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7月新增外匯占款“轉負為正” 雙向波動成常態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記者王淑娟

上海(CNFIN.COM / XINHUA08.COM)--7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終於“轉負為正”。央行15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為294891.76億元人民幣,較6月增加378.35億元人民幣


中國金融資訊網制圖?點擊檢視更多全球經濟數據>>

而此前的6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減少了883億元,是兩年來最大的單月降幅。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以及外匯占款雙向流動或成為金融“新常態”,在此背景下,基礎貨幣投放渠道亟待多樣化。

實際上,今年以來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波動較大。1-6月份,新增外匯占款規模逐漸下降,自6月轉為負增長。其中1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為4374億元,創下去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2月新增規模開始銳減至1282億元,3月新增規模略微回暖至1891億元,4月又小幅回落至1169億元,5月大幅下降至386.65億元,6月則負增長883億元,7月又回升至378.35億元。

7月份金融機構外匯占款“轉負為正”在市場預期之中。首先,7月中國出口狀況較好,外商直接投資態勢較為平穩,數據顯示,7月中國出口增速及貿易順差都創出了歷史新高。其次,7月份以來資本市場活躍度明顯上升,A股價值投資優勢結合滬港通預期增強,資本流入和經濟主體結匯意愿都有所增強。第三,人民幣今年的貶值於6月份結束並開始反彈,6、7兩個月累計升值達1.18%。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研究員周浩認為,人民幣未來將進一步升值,推動升值的原因首先是境內外幣兌換人民幣的需求增加,第二是隨著資本賬戶逐步開放,更多的海外證券投資進入內地市場,將增加對人民幣的需求。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外匯占款出現的變動,可能意味著未來這種波動將成為新趨勢。當前外匯占款的調整既是順應居民持匯意愿上升、經濟周期下行的合理調整,也預示著外匯占款形成機制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招商證券研究員謝亞軒表示,匯改后外匯占款低速增長將成為常態的判斷,這是央行退出外匯市場日常干預的必然結果,也是今年匯改引起的重要變化之一。退出外匯市場日常干預后,央行貨幣政策的主動性將得到增強。

總體而言,市場認為新增外匯占款的中長期波動性將明顯增加,總體將呈現放緩的趨勢。對於貨幣當局而言,在新時期國際經濟格局及國內市場條件下,建立有效合理的基礎貨幣投放和管理機制顯得日益重要。

“當前外匯占款的減少,雖然將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整體流動性壓力,但卻更有利於貨幣政策根據經濟金融形勢的要求,適時而變,主動調整。”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宗良表示,要順應外匯占款趨勢性下降的新變化,增強貨幣政策調控的主動性。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