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生物38億并購伊品生物 氨基酸產量占全國80%
鉅亨網新聞中心
和訊網訊息 11月17日,梅花生物(600873,股吧)復牌,開盤漲停。
梅花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8月26日開始停牌,11月15日宣布擬以38.22億收購伊品生物,收購完成后氨基酸產量占全國80%,接近全球產量的50%。
根據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十一五”期間味精行業要淘汰落后生產能力20萬噸。2010至2013年,工信部連續下達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任務。數據顯示,過去10多年間,味精企業從200家整合到20家左右,大批產能未達標或存在環境隱患的中小味精企業迅速遭到整合或被淘汰。經過多輪行業洗牌后,企業總資產約60億元的企業屈指可數,梅花生物總資產已達到197億元。
梅花生物董事長孟慶山說,與伊品的合作將給這一行業帶來變化。“在低谷徘徊三年后,牌已經洗得差不多了,落后的產能、污染的企業早已退出。通過我們的整合,生物發酵行業短期內不會立馬艷陽高照,但會有一個比較可觀、理性的收益。對伊品生物來說,現在的負債偏高,通過梅花生物這樣的上市公司來運作,未來的財務成本會降下一大塊。”
2010年企業成功上市后,梅花選擇在氨基酸產業上做大做強,先后投產了蘇氨酸、賴氨酸、色氨酸等大品類氨基酸,以及纈氨酸、異亮氨酸、谷氨酰胺等小氨基酸產品,持續朝著大型綜合生物發酵產業集團目標邁進。此次收購伊品生物,也是看中伊品生物在海外市場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溫廷益指出,2013年,全球氨基酸總產量650萬噸,中國超過400萬噸,梅花生物與伊品生物的總產量占全國80%,接近全球50%。“雖是氨基酸生產大國,但我國並不是氨基酸生產強國,主要表現在生產工藝相對落后、部分生產菌種效能較差、知識產權意識淡薄、核心菌種專利較少、小企業環境污染嚴重、創新氨基酸品種較少。”
伊品生物董事長閆曉平說,去年上半年,氨基酸市場迎來了一次大洗牌。今年4月份,賴氨酸的價格僅為2013年年初的一半。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企業把活命放在了第一位,難以顧及研發與環保投入。
“目前,對伊品而言,就是缺錢。有很多新產品和需要改造的項目,但缺錢以后有些項目只能暫且往后放。苦於沒有資金,甚至設計都已經完成了還沒有上項目。合作后對伊品的幫助還是很大的。” 閆曉平說,之前兩家公司各自建有研發隊伍,合作之后研發力量會更為強大,市場的協同性也會更好。在合並之后,通過交流能夠取長補短,互相借鑒,更有利於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隨著生物產業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發酵行業的產量穩定上升、品種不斷翻新、出口穩定增長,淘汰落后產能的成果顯著,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發展速度放緩、中低檔產品比例過高,生產要素成本不斷增加、技術指標提升空間有限、行業經濟效益下滑等問題,亟需思考、分析和解決。” 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理事長石惟忱表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