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新聞解碼》高雄氣爆見善意 「落實」才是媒體自律的依歸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8-11 14:20


 

文/嚴雅馨


由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評議委員會及中廣公司合作製播的新聞解碼,邀請新聞評議會委員兼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劉幼琍,於八日針對「731高雄氣爆事件」相關報導進行分析與探討。

這次的高雄氣爆事件,多數平面或電子媒體的報導都採用罹難者或傷者現身氣爆當下的影片、採訪傷者或家屬,甚至出現罹難者大體等哀戚的畫面。劉幼琍認為,目前媒體在報導上比以前進步得多,也有成立一些相關的自律規範,而主管機關NCC對於災難新聞也有「重大災難新聞採訪及製播原則」,但是如何報導傷者、罹難者及家屬,則是在規範之上的學問。

對於媒體處理該次議題上,她直指,部分談話性節目的缺失,由於該次氣爆事件涉及到許多專業領域,不該預設立場,甚至故弄玄虛,她認為媒體要有同理心,沒有必要的時候不要放大或特寫畫面,採用災難相關圖影時必須經過家屬同意,同時也要慎選採訪場所,方能報導。

此外,報導標題應避免過度聳動或挑撥,未審先判不僅容易誤導閱聽大眾,對於事件本身也沒有益處。媒體的存在應該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非無端生是非。

劉幼琍表示,媒體都渴望有良好表現,但是在競爭前頭,不免會犯錯,而破壞了媒體欲對社會貢獻的本意。比照國內NCC、衛星電視公會等與國外媒體的自律規範,台灣媒體的自律規範其實有其完整性,然而準確落實才是規範的依歸。同時她也替媒體向大眾喊話,媒體本身是善意的,在許多溫馨故事中扮演傳遞的橋梁,甚至散發了更多的溫暖。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