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灼華料5到10年內人民幣有機會成為國際貨幣
鉅亨網新聞中心
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張灼華於《中國證券報》撰文,指未來5到10年,人民幣國際化將隨資本項目可兌換及資本市場開放而取得實質性進展,人民幣可能與美元、歐元、英鎊、日圓等一起成為國際貨幣,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更加多元化,但美元仍將佔據主導地位。而離岸人民幣業務機遇將會進一步擴展到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的「金磚」國家、「一帶一路」區域,以及中東、非洲及拉美國家。
她指出,人民幣要穩妥成功地實現國際化,應滿足以下條件:首先,中國經濟體系較為開放,跨境資本流動相對自由,以人民幣進行國際貿易和投資支付結算的客觀需求較強;其次,內地金融體系相對健全、金融產品和工具豐富完善,本幣離岸市場具有足夠的深度與流動性,能與在岸市場形成良性的循環與互補;第三,人民幣匯率和利率形成機制足夠市場化和透明化,幣值相對穩定、可期;第四,社會穩定,法律制度健全,國家整體上具有較高的國際信用和良好國際關係。
她指,中央不斷推廣的境外人民幣清算業務和RQFII試點,以及剛剛實施的「滬港通」和其後的基金互認等試點政策,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同時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進程,對內地金融市場的改革開放具有重要意義。
她認為,香港作為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正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應密切關注和評估內地相關改革進展,積極瞭解內地發展需求,尤其應盡快深化人民幣債券市場發展,提高二級市場交易活躍度。同時,應在自身平台上鼓勵和推動人民幣外匯及其衍生產品的發展,積極參與人行牽頭開發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海外結算中心的領先地位。
另一方面,香港還應著眼於其他離岸中心不易模仿的自身特有優勢,包括協助內地建立離岸及在岸市場間跨境資本有序流動的市場化監管制度;與內地合作設計相關行業規範和制度體系,支援並規範相關產品與業務的發展創新;促進香港與內地清算、結算系統之間的無縫對接,幫助內地市場聯接國際網絡。(hi/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