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獨立日秀肌肉 烏閱兵3年軍費增50% 親俄武裝分子押戰俘遊街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頓涅茨克親俄民兵強迫一批烏軍俘虜遊街示眾。
圖片來源:法新社/香港文匯報

烏克蘭24日(週日)迎來一個非同尋常的獨立日,在一場「融合著愛國主義、莊嚴神聖和強烈情感」的大型閱兵式中,總統波羅申科以「2014年衛國戰爭」描述該國東部正在進行的戰爭,並宣佈未來將花30億美元升級軍備。德國新聞電視台說,烏克蘭在向叛軍和俄羅斯展示肌肉。東部民間武裝24日針鋒相對地在頓涅茨克市中心舉行俘虜大遊街,有近百名政府軍俘虜被遊街。「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總理聲稱,民兵組織開始轉入大反攻。


攪進烏克蘭獨立日較量的還有俄羅斯和德國。德國總理默克爾於23日帶著「德國的馬歇爾計劃」訪問基輔,俄羅斯龐大的「人道主義救援車隊」則於同一天駛離烏克蘭。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說,75年前的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75年後德俄仍對中東歐具有特殊發言權。

中新網25日援引《環球時報》報導,據烏克蘭通訊社消息指,受東部局勢影響,烏克蘭獨立23週年紀念日慶祝活動帶有莊重、愛國主義色彩。8月24日上午的第一項活動是向弗拉基米爾大公(中世紀基輔羅斯公國黃金時代的開創者)紀念碑等地獻花,然後在獨立廣場舉行隆重閱兵式。烏克蘭國家領導人悉數出席,陸軍總司令普什尼亞科夫指揮此次閱兵式。共有1500名軍人參加閱兵式,其中包括120名參加東部“反恐”行動的軍人,此外還有軍校學員,各軍兵種分隊及49件軍事裝備。在閱兵式上展示的武器裝備將直接運往東部軍事行動區。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稱,在基輔舉行的閱兵以及在敖德薩港舉行的海上閱兵是烏克蘭2009年以來第一次舉行類似活動,此前親俄羅斯的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把閱兵定為非法活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烏克蘭24日舉行閱兵展示其軍事實力,慶祝國家獨立日。坦克、導彈發射器、裝甲運兵車以及士兵方陣都在基輔一一亮相,其中很多裝備和士兵將很快被部署到該國東部的衝突地區,將同親俄羅斯的叛亂分子作戰。這次武力展示使人回想起蘇聯時代的閱兵。

「當東部地區戰爭的炮聲隆隆作響時,大膽的烏克蘭進行武力展示」,路透社稱,在慶祝活動中,波羅申科宣佈烏克蘭同親俄羅斯分裂分子的戰爭很可能以「2014年衛國戰爭」的方式載入歷史,該國正在進行一場「反對外國侵略、為了烏克蘭、為了自由、為了烏克蘭人民和為了獨立的戰爭」,這顯然是在指俄羅斯。近幾週來,烏克蘭政府在同親俄的分裂分子作戰中已經處於上風,正在向前推進,把分裂分子趕回到了他們的主要據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週日的閱兵顯然凸顯了烏克蘭新領導層的自信:戰爭正在按照他們的預想推進。

這種自信也體現在當地媒體上。烏克蘭《獨立報》24日報導稱,對烏克蘭而言,走出東部危機的唯一出路 -- 戰勝自封的「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該報援引學者的觀點認為,如果讓「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和「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合法化,這可能造成幾年內頓巴斯形成風險區,成為烏克蘭永遠的痛。所以烏克蘭絕對不能妥協,要完全恢復主權,獲得聯合國對國家領土的承認,包括克裏米亞。

「在一個戰爭和經濟蕭條的年代,烏克蘭的獨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美國「福布斯」網站的文章對烏克蘭在獨立日展現出的強硬表示讚賞,稱「這個獨立日讓人們看到了這個國家正在塑造強硬的形象,儘管面臨種種不利條件,烏克蘭仍強化了新發現的民族的自我意識,並準備為自由英勇戰鬥。」

據俄新網報導,烏克蘭總統新聞局24日發佈消息稱,美國總統歐巴馬向烏克蘭祝賀獨立日,並承諾美國將給予支援。歐巴馬在賀電中說:「過去的一年裏對於烏克蘭而言是令人鼓舞且不輕鬆的一年。在最好時期以及最艱難時期,烏克蘭人都應當知道,美國是你們的夥伴和朋友。」(接下頁)

[NT:PAGE=$]

德國《明鏡》週刊24日稱,波羅申科和默克爾週六(23日)會談後,似乎一個衝突的快速解決方案並非遙遙無期。但僅僅過了一天,基輔就開始炫耀武力,還宣佈把軍事預算增加到22億歐元。德國《商報》評論說,有一個強大的盟友--柏林的支援,基輔顯得更加自信,但在東部的血腥戰鬥和國庫緊張之際,「坦克秀」並非沒有爭議。

德國對默克爾此次訪烏的期望值很高。德國《圖片報》24日稱,默克爾和波羅申科會見後展示自信:烏克蘭的和平很快會到來。默克爾的顧問最擔心的是,如果烏克蘭的戰鬥持續到冬天來臨,那麼烏克蘭和歐洲迎來的將是寒冷和黑暗。因此,默克爾需要雙方停火,她與普京已經通話34次。

「德國的馬歇爾計劃!」德國《明鏡》週刊24日稱,默克爾承諾,德國將為烏克蘭能源和水供應提供援助信貸5億歐元。除此之外,德國還將提供2500萬歐元,以幫助建設難民營。波羅申科則對德國政府的援助決定表示十分感謝。他說,這是「支援烏克蘭的馬歇爾計劃」的開始。

美國《預算時報》評論稱,默克爾將成為在沒有誘發更大規模衝突的情況下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一個關鍵人物。自從危機發生以來,默克爾一直像是美國和俄羅斯的一位嚴厲的校長,美國和俄羅斯的表現更像是爭吵不休的學生,而不像是世界大國。在華盛頓和莫斯科的爭吵越來越激烈時,默克爾一直在權衡,必要時嚴懲一下俄羅斯,同時也呼籲那些急於懲罰俄羅斯的國家要保持克制。默克爾正提供一個折中的方法。在烏克蘭和俄羅斯顯然走近一場全面戰爭和越來越分道揚鑣的情況下,折中方法是結束這場危機重要的一步。

針對基輔在獨立日舉行閱兵式,烏東部民間武裝也舉行相應活動。據俄塔社報導,24日在頓涅茨克市中心進行了俘虜大遊街,有近百名政府軍俘虜被遊街,數千名居民向俘虜喝倒彩。在俘虜的後面是灑水車,就像1944年衛國戰爭期間德國俘虜在莫斯科遊街一樣。

俄新社24日報導稱,此前,烏克蘭軍方計劃在獨立日前攻下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從目前形勢看這一目標是無法實現的。目前,民兵組織對政府軍展開了反擊。盧甘斯克民兵指揮部24日宣佈,他們開始對北頓涅茨克和傑巴利採沃兩座城市發動反攻。

國際文傳電訊社24日報導的消息更驚人:頓涅茨克民兵發起反攻時包圍7000多名政府軍。其中近5000名軍人位於靠近與俄羅斯邊境的伊拉瓦伊斯克市東部的幾個居民點。被包圍的有第8軍司令部等,他們裝備有50輛坦克,200輛裝甲車,50具火箭炮系統及100多門火炮和迫擊炮。

烏克蘭軍方24日否認大批軍人被包圍的消息,反而聲稱他們最近幾天打死打傷民兵500多人。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發言人雷先科表示,在近3天內,沒有一位烏克蘭軍人被包圍。軍人們堅守著陣地,並繼續向恐怖分子控制的區域逐步進攻。

烏東部民間武裝以前也多次聲稱包圍政府軍的精銳旅,但都沒了下文。不過,烏克蘭ICTV電視台報導了伊洛瓦伊斯克的激烈戰況,該地戰鬥的結果是:經過兩天的戰鬥,烏政府軍佔領了城市大部,擊退了敵人對城市和市郊的所有攻擊,敵方損失慘重。報道稱,恐怖分子經常在視頻裏抱怨政府軍不進行接觸性戰鬥,而在伊洛瓦伊斯克政府軍就與他們進行了短兵相接,並把他們困在城市東北郊。但「伊洛瓦伊斯克黑暗的一天來了」, 恐怖分子被擊潰之後,政府軍突然遭到「冰雹」火箭炮營從頓涅茨克和莫斯皮諾無休無止地射擊。很明顯,這是俄羅斯部隊,因為僅憑恐怖分子的力量無法組織這種進攻。

在烏克蘭獨立日的前一天,險些導致俄烏直接發生衝突的龐大車隊駛離烏克蘭,俄羅斯把這次行動視為一次巨大勝利。俄《觀點報》稱,俄羅斯23日成功完成了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雖然遭到西方國家的批評,但並沒有引發嚴重的政治後果。這一行動表明瞭俄羅斯與「新俄羅斯國」贏得了一場政治上的勝利。這一援助向盧甘斯克支援者表明,俄羅斯與他們在一起。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