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寬鬆政策或引發亞洲降息潮
鉅亨網新聞中心
英國《金融時報》 喬希諾布爾 香港報導
中國和日本推出的寬鬆貨幣舉措讓人們預計,其它亞洲央行也可能跟隨它們的步伐,以降息刺激增長。
摩根大通(JPMorgan)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布魯斯卡斯曼(Bruce Kasman)表示:“在日本和中國都採取寬鬆舉措的背景下,亞洲其他央行作出回應的壓力正在攀升。”
“總體上,我們認為將這視為貨幣戰爭的一部分是錯誤的。更準確的法是,日本的政策正與全球不斷下跌的通脹率一道,令亞洲向寬鬆貨幣政策轉型。”
周五晚些時候,中國央行(PBoC)宣佈,將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40個基點,這是該行自2012年以來首次採取的大範圍貨幣寬鬆措施。
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央行此舉是對近期一系列經濟數據作出的反應。這些數據顯示中國增長勢頭正在放緩,通縮壓力正在加大。
就在中國推出這一舉措之前,由於日本經濟在最近一個季度陷入衰退,日本央行(BoJ)也推出了寬鬆舉措支撐日本經濟。上月底,日本央行大幅提高了已有資收購計劃的規模,之后引發了日元兌美元匯率的下滑。
此舉也受到了日本各鄰國決策者的關注,他們中部分人擔心,日元貶值會導致本國的出口競爭力下降。
上個月,盡管美元兌所有亞洲貨幣的匯率都已上升,上升幅度卻並不均衡。美元兌日元升值了9.2%,兌韓元升值了5.3%,兌泰銖的升值幅度則只有1.5%。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降低了全球許多地區的通脹率,從而為降低利率創造了條件。由於亞洲多數經濟體都是燃料凈進口國,上述局面令亞洲尤其受益。上個月,中國內地、新加坡、韓國、台灣和泰國的消費物價通脹都低於2%。
與此同時,部分亞洲國家的增長速度一直在小幅下降。今年第三季度,印尼和中國都錄得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疲弱的增長數字,而泰國經濟增長則遠低於預期。
卡斯曼指出,泰國、印度和韓國是最可能放寬貨幣政策的國家。花旗(Citi)經濟學家預計,今后幾個月泰國將兩次放寬貨幣政策,從而令利率降至1.5%的創紀錄低點。
然而,亞洲央行並不會同時採取寬鬆措施。印尼最近提高了利率,以幫助緩和受補貼燃油價格提高導致的通脹。而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在過去6個月裏提高了利率。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仍然預計,即便較低的通脹會導致部分國家推遲推出緊縮貨幣政策,明年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和菲律賓在內的許多亞洲經濟體仍將提高利率。
在金融危機以來的多年裏,部分亞洲經濟體內債務一直在迅速攀升,這其中既包括企業債務,也包括家庭債務。這種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的寬鬆貨幣政策導致的。為了避開投機性的流入資金,也為了減小本國貨幣的上行壓力,亞洲許多國家的決策者都降低了本國利率。
然而,分析師表示,盡管增長出現了放緩,對較低利率進一步助長私營部門借貸的擔心,可能會令部分央行不願採取寬鬆貨幣政策。(FT中文網)
譯者/何黎
- 經濟衰退疑慮未退 債券投資三「高」策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