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數據公開是一種革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11-19 09:33
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認為,大數據時代,網民、企業和政府機構都已從中獲得收益。網絡治理和網絡立法更成為亟待完善的問題。互聯網管理方式還應以人為本,注重保護網民合法權益。
政府方面也開始注重大數據分析
新京報:我國在大數據應用上的現狀如何?
鄔賀銓:我國已經通過數據分析尋找石油,大數據概念的提出讓很多企業更重視數據。目前,很多企業已從大數據中獲得很好收益。例如,剛結束的雙十一購物中,大數據也發揮作用,企業會通過數據事先預測有多少商品交易。
另外,電信運營商也開始關注大數據,分析用戶上網需求等。同時,政府方面也開始注重大數據分析,銀行方面已經開始通過數據分析優化網點分佈。
新京報:即便如此,仍有一些數據沒被有效利用,你怎麼看?
鄔賀銓:在大數據發揮作用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一些機構雖擁有數據,但沒有很好地挖掘。另一方面,一些機構不願共享,導致信息不完整。
新京報:政府如何在提高大數據使用效率上發揮作用?
鄔賀銓:數據公開涉及制度上、法律上、技術上以及認識上的問題。政府要帶頭,黨和政府檔案上都提到政府應是透明公正的,這需要有法律,是依法而非號召;另外還要解決利益問題,一些政府部門利用信息不對稱來管理,謀求利益和尋租空間,若全部公開了,就沒有這種空間了,因此數據公開是一種革命,是利益再分配,必然會遇到很大阻力,只有體制改革深入才能有很大改進。
依法治網終要用法律代替部門規定
新京報: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互聯網立法,依法規範網絡行為,依法保護網絡安全,你認為如何在依法治國背景下依法治網?
鄔賀銓:網絡立法的意義在於,對網絡內容進行依法過濾。進行網絡監管,關閉一些內容不合適的網站是正確的,但需法律支撐。網絡立法還涉及技術問題,不能完全照搬物理世界法則去管理虛擬世界,要考慮到適用於虛擬世界的特點。
新京報:今年成立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你如何看待這個領導小組成立的意義?
鄔賀銓:這次成立的小組與以往不同,之前也有網絡信息安全小組,是國家層面的,這次是中央層面;另外,此次的小組不但強調網絡安全,層次更高,協調能力更強,對互聯網管理更加依法辦事,更強有力。隨中央對依法治國重視,出台了很多有關網絡的規定,但目前法律是滯后的,因此在法律之前要出台一些規定,可以用這種方式探尋網絡治理的需求和做法,為未來立法打下基礎,當然最終還是要用法律代替部門規定。
新京報:網絡治理的一個重點是網絡安全,應如何確保中國網絡安全?
鄔賀銓:信息化手段是一把雙刃劍,依賴越深,可能生危險越大,技術不斷髮展,發現安全隱患難度也就越大。面對網絡安全的威脅,國家提出來敏感機構盡量使用國網絡品。另外用戶終端上也有隱患,我們不能把信息安全寄托在國外的作業系統和核心晶片上,正如習近平所言,我們不能總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
邁向互聯網強國要改變粗放型管理
新京報:互聯網已在改變我們的生和生活模式,你如何看待互聯網帶給傳統行業的衝擊?
鄔賀銓:互聯網只是顛覆了一些傳統業的模式,並沒有取代傳統業,例如,在金融業務上,互聯網金融只是在一些小額貸款方面比銀行靈活,收費少,申請時間短,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銀行不願意做小微企業貸款的問題。另外,互聯網金融對於倒逼銀行業改革是有好處的,現在銀行也開始搞網銀了。同時,互聯網金融也確實存在一些風險,這種風險需要通過加大監管來解決。
新京報:今年,中國正式與國際互聯網接軌20年,我們應如何邁向互聯網強國?
鄔賀銓:1994年中國正式與國際互聯網接軌,雖然在這20年中我們的互聯網事業蓬勃發展,但距離網絡強國還有一定距離。如在互聯網資源方面,13個根伺服器中10個在美國,中國沒有根伺服器。另一個差距就是技術,所以習近平提出加大創新驅動力度。技術上的不足也導致了一些粗放型管理,我們希望能夠通過刪除不當內容使互聯網多些正能量信息,但卻面臨正面信息不足的問題。我們的互聯網管理方式還應以人為本,注重保護網民合法權益。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王曉楓
我與互聯網
1 問:你每天花多少時間上網?答:我一般平均每天上網三到四個小時,大都在晚上;有時還不止,如果不開會在辦公室的話,可以一天到晚都在上網。
2 問:你上網的目的是什麼?答:主要為了找資料寫東西,有時會瀏覽新聞。
3 問:你使用什麼上網工具?答:常用電腦,電腦更快,屏幕大,只有不能用電腦上網時才會用手機。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