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中國股市表現太差是因企業利潤太少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訊 ?8月6-9日,2014博鰲房地產論壇在海南再啟,本次論壇主題為“下行頻道中的房地產”,金融界網站為您全程直播。中國農業銀行(行情,問診)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在論壇上做主題演講。
我們的GDP增長速度世界第一,為什么中國股市表現世界最差呢?向松祚認為,就是我們不賺錢。銀行賺錢、房地產賺錢,這兩個行業賺的錢加起來超過85%,但是投資者不相信你這個行業,認為你這個行業總有一天要完蛋。有人做過測算,如果房價現在平均下降25%,整個銀行業將會面臨全部虧損的局面。
他表示,有一位資深的銀行家在多次場合上講過一句話,中國的銀行體系還沒有經受過一個完整經濟周期的考驗。現在銀行要補充資本金,你們會買它的股票嗎?只要那個銀行說要補充資本金,它的股價肯定會下跌,這是很大的麻煩。
向松祚認為,說到根本上,我們的股市為什么不好?因為利潤太少。2000家上市公司的利潤,除去銀行和房地產企業的利潤,剩下的公司的利潤比不上美國前10個科技公司的利潤之和。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所以我們要轉型、升級換代。
以下為演講實錄:
向松祚:謝謝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開了一天多的會,我相信大家也聽了有一點疲勞了,昨天我認真聽了一下,有一些關於房地產好的問題,但是這些好的問題,似乎我沒有聽到好的答案。今天主辦方給我出的這個題目是談資本市場。但是我今天要提兩個可能大家感到非常困惑的問題,但是我會給出我的答案。至於是不是好的答案,由各位去判斷。第一個問題,我記得在昨天上午主持最後一節討論的時候,我們有幾位開發商朋友說缺錢。晚上吃飯的時候,也有很多朋友跑過來跟我講,說你在銀行工作,干嗎銀行貸款利率給我們搞這么高?貸款拿不到,也是缺錢。那么我今天就想問這個問題,為什么缺錢?這是非常奇怪的問題。我在很多場合講過,中國今天的很多問題,一個最根本性的問題,我們從2009年到2013年,我們貨幣量的擴張、信貸的擴張、社會融資總量的擴張,在人類歷史上找不到任何一個國家有這么快、有這么大。光銀行貸款,2009年到2013年這5年時間,我們總共的新增貸款接近50萬億,每年都超過9萬億,今年前兩季度,銀行的新增貸款已經接近7萬億。一季度我們的新增貸款達到3.4萬億,是有史以來第二高的季度增量。我們的M2和M1的比例早晚會超過200%。我們的新增貸款在社會融資總量里面占的比例只有一半,也就是說過去5年,我們整個社會的融資超過100萬億,因為銀行貸款超過50萬億,它才占一半。
這就提出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對於中國經濟整體來講,如此龐大,如此快速,如此高的貨幣信貸,一個擴張的速度,為什么大家還很缺錢,還出現錢荒,還出現市場低靡,不斷地攀升?我想在座的房地產商朋友,大家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
我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於我們中國經濟從內在深處出了非常大的麻煩。一個簡單的常識,小孩子都能想明白的問題,按道理來講,你的貨幣供應量、占用量、社會融資總量增長這么快,那你的經濟增長速度不能說一直往上飆升,至少不應該下來,但是我們現在下來了,我們的房地產商朋友越來越感覺到缺錢,這是為什么?我們有沒有深入想過這個問題?我昨天和很多房地產開發商朋友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大家都是愿意把這個板子打在銀行身上,多數都是愿意把這個板子打在央行身上,覺得央行的貨幣政策不夠寬鬆,應該寬鬆,覺得銀行應該多放貸款。我想請問各位,銀行的貨幣政策不夠寬鬆嗎?銀行的新增貸款不夠多嗎?社會融資總量不夠多嗎?
我們的貨幣政策、信貸政策、銀行的政策並不是完美的,我們有很多的問題,但是我們有沒有深入思考過,我們房地產行業和實體經濟內在的根本性的大問題在哪里?剛才銀河證券的趙總講了幾個非常關鍵的數據,我想這個答案其實各位稍微思考一下,也是非常明白的。第一個,過去這些年,除了我們真正需要的行業以外,幾乎所有的行業全部是產能過剩的。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分大類來算,21個行業里面,有18個行業是產能嚴重過剩,我們的房地產行業是不是存在產能過剩,我想這個問題非常嚴峻,各位可以談。我非常贊同陳淮教授講的,我們不應該討論下行還是上行的問題,我們應該討論我們房地產的基本面到底出了什么問題,產能是不是過剩。當然有些人胡說八道,說中國的房地產要永遠發展,中國的房價要永遠漲上去,因為中國老百姓的存款都要變成房子,這是中國的經濟學家說出來的。
莎士比亞講過一句非常有名的話,“當我們把一切變成黃金的時候,你會渴望破銅爛鐵”。一個國家的財富能都變成房子嗎?我到常州去,常州的市場說,我們這里的人均5套房子,他說這是財富。我說,不對,這是財富巨大的浪費。房子蓋了沒人住,這不是財富巨大的浪費嗎?產能過剩本身就占用了大量的資金,占用了大量的信貸,占用了大量的社會融資,而這些社會融資按照我們中央政治局的說法,很多都是無效投資,很多都是浪費投資,所以在7月29號政治局會議里面,為什么講要提高有效投資?我們這個問題難道不值得反思嗎?昨天有人說,過去房地產公司有8萬多家,現在還有3萬多家,我們可以算一下,每家房地產公司如果給你1億貸款,那也是3萬億。2009年到2013年,銀行新增貸款全國平均有22%進入了房地產行業,這個數量接近12萬億,按照現在還有4萬家房地產公司算,每家房地產公司平均也拿了3億的新增貸款,這是任何其它行業沒有的。現在房地產企業平均的負債率是72%,有相當一部分開發商的負債率超過了85%,這不僅遠遠超越了歐美同行的水平,也是遠遠超過香港的水平,這能持續嗎?我想各位應該深入思考一下這個根本性的問題。
再回到我們的市盈率,剛才銀河證券的趙總提的這個數據非常重要,但是這個問題還值得繼續問下去。中國的GDP增長速度這些年是都是世界第一,但是我們的股市表現是世界倒數第一。你怎么解釋呢?這個問題解釋也比較容易,我們的GDP增速是世界第一,但是我們的企業不怎么賺錢。我這里有一個數字,2013年差不多2500家上市公司,總利潤是1.97萬億,就按2萬億算,16家上市的銀行,加上房地產的上市公司,這兩個行業占了整個上市公司全部利潤的85%。但是股民不相信銀行,不相信房地產。
剛才趙強講,現在按照利潤算的話,我們房地產的估值只有一半,我們的銀行更慘。既然大家都說銀行是暴利,銀行壟斷,銀行賺大錢,房地產暴利,房地產這么快速增長,你為什么不買銀行和房地產的股票呢?為什么銀行和房地產的股票漲不上去呢?我不是搞股評的,全世界有很多人研究股票波動,去年得諾貝爾獎的三個人,研究了一輩子股票,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沒有人能夠預測股票的短期波動,你要預測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年,那是扯淡。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股票的長期趨勢,股票的長期趨勢是什么意思?最終股票買的是一個信心,是人們對你這個行業未來長期的收益和風險是不是有信心。這個道理很簡單,大家對銀行為什么沒有信心?銀行和房地產綁在一起。為什么對房地產沒有信心呢?這個問題我想請各位來回答。這個現實擺在這里,你怎么解釋?既然銀行、房地產這么牛,為什么你的市盈率如此低?為何你的估值如此低?這些問題都是需要我們深入思考的,我們的行業從基本面上是出了大麻煩,可能各位沒有深刻地認識到。
再回到和銀行的關係,昨天晚餐的時候,幾位朋友和我交流,說銀行怎么給我們利息這么高?昨天吃飯的時候,我們氣氛比較好,沒有必要爭論這個問題,但是今天我在這里提出這個問題,既然銀行、金融機構給你這么高的利率,你為什么要呢?有人說是你們銀行壟斷?我說是錯的,中國的銀行體系不存在壟斷,中國現在有3800多家銀行,工、農、中、建、交這幾大銀行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40%以下了,這幾個銀行不給你,你還可以找其它的銀行,為什么銀行利率這么高,你還要呢?按道理說這么高的利率你完全可以不要,你可以找社會融資,社會融資也占了一半,為什么社會融資的利率也是那么高呢?我想這個問題可能更加麻煩。我們這個行業這些年賺錢太容易,制造業行業趨之若鶩,紛紛貸款搞房地產,我到溫州、臺州去看,很多企業很坦率地告訴我,他說我們這個制造業就是一個殼子,拿到貸款就去搞房地產。去年整個鋼貿行業6500億的貸款,估計有一半要打水漂。他們這些貸款有多少拿去搞了鋼貿呢?估計30%都不到。因為都想要高利率。今天早上我跟一個記者講,我最近碰到我的5個搞房地產的朋友,他說我們最近缺錢了,你能不能想辦法幫我們弄點錢,哪怕20%,甚至30%的利率我們也可以接受,我現在想活下去。這個問題在哪里?這是一個基本面的問題,我們需要這么多房地產的企業嗎?我們需要這么大的房地產嗎?我們的房地產和經濟其它的部門是否協調?我們的房地產基本面是不是健康?我們應該有一個什么樣的房地產行業?我想這才是我們這次論壇應該深入思考的根本性的大的問題。
我剛才這些數據是不是足以讓大家得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從銀行掌握的情況來看,現在房地產行業很多的資金周轉速度大幅下降。根據一個研究機構的研究報告,去年全部的上市公司資金周轉速度平均放慢了7天。大家都是做企業的,我也做過幾年企業,我知道,資金周轉速度一放緩,問題麻煩就大了。我現在還在任幾個公司的董事,每次我們開董事會都要討論應收帳款的問題。我們從央行的M1也能看得出來。所以大家喊缺錢,這個板子如果打在央行身上,如果打在銀行體系身上,至少是不完全的。我認為即使央行現在放寬貨幣政策,降低利息,我認為也不會取得很大的效果,而且會使現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就像一個人吃春藥一樣的,春藥你吃一兩次可以,你要永遠吃就會完蛋。
下面再簡要談一下資本市場。我們的GDP增長速度世界第一,為什么股市表現世界最差呢?這個問題非常困惑。我剛才其實已經給出答案的第一個部分,就是我們不賺錢。銀行賺錢、房地產賺錢,這兩個行業賺的錢加起來超過85%,但是投資者不相信你這個行業,認為你這個行業總有一天要完蛋。我毫不隱諱地告訴各位,有人做過測算,如果房價現在平均下降25%,整個銀行業將會面臨全部虧損的局面。投資者的擔心也不是瞎操心的。我們有一位資深的銀行家在多次場合上講過一句話,我們的銀行體系還沒有經受過一個完整經濟周期的考驗。現在我們的銀行要補充資本金,你們會買它的股票嗎?只要那個銀行說要補充資本金,它的股價肯定會下跌,這是很大的麻煩。說到根本上,我們的股市為什么不好?因為利潤太少。2000家上市公司的利潤,除去銀行和房地產企業的利潤,剩下的公司的利潤比不上美國前10個科技公司的利潤之和。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所以我們要轉型、升級換代。中國制造業不太賺錢,都去搞房地產,這樣是不行的。這個答案的第二部分,我認為我們的證券監管部門在這些年,可以講幾乎是無所作為的。高成長性的公司沒有一家在中國上市,這難道不是一個可悲的現象嗎?這個事情我也請教過證券監管部門的官員,他們答非所問,如果說1998年,新浪、網易這些新興公司沒有辦法,要跑到美國上市,為什么到了今天,我們這些高成長的公司,京東、阿里巴巴還要跑到美國上市呢?第三個答案,我們的金融市場、資本市場太多的談論監管,他們從金融危機里面吸取了完全錯誤的教訓,他們以為美國出現金融危機,所以就必須要監管,不能搞創新。恰恰相反,美國的金融市場、歐洲的金融市場為什么能夠傲視全球?不是監管出來的,是創新出來的。華爾街200多年的歷史,就是一個創新和毀滅的歷史,沒有什么大不了,中國看起來沒有金融危機,實際上我們是有金融危機的,我們的金融危機的代價表現不是大規模的銀行破產,我們的銀行都是國家的,破不了產,但是銀行壞賬誰來承擔呢?答案各位都很清楚。所以我最後的結論是,我希望我們思考中國的房地產,不要就房地產論房地產,我們要從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來審視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正如我們朱中一告訴我們的,你頭疼問題不一定是在頭上,而有可能是你的心臟出了問題。
- 川普關稅之後還有招?9/17專家深度解析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 講座
- 公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