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未必每個人都說得出 量價配比合理性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8-18 09:04


在分析股價的短線走勢時我們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很多朋友通過郵件詢問我分析強勢股的技術方法,並希望我在上證報“停板探秘”等有關專欄中詳細披露股價走勢分析的過程。不過由於篇幅所限,通常我只能提供一些研判的結論。其實在本欄前兩期的文章中,筆者已經大致歸納了分析強勢股的一般思路,對於其中的股價趨勢研判主要還是在於量價配比的合理性上面。

舉個現在常見的例子。比如某股在大幅度無量下跌之后隨大盤盤整,然后在基本面沒有訊息的情況下連續兩天漲停,其中前一天漲停無量但第二天漲停放出很大的量,達到550萬股,漲停也是在收盤前。如何分析?


盤整期間的成交量是50萬股左右,分析類似盤子的個股應該是合理的量價配比,說明在盤整期間的交易是自然的,即使有主力增加籌碼也不會很多。接著是分析第一天漲停過程中的量價配比情況。

先看拋盤。由於是從底部起來的強勢漲停所以不會有大的市場拋盤(市場心理),本例漲停是無量,除了證實市場拋盤很少以外還證實了主力也沒有賣出。那么買盤呢?由於缺乏基本面上訊息的支撐,這些買單毫無疑問至少大部分是主力的。由此可見第一天漲停的量價配比是合理的,值得關注的是第二天的量價配比。

由於前期的大幅度下跌,即使兩個漲停板股價也到不了前面的密整合交區,而且最後股價還是以漲停報收的,所以在股價沒有開跌以前市場拋壓不會很重(市場心理),其中應該有主力的賣單。

再看買單。由於漲幅不大,應該是有一些投機者的買單進場,不過這畢竟只是一小部分單子,不可能有550萬股那么多,所以其中一定有很多主力自己的買單。很明顯,主力通過自己的堆量來吸引市場投機者的買單,目的只有一個,減掉部分自己的倉位。

股價剛剛離開底部主力就開始通過堆量吸引買單而減倉,這充分說明主力只是原先被套的主力,而且資金或者信心明顯不足。如果個股在訊息面上繼續保持沉默,那么至少短線是不值得參與的。

如果本例改為連續三個漲停,前兩天的量都相對較大(比如100到200萬股),而第三天則無量,那么結論與本例剛好相反。我們可以試著分析一下。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