怖主義專家多爾尼克(Adam Dolnik)說,恐怖分子行動一般準備周詳,但今次事件中多名人質逃脫,反映挾持者訓練不足,行動鬆散,相信與恐怖組織無直接聯繫。另有專家認為挾持行動雖然粗糙,但造成廣泛迴響,與ISIS呼籲支持者自行策劃的恐怖活動模式脗合。
槍手莫尼斯是伊朗教士,反對澳洲協助美國反恐。
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星島日報》報導,槍手莫尼斯(Man Haron Monis)是伊斯蘭激進教士,由伊朗逃難來澳洲、曾涉及策劃謀殺前妻及多宗性侵犯案。他也以發送仇恨信件出名,對象是在阿富汗戰爭中喪生士兵的家屬,據說有的信件罵陣亡士兵是豬。
莫尼斯原名布爾杰迪,49歲,1996年由伊朗逃往澳洲,在澳洲改名為莫尼斯,並自稱為教長。莫尼斯早已引起傳媒關注,為抗議澳洲派兵前往阿富汗,他曾向殉國士兵的家屬發動「恐嚇郵件」運動。其中一名殉國士兵的遺孀蒂林表示,莫尼斯在信中指責她的亡夫是「兒童殺手」。有的信件則罵陣亡士兵是豬。
莫尼斯在2009年11月接受審訊時,自稱是和平分子,但後來將自己鎖在法庭內,以示抗議。法官在2012年裁定他向8名殉國士兵的家屬寄恐嚇郵件罪成,並在2013年9月裁定莫尼斯接受300小時社會服務令及監守行為兩年。
去年11月,莫尼斯再涉及策劃謀殺前妻帕爾,帕爾據報被莫尼斯的同居女友德洛迪斯刺死,並在住宅大廈外燒屍。在本年4月,莫尼斯又惹上官非,他被指在2002年當「精神治療師」時性侵犯7名婦女,控方在10月更加控他40項性侵犯罪。莫尼斯目前獲保釋,明年2月受審。
激進回教組織「伊斯蘭國」(IS)發言人9月曾敦促澳洲等西方國家的支持者,在他們的國家攻擊平民或軍方人員。當局已在九月把全國恐怖攻擊的警戒級別提升到「高度」。
伊斯蘭國發言人阿德尼9月發表聲明,呼籲在海外發動所謂的「獨狼」襲擊,特別提到澳洲,他要求回教徒殺死所有非回教徒,不管是平民還是軍人。
澳洲是美國的忠實盟友,對由中東戰場返國的本國好戰分子可能發動攻擊,保持高度警戒,安全機構九月將全國恐怖攻擊的警戒級別提升到「高度」。
澳洲警方早已接到情報,知道有激進組織在澳洲活動。警方周一早上採取了一次反恐行動,在雪梨市馬丁廣場附近拘捕了1名25歲澳洲男子。拘捕地點距離早上發生挾持人質事件的咖啡店只有數個街口。(接下頁)
[NT:PAGE=$]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在2001至2011年約10年間,大批中東人移居澳洲,令澳洲的回教徒人口上升了69%,由28萬1000多人增加至47萬6000多人。一些回教徒聚居在雪梨、墨爾本及布里斯班等城市,保安專家警告,面對工作前景欠佳的不滿青年,易受「伊斯蘭國」(IS)的宣傳影響。
澳洲總理阿博特早前透露,當局掌握資料顯示,最少有70名澳洲人前往敍利亞或伊拉克加入伊斯蘭國,另有約100名身在澳洲的激進分子幕後支援。
香港《明報》報導,肆虐敘利亞及伊拉克的極端組織ISIS,近年大舉在西方國家招兵買馬,吸引澳洲及歐美多國不少土生土長穆斯林赴中東打聖戰,防範這些土產聖戰分子的威脅,成為他們首要任務。澳洲今年9月便發現恐怖分子密謀在悉尼擄走路人斬頭,澳洲傳媒昨稱,恐怖分子企圖施襲的地點,相信便是發生人質事件的馬丁廣場。
澳洲年初開始留意土產聖戰分子的威脅。今年7月,一名來自墨爾本的18歲青年,在伊拉克發動人肉炸彈襲擊;另邊廂,在敘利亞打聖戰的黎巴嫩裔澳洲籍男子沙爾魯夫(Khaled Sharrouf),在Twitter發布年約7歲兒子笑着用手提起男人頭顱的照片,引起澳洲社會極大反響。據澳洲政府統計,至少有60名澳洲公民加入ISIS或敘利亞及伊拉克其他聖戰組織,有20名曾在伊敘作戰的澳洲公民已返回澳洲,成為本土安全一大威脅。另外,至少有100人積極支援ISIS活動,包括為ISIS招募戰士及提供資金等。
澳洲於9月12日首次把安全警戒級別由中等提升第二高,意味可能有恐襲發生。警方9月18日在悉尼及布里斯班展開大規模反恐行動,搜查25個住所,扣查15人。消息稱,恐怖分子計劃繁忙街道擄走一名路人,然將他用旗幟包裹,拖到商業區斬首,並把過程拍下放上網。總理阿博特當時說:「恐怖活動並不需要很多人參與,只需要一把刀、一部iPhone及一名受害者,因此政府必須全天候全方位保持警惕。」
為打擊土產聖戰分子,澳洲計劃修改反恐法,簡化搜查及扣留懷疑恐怖分子的程序。反恐行動令警方與穆斯林社群關係緊張。警方近月至少充公了70名穆斯林的護照,其中一人後來因襲警被槍殺。穆斯林社群不滿當局草木皆兵,部分穆斯林領袖因與政府合作而受批評,甚至接獲死亡恐嚇。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澳洲雪梨咖啡店挾持人質事件震驚國際社會。澳洲恐怖主義專家分析事發咖啡店的位置,指它位於悉尼著名商業區,在電視台7News對面,認為槍手的行動經精心策劃,符合現代恐怖分子利用媒體「博宣傳」的宗旨,企圖在澳洲製造「最大恐慌」。專家指事件愈被廣泛報道,愈能達到恐怖分子的目的,遂有傳警方已要求7News關閉在出事咖啡店前的攝影機,避免淪為恐怖分子的宣傳工具。
槍手身份及動機至今未明,亦未知是否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成員或支持者所為。專門研究恐怖主義媒體及文化的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教授劉易斯指出,ISIS過去數月鼓吹全球成員「隨機」施襲和宣揚恐怖主義,今次事件可能牽涉ISIS。
劉易斯又指出,槍手選擇「軟目標」下手,因保安不及大型地標般嚴密,可輕易製造恐慌。出事咖啡店所在的馬丁廣場亦別具象徵意義,該區高檔食肆、名店、公私營機構林立,代表了伊斯蘭聖戰分子厭惡西方社會的一切,在此行動一方面可恫嚇敵人,另一方面可招攬同道中人。
柯廷大學教授阿利觀乎槍手犯案手法,具備愈來愈多恐怖分子採用的「獨狼」模式。她表示,現代恐怖主義毋須與個別組織建立正式聯繫,獨狼不需大型聖戰組織支援,亦不會以著名地標或活動為施襲目標,執法機關較難事前偵察及搗破。
隨著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於今年中開始崛起,澳洲政府已先後採取多項措施,提防曾經赴伊拉克或敘利亞參與聖戰的國民、或同情ISIS的民眾在國內發動襲擊,但始終防不勝防。
7月21日 據稱有澳洲公民在伊拉克參與自殺式襲擊,引起澳洲本土恐襲憂慮
8月 5日 當局立例禁止國民加入ISIS
8月11日 網上流傳圖片,顯示一名澳洲人的兒子拿一名敘利亞士兵的人頭
8月27日 情報部門透露有15名澳洲人在伊敘兩國戰死,另有百多人在澳洲透過協助招募戰士或提供資金等方法「積極支持」ISIS
9月10日 當局搜查布里斯班一個伊斯蘭中心,拘捕兩名懷疑恐怖分子
9月12日 澳洲恐襲風險等級自2003年以來首次提升至「高」
9月14日 總理阿博特承諾派600名士兵參與多國聯軍打擊ISIS
9月18日 澳洲接報後採取大規模反恐行動,搗破「獨狼」恐怖分子隨機殺人陰謀
9月23日 一名有恐怖罪行嫌疑的青年,在墨爾本警署襲擊兩名警員後被射殺
10月3日 澳洲批准空襲ISIS
10月8日 阿博特建議立法禁止海外「仇恨傳教士」入境
10月29日 澳籍ISIS高層巴利阿里懷疑被殺
12月 4日 澳洲禁止國民前往ISIS據點拉卡
資料來源:英國廣播公司/香港文匯報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