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全球PMI報告顯示經濟低迷前景堪憂

鉅亨網新聞中心


要點:日本從稅率上調的打擊中恢復過來,中國數據帶來失望,法國數據具欺騙性,德國數據意外帶來驚喜。歐元區經濟還沒有糟糕到讓歐央行立即采取措施,但也不是很樂觀。

數據統計機構Markit Economics今日發布了8月采購經理人指數初值,報告沒有太大的意外,但幫助減輕了市場最糟糕的擔憂,同時也驚醒了那些期待經濟將強勁增長的市場人士的美夢。


日本經濟改善,但中國仍在試圖讓經濟降溫

日本采購經理人指數明顯高出預期,看來稅率上調帶來的沖擊已經過去,前景重新變得光明。這一點肯定了日央行的擴張性貨幣政策與安倍經濟學。不過同時也表明日央行推出更多刺激性貨幣政策的可能性減小了。

盡管日本經濟改善令人歡喜,但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跌向50中性位,顯示中國政府仍在控制經濟,試圖讓經濟降溫,同時當出現增長降溫速度過快的跡象時,政府就會推出小規模的刺激政策,一旦經濟恢復過來,馬上剎車。

由於中國經濟對亞太經濟影響巨大,中國增長的放慢意味著亞洲的經濟前景將受限。

法國數據的改善不可持續

法國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回歸到中性位50,若這樣的改善出現在制造業,那就是鼓舞人心的好訊息,然而法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繼續下跌,保持在50下方。問題在於制造業低迷的情況下服務業的改善是無法持續的,而制造業還沒有改善的跡象。

當然了,公共財政支出將繼續支援服務業,但遲早有一天金融市場和歐盟會對法國公共財政的惡化感到不安。在法國,好訊息已經無法讓人相信了。

德國數據意外強勁

市場期待著德國采購經理人指數大幅下跌,因為烏克蘭危機和對俄制裁會帶來沖擊。然而,結果帶來了意外,跌幅非常之小,制造業和服務業數據都保持在50上方。這是喜憂參半的訊息,因為德國經濟保持穩健的情況下德國領導人就不會輕易許可歐央行采取更加寬容的貨幣政策,也不會寬鬆地看待歐洲其他國家的寅吃卯糧的行為。

歐元區:低增長、失業以及發展不均衡

歐元區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跌幅大於預期,跌至50.8低點,接近50中性位。真正的麻煩在於德國方面的好訊息將導致其與歐洲其他國家的摩擦增加。

市場反應:最糟糕的事情沒有發生,但前景也不光明

亞洲數據推動歐元/美元下跌,低迷法國數據繼續打擊風險偏好,德國數據高於預期,讓市場情緒振奮起來,匯價收復之前失地。標普500指數接近重要技術阻力,可能會有所修正,但預計不會大跌。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